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为国
继“轻与重”文丛,我们推出了2.0版的“快与慢”书系。
如果说,“轻与重”偏好“essai”的文体,尝试构筑一个“ 常识 ”的水库;书系Logo借用“蝴蝶和螃蟹”来标识,旨在传递一种悠远的隐喻,一种古典的情怀;“快与慢”书系则崇尚“logos”的言说,就像打一口“问题”的深井,更关注古今之变带来的古今之争、古今之辨;故,书系Logo假托“蜜蜂和蜘蛛”来暗合“快与慢”,隐喻古与今。如是说——
蜜蜂代表了古人的一种品位,蜂巢稳定有序,是有理数的象征:确定和优雅。
蜘蛛象征了现代人的一种理性,蜘蛛网呈几何图形,是无理数的代表:不确定和不斯文。
蜜蜂筑巢,无论采集什么,都滋养了自己,但丝毫无损花朵的色彩、芳香和美丽。
蜘蛛吐丝,无论形状怎样,都是织造粘网,为了猎杀他者……
快与慢,是人赋予时间的一种意义。
时间只有用数学(字)来表现,才被赋予了存在的意义。人们正是借助时间的数学计量揭示万事万物背后的真或理,且以此诠释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
慢者,才会“静”。静,表示古人沉思的生活,有节制,向往一种通透的高贵生活;快者,意味“动”,旨在传达现代人行动的生活,有欲望,追求一种自由的快乐生活。今日之快,意味着把时间作为填充题;今日之慢,则是把时间变为思考题。所以,快,并不代表进步,慢,也不表明落后。
当下,“快与慢”已然成为衡量今天这个时代所谓“进步”的一种 常识 :搜索,就成了一种新的习惯,新的生活方式——我们几乎每天都会重复做这件事情:搜索,再搜索……
搜索,不是阅读。搜索的本质,就是放弃思考,寻找答案。
一部人类的思想史,自然是提问者的历史,而不是众说纷纭的答案历史;今日提问者少,给答案人甚多,搜索答案的人则更多。
慢慢地,静静地阅读,也许是抵御或放弃“搜索”,重新学会思考的开始……
阅读,是一种自我教化的方式。
阅读意义的呈现,不是读书本身,而是取决于我们读什么样的书。倘若我们的阅读, 仅仅 为了获取知识,那就犹如乞丐渴望获得金钱或食物一般,因为知识的多少,与善恶无关,与德性无关,与高贵无关。今天高谈“读什么”,犹如在节食减肥的人面前讨论饥饿一样,又显得过于奢求。
书单,不是菜谱。
读书,自然 不仅仅 是为了谋食,谋职,谋官,更重要的是 谋道 。
本书系的旨趣,一句话:且慢勿快。慢,意味着我们拒绝任何形式对知识汲取的极简或图说,避免我们的阅读碎片化;慢,意味着我们关注问题,而不是选择答案;慢,意味着我们要回到古典,重新出发,凭靠古传经典,摆脱中与西的纠葛,远离左与右的缠斗,跳出激进与保守的对峙,去除进步与落后的观念。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遴选或开出的书单,不迎合大众的口味,也不顾及大众的兴趣。因为 读书人 的斯文“预设了某些言辞及举止的修养,要求我们的自然激情得以管束,具备有所执守且宽宏大量的平民所激赏的一种情操” (C.S.路易斯语) 。因为所谓“文明”(civilized)的内核是斯文(civil)。
真正的阅读,也许就是向一个伟人,一部伟大作品致敬。
生活与伟大作品之间/存在古老的敌意 (里尔克诗) 。
这种敌意,源自那个“启蒙”,而今世俗权力和奢华物质已经败坏了这个词,或者说,启蒙运动成就了这种敌意。“知识越多越反动”恰似这种古老敌意的显白脚注。在智能化信息化时代的今日,这种古老的敌意正日趋浓烈,甚至扑面而来,而能感受、理解且正视这种敌意带来的张力和紧张的,永远是少数人。编辑的天职也许就在于发现、成就这些“少数人”。
快,是绝大多数人的自由作为;慢,则是少数人的自觉理想。
著书,是个慢活,有十年磨一剑之说;读书,理当也是个细活,有十年如一日之喻。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