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中,我会详细地阐述人们所需要的滋养都有哪些,以及如何做才可以滋养到自己的爱人,但你可能会觉得全部做到很困难。有这样的感觉和想法很正常,因为全部做到的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毕竟我们每个人也有不少自己的需要、缺失和局限性。
不过,这实际上并不影响我们依然可以滋养对方,因为滋养并不是说只有全部做到才有效果,而是做到一点儿有一点儿的效果,甚至是即便什么都没有做,仅仅阅读完后边的内容后明白了对方内心有哪些需求和形成的原因,就有利于接纳真实的对方,这本身对对方就是有滋养性的。
从这个角度,可以把滋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理解对方怎么了;第二个层次是把自己对对方的理解表达给对方;第三层是做一些事或刻意不做一些事,来满足对方内心发展的需要。
从第一层开始,越往上越难一些,但做不到第三个层次,只做到第一、第二层次,也是有效果的,可以说是做到一个层次就有一个层次的效果。
滋养的三个层次
我会在本书中从人的心理发展的角度阐述发生在亲密关系中的人们身上的种种特点,以及其背后的心理需要是什么。
比如:
他计较你过节没给他买礼物,在乎的不是礼物本身,而是他在你心里是否重要。而这与他儿时是否感到在父母心里足够重要有关。
仅仅是理解到这一点,即便你还是忘了给他买节日礼物,也可能对你们的关系有帮助,对他有滋养作用。因为理解了对方的身上发生了什么,知道了他跟你计较的背后的深层原因,你就更加可能接纳和允许他的计较这个行为本身。这就有可能会减少你反驳他进而跟他争吵的次数。
再比如:
当你知道对方喜欢表现自己是因为儿时缺少被父母肯定和认可的体验,进而想要通过这种行为来弥补儿时的缺失后,虽然你可能还并没有开始肯定他,但你可能会更加可以理解和接纳他。毕竟他并不是天生就想要成为这样的人,他只是因为缺失而不自觉地在向外界要肯定和认可,他这样做是因为内心痛苦的原因。
也就是说,在明白了他的种种心理特点背后的原理是什么之后,你可能什么都没有做,就已经可以滋养到你的爱人了,因为明白是有可能促进你对他的理解和接纳的,而理解、接纳、允许本身就有很大的滋养作用。
这也是知识的力量。
也有可能,在你知道了对方种种特点背后的原理之后,还是做不到接纳,这并不意味着知识是无用的,最大的可能是你自己的创伤在影响着你,让你无法做到。
比如,假设你是因为儿时渴望被父母肯定和认可进而表现自己时,被父母批评和打击得很厉害,就可能会形成再也不敢表现自己的性格特点,同时也可能会特别讨厌那些爱表现自己的人。
想象一下这样的一个场景,儿童拿着自己画的歪歪扭扭的火柴人给父母看,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喜悦与渴望得到父母肯定的期待。但父母看到后都对他说:“你画的这是什么玩意儿!”
如果这样的打击和挫败情景一再发生,儿童就可能会为了避免被再次打击和挫败不再表现自己的才能,而这会影响他发展自己的能力成为有能力的人,在内心他也是自卑的。
这也就是很多人一生都不再想要成长自己、发展自己的原因,他们与那些喜欢表现自己的人的特点刚好相反,因为他们一旦想要向前发展,潜意识里就会体验到当初被批评和打击的痛苦。
在本质上,他们内心深处也想要发展自己、表现自己,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认可,但因为儿时被创伤了的原因,他们的愿望被深深地压抑着。
所以,他们可能会特别反感那些喜欢表现自己的人,因为那些人的做法会唤起他们内心想要表现自己的渴望,以及随之而来的儿时表现自己时所遭遇的痛苦感受。
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可能明白了对方喜欢表现自己这个特点背后的原因,也就是拥有了这个部分的知识,还是无法接纳对方。这是你的创伤被对方唤起了,潜意识中的痛苦在影响你对对方的接纳。
你疗愈这个创伤,接纳对方这个特点就会变得容易了。
在明白了对方身上的种种特点背后的原因之后,如果你能把他的这些需求表达出来,会让对方可以深刻地体验到你的理解,这也是共情的作用。在这个时候,你的某些做法本身可能还没有改变,但表达出你的理解,就已经是更深的滋养了。
假设还是忘了节日给对方买礼物的事情,如果你依然没买礼物,但你能这样对他说,就有滋养作用。
“我知道你在乎的不是礼物本身,而是我心里是否有你!”
如果你的理解和表达都是正确的,对方就会说是的,进而感觉到被你理解了。
所有你对对方的理解,都是可以这样表达的,这样的表达有时比做到满足对方还要有滋养作用。这就像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知道了来访者的某个需要之后,通常并不会满足,而是把对来访者的理解表达出来。一次又一次之后,疗愈就发生了。
这样的疗愈,当然也可以发生在亲密关系中,只要我们可以明白自己的爱人身上发生了什么并表达出来就可以。
或者说,这样的表达,本身就满足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需要,即被深深地理解。
不过,当我们表达理解时,也是要照顾对方感受的,如果只是把自己所了解的心理学知识生硬地往对方身上去套,往往就不是理解了。
比如对对方说:“你之所以这么在意我有没有及时接你电话,是因为你小时父母不够重视你导致的!”
这就不是对对方的共情了,而是炫耀自己的知识,对方往往感觉是非常不好的。
我们要做的,是表达出对方的感受,也就是共情,而不是说出你掌握的心理学理论。
同时,这样的表达,也会促进对方对自己的理解。而理解自己,正是精神分析所追求的目标:潜意识意识化,即意识到那些自己并没有意识到的心理内容。
人的很多行为都是被潜意识驱使,但人们并不自知,当人们意识到潜意识里的内容时,成长就可能会发生,行为上就可能会改变。
亲密关系中,我们其实是有很多机会满足自己爱人一些需要的,如果你愿意,也做得到的,直接满足对方的心理需要,对对方往往有着疗愈般的滋养效果。
知道了对方把节日你送不送礼物给他等同于他在你心里重要不重要,如果可以的话,就把这件事情记到自己手机的日历中,年年都提前给他准备礼物,就是在通过行为来满足他的心理需要。
或者别的会被他理解为在你心里重不重要的事情,都可以多做些,比如他出差了你关心一下吃饭、穿衣,出差回来去机场、车站接一下等,他就会越来越感受到在你心里是重要的,进而他的这个需要就可能会慢慢被满足。
这样的满足,有时也不是很困难,只是看你愿不愿意做。可能困难的是,每件事都满足对方。但实际上,你并不需要这么做,也不能这么做,因为你真的事事都按对方的需要来做了,就让对方无法成长了,真正的成长,一定是在满足与不满足间发生的。
满足的,带给对方被滋养的体验,不满足的,带给对方成长的机会,有时也是滋养。
所谓成长的机会,指的是在没有被满足的时候,他要依靠自己来承受需要没有被满足的痛苦,如果这个感觉是可以承受的,成长就发生了。
拿小孩来举例子,大人一直把孩子当婴儿养的话,孩子永远不可能长大,孩子会长大,是要依靠大人一些时候满足他,一些时候不满足他的。基本的原则是他自己能承受的,大人不用满足他,他自己不能承受的,大人就要满足他。
而孩子能承受不能承受,是要看孩子的情绪状态和内心感受的。比如孩子撕心裂肺地哭,肯定是不能承受的。孩子没事人似的,肯定是可以承受的。
对于成人也是一样,你没满足他,他就很生气、耍脾气的,往往是他觉得不能承受;你没满足他,他很平静,或只是有小小的不满,那就说明可以承受。
并且,如果你可以理解他不被满足时的痛苦,接受他不被满足时的愤怒,他就更能够承受不被满足时的痛苦。
所以,如果有些时候我们做不到满足对方的需要,而对方为此生气、难过时,我们有个接纳、关爱、理解的态度,也一样是有滋养作用的。因为这可以让对方更接受作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本身就不是所有的需要都会被满足的,生活中就是会有些事情不尽如人意。
而如果此时,你批评、指责对方需要不被满足就起情绪是脆弱的、是不应该的,则对对方没有任何滋养作用,反而还可能伤害到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