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孩子的比赛开始还有一段时间,于是我们继续讨论着。我抛砖引玉,开启了一个新的话题:“我感觉现在的父母都很焦虑。你们觉得焦虑的父母容易变成‘直升机’或者‘铲雪车’吗?”
“什么?”大家好像没有听过这种比喻。
我解释说:“‘直升机式育儿’指的是父母像直升机一样徘徊在孩子身边、监控他们的一举一动,不断地监控孩子,不断地督促孩子学习;也就是说不能让孩子闲着。说实话,我自己有点‘直升机父母’倾向。周末一大早起来,从孩子的营养早餐准备、课外活动安排、中文英文学习、室内室外运动,一件件事情都想安排好。仿佛如果不给孩子填充好每一分钟,盯着他吃下去每一口营养美食,我就不算好妈妈。其实,本来上班就很辛苦,周末再跟打仗一样忙碌,大人小孩都有点吃不消。”
老公搂住我的肩膀,同情地说:“老婆,辛苦了!”
(“直升机”式的父母事必躬亲,恨不得时时刻刻盯着孩子)
我接着说:“翻开教育类书籍,我发现还有一个新词:铲雪车式父母。随着经济情况的好转,一些富裕的父母更像铲雪车一样轰隆隆前进,清除孩子通往成功道路上的任何障碍。这样,孩子就完全不必遭遇任何挫折和失败,保证一马平川。‘铲雪车式’家长通常筹备得很早,孩子出生前就把孩子排在精英幼儿园的等候名单上,并想办法确保孩子从此青云直上、一路平坦。孩子上学以后,情况变得更加紧张和复杂。‘铲雪车式’家长会把孩子遗忘在家的作业专程送到学校,或者跟老师谈判,帮孩子搞定学习问题,或者打电话给学校的教练,要求自己的孩子加入校队。随着孩子的长大,家长替孩子摆平的频次也越来越多。进入中学以后,如果孩子拖延学业,‘铲雪车式’父母会主动打电话给老师要求延期;每当有考试的时候,父母变身人肉闹钟,跟在孩子身后不断提醒这、提醒那。
“孩子该上大学了,‘铲雪车式’父母更是继续鞍前马后地伺候着,铺床叠被、查看学校的伙食是否合适;如果孩子的分数不理想,父母跟老师锱铢必较,打电话谈判解决。孩子工作了,‘铲雪车式’父母帮着投简历是必须的。帮孩子‘走后门’还要向孩子保密,这样避免让孩子觉得羞耻;孩子工作后,大大小小的项目,父母会事必躬亲地提醒和指导着孩子们;如果孩子错过了项目完成的期限,父母会主动联系孩子的上级来解释。如果孩子工作不尽如人意,‘铲雪车式’父母甚至还会跑去孩子的单位和孩子的上司投诉呢!”
(“铲雪车式”父母,恨不得把孩子前进路上的所有障碍都清除掉)
“哦,我知道你的意思了!”艾比终于明白过来,“对于‘铲雪车式’父母,孩子的成败就成了他们的成败,甚至他们可以忍受自己的失败,却不允许孩子失败。在这种父母的眼中,犯错和失败的成本太高、风险太高。他们想把孩子成长路上的所有障碍清除干净!”
凯瑟琳马上接着说:“我觉得铲雪车式教育,相比直升机式父母,是一种更加强迫性的教育形式。而过度溺爱,正在毁掉孩子的一个个成长的机会。这种教育理念正在制造一批批拒绝拥抱真正的成长,缺乏责任感,对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和角色充满困惑的年轻人。”
我的先生程毅博士在大学任教过,他说:
“这些过度被保护的孩子,一进入大学就会陷入困境。很多学生上了大学以后,依然依赖父母安排一切。这样长大的孩子,就算名校出生,也是毫无社会能力的脆弱易碎品。无论是直升飞机还是铲雪车式的教养,都是一种很难改掉的坏习惯。一旦养成包办的习惯,父母和孩子都陷入了恶性循环。孩子会觉得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难道全世界不都是欠他的吗?而父母,则在身心俱疲的操劳中,因为孩子的不懂得感恩自己的牺牲和付出而倍感伤心。”
“可是,我说个不同的意见啊!孩子愿意,父母愿意,有什么不可以吗?”一直在旁默默听我们谈话的米雪儿插话了。
她这个问题让我们一度陷入沉思。我想了想,回答道:
“不知道大家听过‘巨婴’这个词吗?巨婴本义是指体型巨大的婴儿,现在则用于描述心理不成熟的成年人。巨婴的特点是: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付出,而且心理脆弱,一旦出现超出预期的情况,就会做出过激行为。巨婴有三个特点:共生、全能自恋、偏执分裂。其中,共生是指独立性差;全能自恋是认为世界必须要按自己的想法运转;偏执分裂是指认为事情只能一分为二,非黑即白,非错即对。我很担心自己过于为孩子铺路,孩子长大以后就成了‘巨婴’。”
米雪儿反驳说:“如果父母愿意被啃老,愿意自己的孩子依赖自己,有何不可呢?”
艾比一听,几乎要跳起来了,声音也提高了八度:“但问题是,孩子在一辈子的时间里,怎么可能只接触父母?要知道跟他打交道的每一个人,他的室友、他的同学、他的老师、他的未来的人生伴侣,都会不得不忍受这些巨婴的执拗和自私啊!”
我们大家一下子都沉默了。
我提议大家再喝一喝饮料,缓解一下气氛。然后总结说:“我觉得,还是应该让孩子自己学会为未来做准备,而不是享受别人铺好的路。他们应该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克服挫折,因为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生活技能。如果父母不让孩子感受失败,孩子就不会有抗挫力。当一个3岁的孩子把盘子掉在地上摔碎了,下次她可能会尽量注意。当一个16岁的孩子睡懒觉错过考试,他下次一定不会忘记设置闹钟。你们觉得呢?”
艾比激动大喊一声:“同意!”
这时候,我想到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