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7 永怀理想的冲动

诗人这样说: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生命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苏霍姆林斯基说:“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理想不单是一种志向,还是一种目标。如果说志向侧重于人生方向和趋势,那么,目标则代表了朝这一方向、按此发展趋势所要实现的目的,达到的某种境界。这好比人在海上航行,志向为之导航,目标则是要到达的彼岸。

理想是对未来的理性思考。理想是理性的,是指理想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是有根有据的可能,是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是经过奋斗能够实现的。

理想是对真善美的追求。理想求真,求真是人的使命,求真是理想的本性;理想向善,向善,不仅是社会对其成员的要求,也是社会个体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理想爱美,理想之美,体现的是人的心灵美、精神美、内在美。理想是真、善、美的统一。

人生因理想远大而辉煌,校长因理想远大而精彩。优秀校长,当永怀教育理想的冲动。

朱永新老师写的《我的教育理想》,被专家学者及广大教师推荐为教师、校长、教育工作者必读书目。该书从十个方面阐述了朱永新先生的理想教育,分别是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用远大的教育理念深入探寻未来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用精辟的语言勾画了21世纪教育理想的灿烂和辉煌,阐述了教育的伟大使命和责任,使人们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信心。

朱永新老师心中理想的学校是:有特色的学校;有品位的学校;有一个富有人格魅力、有远大理想的校长;有一支创新型、有活力的教师队伍;有一批善于探索、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有一个面向所有学生的校本课程体系;有一个永远对学生开放的图书馆和计算机房。

朱永新老师心中理想的校长是:具有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校长;珍惜学校的名誉的校长;追求人生理想和办学理念的校长;具有独特的办学风格的校长;具有宽广胸怀、感召力和凝聚力的校长;善于协调上下左右关系,能调动一切力量促发展的校长;重视教育科学研究的校长;能够给教师创造一个辉煌的舞台的校长;使学校有优美环境和浓厚文化氛围的校长。

朱永新老师在《中国教育缺什么》一文中说了“四个缺”,其中之一就是“中国教育缺理想追求”。为了学校的发展和校长的成长,也为了补上这一“缺”,建议校长们找来上面所说的两本书,读一读,悟一悟,再结合自己的理解,建构自己的教育梦,书写自己的教育理想。

校长追求教育理想,可以像程红兵校长那样,在深圳创办明德实验学校,只为“理想的教育而来”,“希望办一所理想的学校——一所脱离低级趣味的学校,一所全面改革的学校。做真教育,培养有品位的教师,造就有真性情的文明学生。”他为理想而来,以朝觐者般的虔诚走在追求真教育的路上。

可以像洋思中学的蔡和森校长那样,坚守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满意”的教育理念,把学校作为实现自己理想和信念的“试验田”,把只有“三流硬件”“三流师资”和“三流学生”的学校办成了“中国名校”。

可以像翔宇教育集团的卢志文校长那样,确定了“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的办学宗旨,以“现代学校的硬件设施、示范学校的办学质量、平民接受的收费标准”,培养学生成为“徳智双全、文理兼通、学创俱能、身心两健”的“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

可以像合肥一中陈栋校长那样,要把中学办得有点大学味,对学校的发展提出合理的想象和构建,强调“走出去”意识,显性或隐性地拓展学校的办学空间,开拓学校的办学境界,为学生架起通向未来人生的桥梁。

我们还可以找到许多怀揣教育理想的校长。

刘铁芳教授在《什么是好的教育》一书结语中的最后一句是这样说的:当理想在心中涌动时,路就在脚下。 L1RdF+xVm3Eh0/lq3lBH9TfkENONB2B3UkqY7soVZAIzSPwg5lLEgLhW5l1QY3/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