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校长,管了一辈子学校,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是大家敬佩的校长。学校在整理这些校长的办学经验时,似乎都有这样一种感觉,他们缺少自己的办学思想和教育思想。校长不能到了退休时,自己的办学还处于“混沌状态”,而应在办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主张。没有自己的办学主张,就不能说自己是一个思想者。“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校长成长,岂能不走远?
如果说校长是“学校之魂”,那么决定校长教育行为的教育思想就应当是“校长之魂”。思想深邃的校长,能于平凡中见神奇,能于挑战中寻真谛,能于“众醉”中唯“独醒”。
“思想”是经过思考和探索而产生的思维结果,是人类行为的基石。巴尔扎克说:“一个有思想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就校长而言,一个有思想的校长,才能最大限度地推进学校发展、促进教师成长和帮助学生成才。
在这里,有必要再重温苏霍姆林斯基的那句名言:“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思想的领导是校长最重要、最有力的领导手段,一个优秀的校长不是用权威压人,也不是首先用行政管人,而是用思想的魅力去感召人、凝聚人和发展人。
“一流校长重思想,二流校长管课堂,三流校长看账房。”有思想才能成为一流的领导,有思想才能有凝聚力,校长的魅力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是思想的魅力。
教育需要有思想,学校发展需要有思想的校长。校长思想的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着这所学校能走多远。
什么是校长的教育思想?
陈玉琨教授认为,校长的教育思想是校长在对教育规律和教育价值认识的基础上,在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什么是教育、为什么办教育、怎样办教育”等问题的回答。
校长的教育思想来源于学校办学实践,同时又对办学实践起着引领作用。
什么是教育?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何晓文校长提出“教育,发现与发展学生潜能”,重点探索“什么是教育”的终极问题。苏州十中,一所最江南的学校,百年来,这所学校留下许多故事,校长柳袁照说,故事里流淌着生命的气息,那正是“教育”。
为什么办教育?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陈立群校长认为,教育是出于“爱与责任”。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唐江澎校长认为,学校办学是为了“人的成全”。
怎样办教育?上海市闸北第八中学刘京海校长提出“成功教育”,上海市七宝中学仇忠海校长提出“全面发展、人文见长”,上海市徐汇区向阳路小学洪雨露校长提出“兴趣教育”,杭州市学军小学老校长杨一青主张“凸显主体,和谐发展”等。
上述这些校长的教育思想对其办学实践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同时对其他学校也发挥了应有的辐射效果。
教育思想是一种观念上的、高层次的、带有领导性的方法。校长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通过不断地学习与思考,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并且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实践自己的教育思想,从而形成学校的教育特色。
校长如何提炼教育思想?
校长如何对有关教育、教学、管理等各种零散的想法进行整合,促使校长的教育思想和知识结构从隐性走向显性、从零星走向系统、从个别走向普遍,并逐步丰富和深化,似有如下“路径”。
一是长期的理论积累。校长的教育理论积累,可能是职前学习获得的,可能是从事学科教学时获得的,可能是在中层管理和担任副校长期间获得的,这些“获得”,有老师教给的,有自学的,有培训学得的,有前辈传授的。校长教育思想的产生,往往源于深刻的教育理论基础。
二是前期的实践探索。“教育思想”要和具体的教育实践相结合。这种“实践”,有些是校长在担任科任教师时的实践探索,“××教学”为其教学主张,这种主张与学校发展“合拍”,“××教育”就成了这位校长的教育思想;有些是将拟定的某种教育思想,在一定范围或层面上进行实践,探索其可行性。
三是综合的辩证分析。校长推进学校工作时,会有许多“举措”,综合分析使用这些“举措”的缘由、用意和效果,众多“举措”所表达的“用意”如果能明晰地指向某一“思想”,这“思想”就可以成为提炼校长教育思想的备选素材。
四是团队的积极认同。在提炼教育思想的过程中,校长要将其含义在学校团队中进行传播,让团队成员积极分享和适度评判,这既是一种论证、认同的过程,也为团队今后践行这种教育思想打下基础。
五是真实的教育科研。真实的教育科研是接地气的,是能理性探索学校问题的,是能破解学校发展难题的,真实的教育科研有利于校长教育思想的深化、细化和优化,基于教育科研所生成的“教育思想”往往是丰富而深刻的。
六是专家的科学论证。专家总的说来是见多识广的,是学识丰厚的,是理性思辨的,而校长由于种种原因对所要提炼的教育思想,或思考不够,或定位不准,或含义不明,请专家来论证是不可或缺的。
七是恰当的语言表述。校长教育思想的表述是十分重要的,教育思想的表述要符合先进的教育理念、要简明、要清晰、要易上口,若还有一点文采就更好了。建议在推出校长“教育思想”前,请教育专家、语文教师“把把脉”。
八是实施的修正完善。在指导学校办学的过程中,校长教育思想如果出现一些偏差,遇到一些困难,听到一些“微词”甚至是一些质疑声,这时校长就要对原有的“教育思想”进行修正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