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集

(现在时……)

《小平,你好》的主题音乐深情而高亢。

凌空鸟瞰:

壮丽的大山,秀美的河川,一望无际丰收在即的稻菠翻滚着喜人的波浪;

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新型公路,尽显出现代化大都市的风貌;

腾空而起的火箭,争游大海的军舰,翱翔蓝天的机群,实弹射击的导弹部队……展现出国防现代化的方方面面;

一群鸽子结伴飞舞在碧蓝的晴空,忽远忽近的声声鸽哨化作主题音乐(小平,你好)的一个声部,和谐动听;

鸽子徐徐落在一片花团锦簇、绿草如茵的草坪,与老人和孩子们自由戏耍。

草坪尽端是一幅巨型的邓小平画像,慈祥地看着这天人合一的幸福人间。

一位身材硕长、白髯飘逸的长者左乎捧着一束鲜花,与一位右手捧着一束鲜花的年长女学者相伴走来。

二位长者驻足邓小平像前,仰望那慈祥的面容,似有万千情潮涌向心头。

身材顽长的长者啃叹不已地:“牟记者,我已经迈进‘八十老翁何所求’的门槛了!可不知为什么,一想起小平同志就心潮起伏难以平静啊!”

牟记者:“这就是你郁教授以八十之躯,行常人之志——决计在小平同志百年祭辰献上一部大书的动力啊!”

郁教授:“一说到写这部大书,我就会想到这几句古语:天将降大任于斯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泛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牟记者:“说句迷信话吧,天将降改革大任于小平同志,就是要他必先经受三落三起的政治磨炼啊!”

郁教授:“英雄所见略同!看来,你我要想写好小平同志这部改革开放的大书,必须从‘九·一三’事件下笔。”

牟记者:“是啊!没有林彪折戟沉沙,摔死在蒙古的温都尔汗,就不会有邓小平同志第二次复出的时机……”

邓小平画像渐渐推满整个屏幕,遂叠印红色的片名:

邓小平

一道闪电,引来一声炸雷,屏幕翻滚着云海怒涛。

渐渐化入过去时……

中南海毛泽东的书房

毛泽东坐在沙发上,十分吃力地看着手中的文件。

吴秘书引周恩来、叶剑英走进:“主席,总理和剑英同志到了。”

毛泽东下意识地站起,身体一晃,险些栽倒。

周恩来、叶剑英急步向前,扶住毛泽东。

毛泽东逞强地推开周恩来和叶剑英。

周恩来:“主席,坐着谈吧!”

毛泽东倔强地:“不!我还不到‘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年龄嘛,一定要站着谈!”

周恩来:“主席,关于撤销军委办事组、成立由叶剑英同志主持的军委办公会议的通知看过了吧?”

毛泽东:“看过了。剑英同志!”

叶剑英:“主席!”

毛泽东:“你要告诉军委办公会议的成员:林彪、陈伯达搞阴谋活动,蓄谋已久,目的就是要夺权;‘文化大革命’中整你们几位老帅,也是林、陈他们搞的。”

叶剑英:“是!”

毛泽东:“从现在开始,要好好整顿我们的军队,头脑不要太简单了!”

叶剑英:“请主席放心!”

毛泽东:“恩来啊,军委办公会议讨论重大问题,你必须参加。”

周恩来:“是!主席,你对成立审查林彪、陈伯达反党集团专案组的名单有什么意见吗?”

毛泽东:“没有!恩来,此事重大,你一定要负全责啊。”

江西断建县 将军楼大院

十分幽静的小院中央,有一座二层小楼。

沿着小院四周大墙的下边有一条小路。

年过六十七岁的邓小平沿着这条小路快步走着,他的额头上渗出汗水。

年过五十五岁的卓琳走出小楼门口,望着快步晨练的邓小平喊道:“老爷子,停止锻炼!”

邓小平边走边说:“不行,我还差三圈呢!”

卓琳:“那也得停下!方才老罗打来电话,让我们赶到厂里去。”

邓小平驻足沉思,遂微微地摇了摇头。

拖拉机修造厂车间

邓小平坐在一台旧的机床前,就像是一个熟练的钳工在操作。

卓琳坐在不远处的台前默默地工作着。

一位中年干部走到近前,大声地:“老邓,快停下,到食堂听我传达中央文件!”

邓小平抬起头,愕然地:“老罗!你再说一遍?”

老罗:“到食堂听我传达中央文件!”

拖拉机修造厂的食堂

几十名男女工人坐在板凳上,交头接耳,小声议论。

老罗站在桌前,拿着一份红头文件大声说:“请安静!今天传达的中央文件特别重要,要用心听,会后还要分组讨论!”

这时,邓小平和卓琳相伴走进食堂,自觉地坐在后边。

老罗大声地:“老邓,你的耳朵有点背,坐到前边来!”

邓小平起身走到桌前,寻找座位。

一位叫陶大姐的中年妇女把自己的马扎送到邓小平的身边:“老邓,坐我的马扎吧!”

邓小平:“谢谢!”坐在马扎上。

老罗双手捧着中央文件,十分严肃地:“今天,由我传达中共中央《关于林彪叛国出逃的通知》!”

与会的工人听后炸了窝,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邓小平表情严肃,一言不发。

与会的工人渐渐平息下来,遂把目光集中到邓小平的身上。

拖拉机修造厂院中

邓小平、卓琳默然走在回将军楼的所谓“小平小道”上。

老罗拿着中央文件赶过来:“老邓,你耳背,听不全,把文件带回去看吧!”

邓小平接过文件,感谢地点了点头。

将军楼书房

邓小平大口地抽着烟,愤然眺望窗外沉沉的长夜。

书桌上放着中央文件《关于林彪叛国出逃的通知》。

卓琳围着做饭的围裙兴冲冲地走进,一见邓小平的样子愕然:“哎,林彪都摔死了,你还在想什么?”

邓小平掷掉手中的烟蒂,低沉地:“林彪不亡,天理难容!”

卓琳:“为了庆贺林彪折戟沉沙蒙古的温都尔汗,我亲自做了几道菜,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吃顿饭。”

邓小平:“有茅台吗?”

卓琳:“有。”

邓小平:“好!我要喝个痛快。”

将军楼院中

秋日的朝暾分外娇艳,一缕霞光淡抹在将军楼上。

透过玻璃窗,可见邓小平坐在书桌前握笔书定。

画外音:“……林陈反革命集团这样快地被揭发被解决,真是值得庆幸的大事。如果不是由于主席和中央的英明领导和及时地觉察,并且及时地加以解决,如果他们的阴谋得逞,正如中央通知所说,即使他们最终也得被革命人民所埋葬,但不知会有多少人头落地,我们社会主义祖国会遭到多少曲折和灾难。现在终于解除了这个危险,我和全国人民一道,是多么的高兴啊!……”

卓琳走进,小声地:“请主席说句话吧,让有关部门推荐我们的孩子上大学。”

邓小平停下笔,整眉眺望窗外的长空不语。

卓琳:“我知道你不愿做这种事,可我们的孩子……”

邓小平沉重地:“咳!这哪是我们几个孩子的事啊……”

北京中南海毛泽东的书房毛泽东坐在沙发上,十分吃力地读邓小平的来信。

邓小平的画外音:“……我个人没有什么要求,只希望有一天还能为党做点工作,当然是做一点技术性质的工作……报上每天看到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在国内建设的突飞猛进,和国际威望的空前提高,都使我的心情激动起来。……”

吴秘书走进:“主席,你找我?”

毛泽东指着手中的信:“小平的信写得真诚,他没有变,你告诉汪东兴,让他亲自管小平的事。”

吴秘书:“是!”

毛泽东:“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小平几个孩子的事也让汪东兴帮助解决!”

吴秘书:“是!主席,毕竟小平同志……”

毛泽东:“我懂了!你是让我当解铃的系铃人啊。”他提笔在邓小平的信上批示:“印发政治局。他家务事请汪办一下。”

桌上的电话铃声响了,昊秘书拿起电话:“喂!我是吴秘书……好,我这就报告主席。”他拿着电话,“主席,总理的电话,他要向您紧急报告陈老总的病情。”

毛泽东闻之震惊,吃力地站起接过电话:“恩来吗?陈毅同志的病情怎么样了?”

中南海西花厅办公室

周恩来十分沉重地打电话:“主席,陈毅同志的癌症全面转移了,大夫说:他,来日不多了……”

传出毛泽东的话声:“一、要全力抢救;二、你要亲自安排好陈毅同志的后事;三、陈毅的悼词我要看。”

周恩来:“请放心,我会按主席的指示办好的。”挂上电话,在室内快速地踱步。

李秘书走进:“总理,医院打来电话,说陈老总再次出现休克。”

周恩来:“知道了,你立即陪我去医院!”

中南海毛泽东的书房

毛泽东坐在沙发上批阅陈毅的悼词。

周恩来、叶剑英沉重地走进。

毛泽东焦急地:“陈毅同志真的不行了吗?”

周恩来悲痛地点了点头。

毛泽东:“悼词看了,你对悼词的修改和说明我也看了,基本可用。有关对陈毅同志功过的评论,不宜在追悼会上作。”

周恩来:“我立即召开政治局会议,根据主席的指示精神,通过对陈毅同志的悼词。”

毛泽东:“政治局议了陈毅同志的追悼会了吗?”

周恩来:“议了,由中央军委出面组织,只请内宾,不请外宾。”

毛泽东自语地:“可我们的陈老总是元帅外交家啊!”

周恩来和叶剑英不语。

毛泽东:“剑英同志,你是元帅,一定要把陈毅元帅的葬礼办好啊!”

叶剑英:“请主席放心!”

毛泽东:“我就是不放心啊!我了解陈毅,他一定还有什么话要对我说。”

叶剑英:“对!他说一生对党、对主席忠心无二。”

毛泽东:“还有吧?”

叶剑英:“有!不过……”

周恩来:“还是由我说吧!陈毅同志在弥留期间老是说:告诉主席,我们几位老帅大闹怀仁堂不是对着主席的,也不是什么‘二月逆流’,更不是反党活动啊!”

毛泽东:“我正式宣布:‘二月逆流’经过时间的考验,根本没有这个事,今后不要再讲‘二月逆流’了。请你们去向陈毅同志传达一下,让他好合上眼。”

周恩来:“是!”他从皮包中取出一份文件,“主席,这是欢迎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有关材料。”

毛泽东接过材料:“要是我们的陈毅同志在多好啊!”

室内游泳池

毛泽东穿着睡衣站在游泳池旁边,大口地吸着烟,望着那平静的池水沉思:

幻化:池水翻起波涛,一浪高过一浪。

毛泽东掷掉手中的烟蒂,命令地:“吴秘书!”

吴秘书走到近前:“主席!”

毛泽东:“要车,我要出席陈毅同志的追悼会去!”

吴秘书一怔:“可出席陈老总追悼会的没有主席啊!”

毛泽东:“我以陈毅同志老战友的身份去不行吗?”

吴秘书:“行,行……可主席穿的是睡衣啊!”

毛泽东:“少哆嗦!外边再加一件大衣不就行了嘛。”

毛泽东的书房

吴秘书跑进书房,拿起电话:“请接总理……总理,我是吴秘书,主席连睡衣都没换,就要车去参加陈老总的追悼会了……好,好,我这就坐车去八宝山!”啪的一声挂上电话。

西花厅总理办公室

周恩来焦急地打电话:“汪主任,要立即提高陈毅同志追悼会的规格!邀请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参加追悼会,务必请宋庆龄、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郭沫若等老同志参加!”他啪的一声挂上电话。

李秘书双手捧着大衣披在周恩来的身上。

周恩来一边穿大衣一边向门外走:“告诉司机了吗?”

李秘书:“告诉了!他说超过主席的轿车没问题。”

长安大街

一辆黑色的红旗轿车飞驰在大街上。

周恩来坐在轿车上,两眼盯着前方:

轿车前方不远处有一辆黑色的红旗轿车。

李秘书:“总理,前边就是主席的轿车。”

周恩来:“超过去,但不要惊动主席。”

司机狠踩油门,并入内道,平稳地超过了毛泽东的轿车。

八宝山贵宾室

张茜臂缠黑纱,胸戴白花.哭得像个泪人似的。

周恩来、叶剑英引毛泽东走进贵宾室。周恩来闪身一边,哀伤地:“张茜同志,主席来参加陈毅同志的追悼会了!”

张茜抬起头,泪眼望着向他走来的毛泽东。

毛泽东紧紧地握住张茜的手:“张茜同志,我和你一样,为失去陈毅同志而悲痛。”

张茜喊了声“主席!”遂双手抱着毛泽东的右臂抽泣不止。

毛泽东:“陈毅同志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好同志,陈毅同志是立了功的。”

张茜硬咽着:“谢谢主席,有您这几句评语,陈老总就能合上双眼了,我和孩子们……”

周恩来:“张茜同志,继续听主席说。”

毛泽东指着周恩来、叶剑英:“要是林彪一伙的阴谋得逞了,是要把我们这些老人都搞掉的,他清楚,只有我们这些老人才能阻止他们上台。就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这些老家伙还不能到马克思那里去报到。”

周恩来:“我们还得要继续跟着主席革命!”

毛泽东:“还有刘邓嘛,他们是有战功的。就说邓小平吧,是人民内部矛盾。”他转身看着张茜,“要节哀,有什么困难就找我,找总理,找剑英。”

张茜:“谢谢主席!”

毛泽东:“好!我去向陈毅同志的遗体告别了。”他说罢步履吃力地走出贵宾室。

叶剑英紧随其后,步出贵宾室。

周恩来小声地:“张茜同志,你们要把主席的意思传出去。”他说罢快步走出贵宾室。

新建拖拉机修造厂车间

机器轰鸣,车床转动.男女工人一边说笑一边劳动。

邓小平站在车床前,十分认真地干着钳工的活计。

突然,车间窗外传来百转低回的哀乐。

工人们停止了劳作,昂起头倾听;

卓琳有些愕然地抬起头;

邓小平抬起头,额头上渗出大颗的汗珠,严肃地等待着。

播音员:“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国务院沉痛宣告: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同志于一九七二年一月六日夜不幸逝世,享年七十一岁。……”

邓小平身体晃了晃,他双手扶住车床。

播音员继续广播:“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出席了追悼会,周恩来总理致悼词。”

邓小平额头上布满大颗的汗珠,他身体晃了几晃,终于趴在了机床上。

卓琳快步赶到近前,双手扶住邓小平,大声地:“哪位工人同志带来白糖了?”

那位陶大姐答道:“我!”她把半包白糖倒入搪瓷缸子,拿起热水瓶倒满水,快步送到邓小平的身边:“老邓,快喝下去,我这白糖水专治你的低血糖病!”

卓琳接过搪瓷缸子小心地给邓小平喝糖水。

邓小平渐渐恢复了:“谢谢你的白糖水!”

陶大姐:“不用谢,只要你再当上大官,还记住我们这些工人就行了!”

邓小平惨然一笑。

老罗走到近前:“卓琳同志,老邓提前收工,回家休息!”将军楼客室邓小平坐在破沙发上,双手捧读一张《人民日报》。

特写:毛泽东向陈毅遗体告别的相片,身后站着清癯的周恩来和年迈的叶剑英等人。

卓琳走进,为邓小平倒水。

邓小平把《人民日报》放好,怅然地:“主席老了!”

卓琳:“是啊!主席到年底就虚岁八十了。”

邓小平:“总理怎么这样瘦呢?”

卓琳:“累的!”

邓小平叹了口气:“是啊!第三届人大产生的国务院有十六位副总理,时下就剩下先念一位副总理辅佐总理了!”

老罗高兴地走进:“老邓,好消息,上级指示:从现在开始,恢复你的组织生活。”

卓琳脱口而出:“真的?”

老罗:“我可不敢开这种玩笑!”他转眼一看沉默不语的邓小平,“老邓,你不高兴?”

邓小平:“我当然高兴!”

老罗:“你怎么没有一点笑脸?”

邓小平:“笑不一定挂在脸上嘛!”

老罗:“好!我走了。”转身走出客室。

卓琳:“恢复你的组织生活和你写给主席的信……”

邓小平:“当然有关,只有主席才能做出恢复我组织生活的决定。”他看着报纸上毛泽东的照片叹了口气,“此时此刻,我是真诚地祝福毛主席健康长寿啊!……”

北京 中南海西花厅办公室

周恩来坐在桌前伏案疾书,写毕,放在一挥公文上。

周恩来起身关死台灯,打开窗慢,一缕晨曦射进屋内,他习惯地活动了几下上肢,似感到腰部不适。

李秘书拿着一份文件走进:“总理,你不能这样没有白天黑夜地工作了,就是铁打钢铸的身子也会垮的!”

周恩来:“只要是为了党,为了人民,垮也是值得的!”他拿起桌上一份文件,“这是一份反映大批知识青年返城过春节的简报,我批给了办公厅和北京、天津二市,要对他们进行教育,过好春节。”

李秘书接过简报:“是!”

周恩来又从桌上拿起一份简报:“这是我批示的今年国民经济计划发展草案,请即刻送余秋里和谷牧同志。”

李秘书接过批件:“是!”

周恩来再次拿起一份文件:“这是外交部呈送的欢迎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计划,我看过了,请立即转呈主席。”

李秘书接过批件:“是!”

桌上的电话铃响了,周恩来拿起红色电话:“喂!我是周恩来。……你们要组织好抢救工作,我马上赶到!”他挂上电话,严肃地,“要车,我要赶到主席的住处!”

毛泽东的书房

毛泽东微合双眼,无力地躺在沙发上。

保健医生席大夫全力抢救毛泽东。

吴秘书站在一边,急得无所措手足。

周恩来快步走来:“席大夫!主席的病情如何?”

席大夫:“只有微弱的呼吸,尚处在休克状态。”

吴秘书叫了一声“总理!”像个孩子似的抽泣起来。

周恩来:“你们要全力抢救。我们这个国家的担子重,不能没有毛主席!”

“是!”

周恩来紧紧抓住毛泽东的右手,小声地:“主席,主席,我是恩来啊!……”他潸然泪下。

突然,毛泽东深深地吸了一门气,又长长地吐了出来。

席大夫惊喜地:“主席缓过来了!”

周恩来:“主席!”转而又淌下了悲喜交加的泪水。

毛泽东渐渐睁开了双眼,他惊诧不已地看看满面泪水的周恩来和席大夫、吴秘书:“你们这是怎么了?”

吴秘书抢先地:“被主席突然休克吓的。”

毛泽东:“不!我好像睡了一觉。”他挣扎着想坐起来。

席大夫双手按住毛泽东:“不能动,方才主席的确是休克了,要静养。”

毛泽东乐观地笑了:“恩来,不要信他们说的!我方才做了一个梦,见到马克思了,他说:你毛泽东还不到来我这里的时候,更不能把中国革命的担子压在周恩来一个人身上。就这样,我又被马克思送回来了。”

周恩来:“马克思说得对,中国革命不能没有主席。”

毛泽东:“那你我——不,还有被林彪他们视为眼中钉的老同志一道挑这副担子。”

周恩来:“我一定遵照主席的精神去办。”

毛泽东:“好!我们一道商议接待尼克松总统的事吧。”周恩来犹豫地:“主席的身体……”

毛泽东笑着说:“没事!”

新建县将军楼

卓琳坐在沙发上,有些沉重地看着茶几上那几张报纸。

特写:一张周恩来在机场与尼克松握手的照片,一张接待朝鲜代表团的照片,一张接见日本民间代表团的照片。

邓小平拿着两个装得鼓鼓的大信封走进,兴奋地:“运气来了,门板都挡不住!”

卓琳淡淡地:“什么运气啊,使你这样高兴?”

邓小平:“二月份,我恢复了组织生活;四月份,通知我们的两个孩子上大学;五月份,王胡子通过孩子告诉了主席对我的指示;六月份嘛,”他用力把两个信封往茶几上一掷,“你我的工资开始照发了!”

卓琳拿起两个装有工资的信封看着,各种情潮涌向心头。

邓小平诧异地:“你今天这是怎么了?”

卓琳指着茶几上的照片:“你看看这几幅总理的照片,不到半年,怎么瘦得这么快?”

邓小平:“我早就注意到了!总理长我六岁,他再忙,再累,也不应该日渐消瘦,更何况人过七十会发胖的呢!”

北京 中南海西花厅

周恩来打电话:“汪主任,我根据主席批示的精神,已经做出多次批示,一定要全面检查一次被拘留、关押、监护、隔离人员的身体情况……好,好!有病的要治疗,病重的要住院,身体不好的要加点营养,不要等人病危再送院治疗!”他有些生气地挂上电话。

叶剑英心情十分沉重地走进办公室。

周恩来客气地:“剑英同志,你怎么来了?”

叶剑英:“你太累了,我是特意来请你休息的。”

周恩来指着桌上那一摞摞文件:“你看看,有多少工作在等着我去作啊!”

叶剑英:“你透支太多了,必须休息!”

周恩来:“你不会不知道吧,林彪一伙垮台了,可天下还不安静,那些与林彪一起祸国殃民的阴谋家摇身一变,又成了受林彪迫害的英雄,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

叶剑英:“我清楚!正因为这些,你就更需要休息。再不行,我就向主席报告,让主席命令你休息!”

周恩来:“你千万不要向主席报告!自林彪事件发生以后,主席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叶剑英:“你呀,就是不想想自己!说吧,我该怎么办?”

周恩来:“一、代我去看看从外地回到北京的老同志,尤其是军队的老同志;二、中日关系可能会发生突变,你我要协助主席力促中日关系正常化。”

毛泽东的客室

毛泽东驻足窗前,异常沉重地思索着什么。

吴秘书悄然走进:“主席,总理的病情报告看了吗?”

毛泽东低沉地:“看了。”

吴秘书:“您的意见呢?”

毛泽东:“我也正为这件事为难。总理得的是癌症,又是七十五岁的人了。我个人的意见,第一,要保密,尤其不能让总理知道;第二,还是保守治疗为好。”

吴秘书:“是!”转身退下。

毛泽东坐在沙发上,十分吃力地批阅文件。

吴秘书引周恩来、叶剑英走进:“主席,总理和叶帅到了!”

毛泽东:“你们先请坐,我还有一点就看完了!”他看罢文件放在桌上,“我的视力越来越不行了,真的是老了!”

周恩来:“主席,还是请医生给主席查查眼睛。”

吴秘书:“保健医生说了,主席得的可能是白内障,需要动手术,可主席就是不信!”

毛泽东:“我就是不信!人老了,视力自然就会减弱,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情!”

叶剑英:“我不赞成主席的意见……”

毛泽东:“各持己见好不好?下边,先谈中日关系!”

周恩来:“主席看了外交部的报告有何指示?”

毛泽东:“我基本上同意你的看法:美国总统尼克松秘密访华,对日本朝野是一个刺激,多数人认为是受了美国人的愚弄;田中角荣上台以后,中日关系正常化已经变成日本政坛不可逆转的潮流。”

周恩来:“如果再加上我方的工作……”突然大咳不止。

毛泽东有些伤情地:“恩来,你要注意休息啊!”

叶剑英:“他呀,和主席一样,只知道工作,从不把自己的身体放在心上!”

毛泽东:“恩来和我可不一样!如今的毛泽东,已经变成了天桥的把式——只说不练;恩来是总理,要总理天下大事,既要说,还要练,没有一个好身体是不行的!”

叶剑英:“对!我看应该给总理多配几个得力的助手。”

毛泽东:“这是一个好主意!陈云同志不是回到北京了吗?请他和先念同志协助恩来管经济。”

叶剑英:“外交呢?”

毛泽东沉思良久:“最合适的人选是小平同志,可他嘛,远水解不了近渴。为解燃眉之急,请郭老和廖承志同志出山,帮着恩来促成中日关系正常化。”

周恩来:“有郭老和承志帮忙,我就会减轻不小的压力。”

毛泽东:“剑英同志,八一建军节就要到了,为了造成一个阵势,多请一些老同志、老战士出席庆祝建军节大会!”

新建县将军楼

一缕阳光透过玻璃窗射进书房,显得是那样的明亮。

邓小平伏案疾书,传出画外音:

“……在去年十一月我在呈给主席的信中,曾经提出要求工作的请求。我是这样认识的……”

北京中南海毛泽东书房

毛泽东坐在桌前,吃力地看信。

邓小平的画外音:“……我觉得自己身体还好,虽然已经六十八岁了,还可以做些技术性的工作(例如调查研究工作)还可以为党、为人民工作七八年……”

毛泽东看罢邓小平的来信似在想些什么。有顷,他拿起毛笔在邓小平的信上批示,并传出画外音:

“请总理阅后,交汪主任印发中央各同志。邓小平同志所犯错误是严重的。但是:一、他在中央苏区是挨整的,即邓、毛、谢、古四个罪人之一,是所谓毛派的头子。整他的材料见《两条路线》、(六大以来)两书……二、他没历史问题,即没投降过敌人。三、他协助刘伯承同志打仗是得力的,有战功。除此之外,进城以后,也不是一件好事都没有作的,例如率领代表团到莫斯科谈判,他没有屈服于苏联……这些事我过去讲过多次,现在再说一遍。……”

毛泽东写罢掷笔,微微地点了点头。

新建县将军楼大院

邓小平坐在竹椅上边吃橘子边说:“南丰蜜橘自古有名,但吃起来,还是我们四川的橘子甜,好吃。”

卓琳边吃边说:“那是自然了,如果这南丰县不在江西,而是在四川,你一定会说:南丰蜜橘天下第一!”

邓小平笑了:“这就叫谁不夸俺家乡好!我经常想:一个连家乡都不爱的人,决不会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者!”

老罗边说边高兴地走来:“我赞成老邓的话!”

邓小平:“看老罗高兴的样子,一定又给我带来了喜讯!”

老罗:“你怎么知道?”

卓琳:“他经常玩笑地说:你是向他传报佳音的天使!”

老罗笑着说:“今天又被你说对了!上级同意了老邓的请求,去革命摇篮井冈山、赣南中央苏区参观。”

江西土路

《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声飞遍初冬的大地。

一辆伏尔加轿车飞驰在红土地的公路上。

化入轿车内:

邓小平、卓琳怀着异样的目光看着车外的一切。

邓小平:“主席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时候,我正在广西领导左右江起义。后来,我率领部队向江西转移的时候,主席已经离开井冈山来到赣南、闽西,创建了中央苏区。因此,我没有到过井冈山。”

卓琳:“没想到,四十多年以后,由我陪着你上井冈山。”

永新三海

邓小平、卓琳在讲解员的陪同、解说下参观。

讲解员:“一九二七年,伟大领袖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永新的三湾,对军队进行改编,把党支部建在连队上,党对军队实行绝对的领导。”

邓小平:“三湾改编很重要。这是毛泽东同志的一个创举,三湾改编的意义,与后来古田会议一样重要。”

讲解员:“永新人民对中国革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请首长看看这些为革命牺牲的烈士就清楚了。不久前病逝的陈正人和张国华等同志,也是从我们永新走出去的。”

邓小平看罢一幅幅烈士的遗像:“贺子珍同志也是永新人,他们一家对中国革命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应该写上。”

讲解员惊得吐了吐舌头。

宁冈著市 茅坪坝

讲解员:“这里就是毛主席和朱德会师的地方。但是,在前几年,林彪安插在江西的代理人却把‘朱毛会师’改成了‘毛林会师’。林彪叛国摔死之后,朱毛会师的历史才又恢复过来。”

随员气愤地:“还有更荒唐的事,他们还把朱老总当年下山挑粮的扁担改成林彪的扁担!”

邓小平:“假的就是假的,真的就是真的。一句话,历史还是历史,历史不能篡改。”他转身对随员,“沿着毛主席当年走过的路上井冈山!”

井冈山黄洋界

在悠扬、动听的井冈山民歌的音乐声中摇出:

五百里井冈山绵延起伏,万顷林海竹涛随风起舞,不时又被滚滚云雾所吞没。

在随员的陪同下,邓小平拄着竹竿和卓琳登上黄洋界,举目眺望,心潮澎湃。

卓琳:“还行吗?”

邓小平:“行!我这一身零件除了这条腿,其他都是好的,再干二十年没问题!”

井冈山纪念地

邓小平、卓琳相继参观大井、小井、红军医院,与当地的人进行座谈;邓小平、卓琳参观毛泽东、朱德等居住的地方,感慨万千,他对随行人员说:“要告诉我们的同志:井冈山精神是宝贵的,应当发扬,传统丢不得!”

北京 中南海毛泽东的客室

毛泽东独自在室内缓慢而又吃力地踱步。

吴秘书紧随其后,焦急地:“主席,该休息了!”

毛泽东:“不!再不活动啊,我就真的快到马克思那里报到了。”

吴秘书:“不会的,主席一定会长寿的!”

毛泽东:“你呀,也学会对我说好听的了!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再过几天,我就虚岁满八十了,离孟子去世的八十四岁没有几年了!”

周恩来走进一看,急忙上前扶住毛泽东:“主席,快坐下。”

毛泽东:“你也活过了孔子的年限七十三岁,可这内政、外交,政治、军事,还有这停不下来的‘文化大革命’……”

周恩来:“请主席放心,我的精神很好。”

毛泽东:“一个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可也不能光靠精神过日子啊!”他坐在沙发上,从茶几上拿起一封信,“恩来,这是谭震林同志写给我的信,他是属于井冈山头的,虽有一时的错误,但还是好同志,应该让他回来。”

周恩来:“我赞成主席的意见。”

毛泽东:“那就请汪东兴他们办一下。”

周恩来接过信:“我去落实。”

毛泽东:“这一年来,受林彪他们迫害的老同志多数都回到了北京。我还听说,小平同志上了井冈山,很有些收获。”

周恩来:“他现在又去赣南中央苏区参观了!”

毛泽东:“好嘛!让他多看看当年创业的艰难,听听江西老表说些什么,对他下一步该怎么走是有好处的。”

瑞金街头

挂在电线杆上的高音喇叭播放着《大海航行靠舵手》。

街道两旁的墙上刷着大标语:“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把‘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抓革命,促生产”等。”

邓小平、卓琳在老尤的陪同下走在破旧的街道上。

街道两旁站着很多看热闹的男女老少,他们在悄悄议论。

邓小平、卓琳的身后有十多个红小兵,他们又说又笑。

老尤:“你是我们瑞金四十年前的老书记,可我们还是没有像样的东西招待你。”

邓小平:“不用招待,今天中午就去你老尤家吃饭。”

老尤犹豫地:“这……不行,县招待所已经准备好午饭了!”

邓小平:“今天中午,就是省接待处准备了饭也不吃!”

卓琳:“他来瑞金前就对我说,一定要在当年的房东老尤家吃顿饭。”

老尤家的院子

邓小平、卓琳和老尤坐在天井的竹椅上,卓琳淘米,老尤择菜,邓小平抱着竹筒烟具不停地吞云吐雾。

老尤:“看样子,你很快就回北京了,是吗?”

邓小平:“是的!中央通知我近期回京。可一想到就要离开呆过三年的地方,心里又舍不得,等过了春节再走!”

老尤:“虽说我为老上级回北京高兴,可我这个当年的通讯员拿不出像样的东西为你们送行,心里真不是个滋味啊!”

卓琳:“他看着当年战斗过的老区人民还过这样的苦日子,心里更不是个滋味啊!”

邓小平:“不说这些了!我记得三年困难的时候,你在北大读书的儿子尤才告诉我:你的父亲——我的老房东宁可自己饿肚皮,也要把自己家的粮食交给国家。”

老尤:“是的!那时,他不知从哪里听说毛主席饿浮肿了,就急了,回到家就把家里的粮食交给了国家。”

卓琳:“他老人家受老邓的牵连了吗?”

老尤:“受了!他临死的时候对我说:当年,邓总书记住在咱们家,你给他当过通讯员,他怎么会是党内最大的走资派呢?不管老百姓怎么批斗你,也不准说小平同志是走资派!”

邓小平:“多好的人民,这才是党和国家真正的希望啊!”

卓琳:“你的儿子尤才在做什么?”

老尤:“北大毕业以后分到科学院工作,可他一直呆在大西北,从不对家里说做什么,连他爷爷死都没回来。”

邓小平:“我告诉你吧,他在大西北搞卫星,搞导弹。”

老尤:“你是怎么看林彪这个人的?”

邓小平:“林彪这个人不能说没本事,但是个伪君子。现在,林彪垮了台,日子会好过些,就是还有几个人在胡闹!”

老尤:“叫我看啊,他们也是秋后的蚂炸——没有几天蹦跶头了!”

邓小平:“好!我们就借老尤的这句吉言回北京。”

将军楼大门外

一辆解放牌大卡车停在门前。

解放军指战员帮着往卡车上装东西。

邓小平和卓琳从大门中走出。

老罗带着十多个工人赶来,紧紧握住邓小平的手,激动地:“你要走了,我代表全厂的工人给你送行。”

邓小平:“谢谢你们!我们在厂里三年多了,麻烦了大家,一句话:我不会忘记你们的!”

男女工人七嘴八舌地:“老邓!老卓!你们回北京后,有机会来江西,一定要来厂里看看啊!”

卓琳:“会的,会的,厂里的工人、干部都很好,我们会想念你们的!”

陶大姐捧着一个纸包走到卓琳跟前,含着泪:“这是一包白糖,我怕老邓在火车上犯病,你就收下吧!”

卓琳双手接过白糖:“谢谢,谢谢!”

邓小平和卓琳登上轿车,摇下车窗,探出头,挥动双手,大声说道:“再见了!欢迎你们来北京做客——!” sdhcR1F/vnIk+dqdseFzCQRBoJrywUlT4ebUBRNvaKb5wefz7f5l/KKGONM3w7u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