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学校”,虽然带有“学”字,但多数“学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学校。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化和全球化的新时代,是一个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新时代,是一个学习化和快速变化的新时代。这样一个新时代给学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它要求学校教育必须培养出能够适应时代发展和环境变化、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学校必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创新,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追求卓越、超越自我、持续发展的新型学校模式。
学习型学校正是这样一个新型的学校模式,而优秀校长则是积极建设学习型学校的校长。
什么是学习型学校?学习型学校是一个能够适应环境变化而持续变革、不断学习、永续创新的学校,是一个能够实施人本管理、提高效能、自我超越的学校,是一个能够自我完善、追求卓越、持续发展的学校。总之,学习型学校是一个学习型组织的、自我超越的、持续发展的学校。
我们的学校是一个“学习型组织”的学校吗?学校是教书育人场所,学校这个组织更应该也能够成为学习型组织。对照一下学习型组织的七个特征——善于不断学习、勇于持续创新、拥有共同愿景、强调团队协作、员工自主管理、活出生命意义、组织结构扁平化,看看我们的学校具备了几个?
我们的学校是一个“自我超越”的学校吗?这里的“自我超越”包括了学校的个人、团队和组织都要不断自我超越。认识自我已属不易,完善自我颇具挑战,而超越自我则是新的跨越。自我超越,就是不断变革与创新,就是追求卓越崇尚一流,就是不断跃上新的发展平台。
我们的学校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学校吗?持续发展是一个前后衔接、彼此连续的发展过程,而不是一时的或阶段性的发展。学校要根据主客观条件审慎地选择和确定学校的发展目标。为实现目标,学校的个人、团队和组织都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从而使学校具有不断完善、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学习型学校的学习,不同于通常学习,也不同于培训学习。学习型学校的学习,是提升个人和组织学习力的学习,是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是持续不断的学习,是一种合作的学习,是一种创新的学习。
我们再从学习型组织的七个特征,看看厦门一中是如何走向学习型学校的?
一中人善于不断学习吗?
他们认识到只有学会学习,才有资格和能力成为21世纪的新主人。他们深知,在未来自己所拥有的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
他们认识到,从学习的角度看人生,人生便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从出生到死亡,从工作到生活,从实践到观念,学习终身相伴。从学习的角度看生存,生存便是一个学习的课堂。在这个课堂永远听不到下课的铃声。学习化生存——你别无选择。
一中人勇于持续创新吗?
比尔·盖茨有句名言:“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也就是说,微软如果不学习、不创新,十八个月后将面临破产。
企业如此,教育亦然。
教育的出路在于改革与创新,一中的发展也在于改革与创新。唯有进行教育改革实验,才能达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建立在科学发展基础上的教育创新,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之一。唯有创新,才能有所突破,有所超越,有所发展。
一中人拥有共同愿景吗?
一中人的共同愿景就是“为发展而教育”,这种愿景来自对先进的教育理念的理解,来自对教育价值观的诠释,来自对学校内涵发展的追求。
教师要发展吗?回答是肯定的。在发展学生的同时,教师自身理应得到长足发展,“教学相长”就是这个道理。也就是说“照亮别人,可以更好地完善自我”。当然,“完善自我,更可以照亮别人”。
学生发展了,教师也发展了,学校还能不发展吗?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了,就会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
一中人强调团队协作吗?
马卡连柯说:“应该有这样的教师集体:有共同的见解,有共同的信念,彼此间相互帮助,彼此间没有猜忌,不追求学生对个人的爱戴,只有这样的集体,才能够教育儿童。”
苏霍姆林斯基也这样说:“教师集体是大家志同道合地进行创造性合作的团体,在这里,每个教师都能为集体的创造作出自己的贡献;每个人从集体的创造中吸取精神力量,同时也以精神力量去丰富自己的同志。”
两位教育大师把教师团队精神的重要性说得何等透彻。一中的团队正逼近两位大师所说的“集体”。
一中人注重自主管理吗?
一中人倡导这样的理念:“不能自我控制和自主管理的员工不是好员工,缺乏自我控制和自主管理的组织不是好组织。”不是要我学习,而是我要学习;不是要我进修,而是我要进修;我要发展,我们要发展,我们要自主发展。
名师的成长关键在“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是成为名师的基础和根本;完善自我、战胜自我是成为名师的关键;实现自我、超越自我是成为名师的永不满足的目标。
一中人活出了生命意义吗?
一中人崇尚“追求深层次的快乐”:由智力满足带来的快乐,成功以后带来的快乐。成功的教学,你可以从学生幸福的目光中读出为师的快乐;你可以从师生共同活动中体验实践的快乐;你可以从教育教学研究中感受探索的快乐。
激情工作,赢得乐趣,活出生命的意义。激情是生活中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激情是人生的动力之源,激情产生幻想,激情产生勇气,激情使一个人的生命时刻处于锐意进取的状态当中。激情会使你卓越的潜能充分显露,使你出色的个性得到张扬,使你丰富的才情得到升华。
工作是否单调乏味,不是取决于工作本身有多大乐趣,而是取决于工作时是否激情投入,是否能做出别人认可的成效来。
其实,一中人“爱目前的工作”,也“自动自发”地工作。正如《自动自发》的作者阿尔伯特·哈伯特所说:“如果你只为薪水而工作,你的生活将因此而陷入平庸之中,你找不到人生中真正的成就感。工作的目的虽然是为了获得报酬,但工作能给你带来的远比工资卡上的工资要多得多。”
一中的组织结构扁平化了吗?
一中的管理不再是金字塔式的结构,而是一种网状的、扁平的、富有弹性的组织结构。高三领导小组7人,减少最上面的决策层和中间的管理层,提高效率。基建工作,成立“基建领导小组”和“基建监督小组”,实施扁平管理。“把管理建立在年段上”,“让学校管理前移”,“从扁平化管理中出效益”,这样的管理,让厦门一中充满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