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欺骗性交流的发展

欺骗性交流是一种日常的、毕生的和复杂的过程。它可以在一系列不同的环境里,在与陌生人、朋友、合作者和家庭成员的关系中出现,所有年龄群体都有该行为。例如,我们可以想象一个5岁的小女孩假装她没吃巧克力蛋糕(尽管嘴边沾着的巧克力已经出卖了她);父亲对蹒跚学步的孩子说,要做个好孩子,“否则圣诞老人不来看你”;宣称在朋友家“学习”的青少年,实际上打扮一番去了酒吧。我们也可以想到因不规范交易而被调查的银行家,因被怀疑从商店偷了东西而被拘捕的退休老人,以及偷车超速驾驶后被抓,正在接受警方审讯的青少年。考虑到有这么多可能的欺骗情境,每一种都建立在欺骗者与目标之间不同关系的基础上,每一种都由不同的结果或动机驱使,我们怎样才能将这些不同种类的欺骗弄明白呢?

弄清楚这一问题的一个办法是,制定一些明确的一般规则,它们可以严格应用到每一种欺骗情境中。虽然这些规则可能不完美,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们能用它们来解释人们说的大部分谎言——至少如果这些规则足够普遍的话。这种办法肯定对吗?毕竟,这种办法正是大多数人声称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办法,不是吗?对说谎者行为之信念的研究表明,对于说谎者之行为表现,我们秉持普遍的看法,这些看法在全世界范围内基本上都是正确的(全球欺骗研究团队,2006)。然而,当涉及有关说谎者展现出来的真实行为之研究时(例如,DePaulo,Lindsay,Malone,Muhlenbruck,Charlton和Cooper,2003),情况就没那么清晰了。实际上,区分说真话者和说谎者的那些线索,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说谎者与目标的关系,说谎的次数,谎言本身的目的或动机。因此,显然我们应该强调,欺骗性交流的完整范围包括目的、关系、背景和说谎者的年龄。在这本书中,我们考虑了人生中的一个阶段——青春期,并考察了欺骗性的交流过程是如何发展的。

因此,这本书涉及青少年何时和为什么选择去说谎,他们是如何成功的,以及他们的谎言可能怎样被成年人或其他同龄人揭穿。这些与青少年生活环境的信息有关:那些学习较好,来自稳定家庭环境的青少年;那些来自混乱家庭环境,或是有行为或人格障碍的青少年;以及那些发现自己处于“被迫”说谎境地的青少年,他们为了摆脱麻烦或支持朋友而说谎。总之,本书的主要观点是,不可能离开更广泛的行为来单独考虑欺骗。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整体的方法,用来理解和解释这种行为。为了欺骗成功,欺骗性交流所需的欺骗量是不同的,有些欺骗性交流包含的真实内容要比欺骗内容多。因此,在研究欺骗时不考虑诚实是不客观的,也是不切实际的,不考虑事实与谎言之间存在的灰色地带而只研究欺骗这个领域是不可行的。同样,我们要理解,互动的两个人都是带着先入之见、目标和动机进入到互动中来,而所有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互动的过程,这样这种互动才有意义。因此,为了理解欺骗,我们需要考虑它们发生的广泛背景。这对于父母、学术研究者和从业者来说是重要的,因为这种方法作为一种情境法,可以为他们的对于觉察出青少年欺骗行为有困难的问题,提供解决的办法。在下一部分,我们将给描述这些困难的一部分术语下定义。然而,首先,我们要给出欺骗和青春期的定义,以确保当使用这些术语时,你对它所指的是什么,以及我们在整本书中采取的方法和观点有清楚的理解。 RO5Z0s0cijNQDCQTwmII6EfCiz5hAtIzhulMGiuIBVoa4O+pdnUzw7He1PdLHiP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