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强调某一文学潮流更好还是更合时宜,都隐含了其赞成者有意识地摆脱或远离另一潮流。评判的标准既可以来源于与众不同的内容亦可以来源于独树一帜的风格,或者总地来说是依据社会变迁和与之相关的文学旨趣的变化。“保守”和“进步”两个词语,并不全然是时代划分的修饰词,即便它们可能有这样的用法,但更常见的是对具有现实意义的论争立场的表述,对立双方为了证明自己的文学成就,往往在论争中都乞灵于传统中地位牢固的典范。而争论只囿于现实性众说纷纭的意见,而不言明对昔日典范的回溯,也是有可能的。
古今之争 ,这个题目最初指的只是17世纪末法国的文学-美学论争, 今天人们用这个题目来概括整个古今之争问题。当然,人们在古今之争史中从未严格地划分过历史性的和现实性的论证。人们可以说这些倾向于强调历史方面或现实方面的重点是论辩性的,而实际上,两方面都虽有侧重,但一直都有交合。自古代至近代这都是适用的。从文学发展史来看, 今人 常常因其追溯过往事物而以 古人 的推崇者形象出现;反之亦然。
对立双方不断转变的立场决定了各自的论争史是否合乎时宜。要解释这一历史,我们只能追寻并描述这一过程。它无法被归结为简洁的论点,因为此间的过程太过复杂、太过矛盾。“现代”概念产生于古代至中世纪的过渡时期,但是 论争 则与文学本身一样古老。 古人 与 今人 的争论——亦有其他称谓——一直可上溯至希腊古典时期,它自一开始就是文学史和文学审美反思的对象。因此,尽管存在这样的困难,即科学意义上的历史性理解直到几个世纪之后方才形成,但是我们将探寻的足迹踏回到古代,是完全有道理的。
这个导论性质的研究,只能为研究对象复杂的枝蔓提供一个粗略的概貌。我们只是从 诺顿 (Eduard Norden)、 施波尔 (Johannes Spörl)、 库尔提乌斯 (Ernst Robert Curtius)、 福伦特 (Walter Freund)、 耀斯 (Hans Robert Jauβ)、 戈斯曼 (Elisabeth Göβmann)等人汇编和筛选的一系列材料里选择了一些代表性的内容。 为使这一概览作品读起来轻松,笔者译出了所有外文引文,或做了总结性陈述。引文的原文则见注释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