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X/Y/Z/Alpha世代

那天在聚会上儿子说的话让我不禁产生了好奇,我开始思考不同世代之间存在着哪些不同。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年轻一代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我们应该如何适应并应对这些变化?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可以如何拥抱这些变化,积极地去改变?

道格拉斯·库普兰德是加拿大作家、艺术家和文化评论家。在1991年,他的小说《X一代:在加速文化中失重的故事》( Generation X: Tales for an Accelerated Culture )描述了20世纪末无方向感的年轻人,成为了研究X世代文化的起源。

具体来说,如果以15年左右为一个世代周期,我们可以将1965年至1980年间出生的一代称为“X世代”,接下来是Y世代(1981年至1996年出生)和Z世代(1997年至2010年出生)。相较而言,Y世代是在游戏机、电脑和互联网逐渐兴起的时代成长起来的,而Z世代则是在移动互联网、手游、动漫等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成长的。我们的两个孩子都是2010年以后出生的,他们这一代则叫作“Alpha世代”。

为了让抽象的概念更加清晰,我用四个不同孩子的童年故事来讲讲X世代、Y世代、Z世代,还有Alpha世代的区别吧。

我的公公可以算是X世代的,他以前常常回忆说:“我家住在一幢简陋的农舍中,房子是用黄土和稻草搭建而成的,屋顶上铺着茅草。房子里没有电灯,晚上只能点起一支小油灯,微弱的光芒映照着屋内。我和几个弟弟妹妹挤在一起,睡在一张简陋的竹板床上,入睡时总能闻到妈妈炖汤的香味。我记得我最喜欢的玩具是一只自制的风筝,我和弟弟妹妹们经常在田野里放风筝,追逐着风筝在天空中翱翔的身影。有时,我们也会自己动手捏泥人、编草帽,或者用竹子和稻草搭建小屋子,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游戏世界。”公公回忆的是很多X世代的人的典型童年。

我和先生程毅出生在Y世代开始的80年代初,那时正是改革开放开始和发展的时候,各种新的事物不断涌现。

我记得80年代初电视还是奢侈品,我们家只有黑白电视,每天晚上我和邻居小伙伴们聚在一起,追着播放的琼瑶电视剧和动画片;有时候我们在一起玩捉迷藏、踢毽子,或者跳房子、玩画片,这些都是我们童年最深刻的记忆。那时候,世界就是家附近的小巷子、周边的田野以及读书的小学。

现在的“95后”和“00后”属于Z世代,呈现在他们眼前的世界是这样的:

电子产品和兴趣班在他们的童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从平板到台式电脑,从手机到游戏机,电子产品带来了学习的便利,也是主要的娱乐媒介。舞蹈班、绘画班、音乐班这些兴趣班填充了他们的课外时间。好朋友已经不再像我们小时候那样局限在要么是班上的同学要么是邻居,而是更广阔的网上一起打游戏的朋友以及一起参加课外兴趣班的同学了。

那现在Alpha世代的小朋友们过的是什么生活呢?在城市里出生的孩子们,各种数字化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游戏机等充斥了他们的生活。他们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学习知识、参加在线课程,通过社交媒体、在线游戏平台、视频网站、在线音乐平台与世界互动。2023年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更加颠覆了他们的学习方式。

最近有一个朋友聊天时说,她看到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正在用手机做作业,他一边滑动屏幕,一边笑嘻嘻地对她说:“妈妈,我发现了一个超级好用的App,可以帮我自动完成作业!”她好奇地问:“真的吗?那你怎么做作业呢?”孩子得意地说:“我先输入题目,然后这个人工智能App会自动搜索答案,接着帮我生成一个完整的作业报告呢!”她听了有些担忧:“那你是不是直接复制了答案?老师会知道你在走捷径吗?”孩子笑了笑:“妈妈,你想多了!这个App还有个很厉害的功能,可以顺利通过老师的防抄袭检查呢。”朋友跟我感叹说:“你们现在做老师可真不容易,还得查孩子的作业到底是人做的还是人工智能做的呢!”我苦笑点头表示同意。

学生:老师,你不能怪我!我的作业是ChatGPT做的!是它没有做对! kiw3KsqJI/WVhxlXX4wtq0zpWYOv3kt9tPFyDcDlJPTE4ToydwL0PFLhDGGmb07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