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小课题”研究的内容十分丰富,但要发现和选择一个好的课题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不仅需要研究者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掌握问题的梳理和提炼策略,还需要从另一个视角掌握一定的课题提炼方法。
所谓菜单法,就是把要研究的问题列成菜单的形式,类似于计算机程序中的下位菜单 。将某一研究范围分成许多类别,然后根据研究的意义、价值大小和自身的研究水平、能力,确定其中一个类别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当然,如果类别还不够具体明确,可再将该类别的某一细项分成更细的次类别,再进行选择,直至获得满意的课题为止。
一次语文课上,朱老师正讲解“推敲”的典故,不想有学生竟发高论叫板千古定论,提出贾岛当年初赴举在长安,社会地位低下,欲进见韩愈这个京兆尹高官亡有身份,才在韩出行途中佯炼字走神不及回避以达到结交权贵之目的。实乃计谋,非关痴迷。另有学生认为贾岛最终改用“敲”字实不得已,也因位尊位卑;韩大人亲自点拨,一介书生不敢违背。结果课堂上似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附和,有人反驳,学生各自寻找证据,试图说服对方。虽然这样的申论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但学生充分发展创造性思维则是极有益、极可喜的。
课后,朱老师对课堂上的现象进行反思,他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问题产生了兴趣。于是,他将这一研究范围分成许多类别,列出了一张菜单。
(上海市曹杨中学 叶 玲)
朱老师通过列菜单的方式,不断缩小自己研究问题的范围,以使自己的研究操作起来更简单。最后,他把评价手段作为突破口,将自己的“小课题”确定为“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评价手段激发学生求异思维的研究”。
教师“小课题”形成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地缩小选题范围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从朦胧、粗略的研究方向向具体、明确的研究课题逐步聚焦的过程。如图2.1,聚焦选题法一般采用这样三个步骤:一,确定研究方向;二,圈定研究范围;三,聚焦研究内容。
图2.1 聚焦选题法
随着上海市二期课改的整体推进,大部分教师都认可了新课程的理念,但是当拿起笔设计教育教学方案,走进课堂组织教学时,又对如何将这些先进理念转化成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了困惑,特别是在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设计各种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是难上加难。学习活动是学习者身心发展的源泉,因此学习活动设计是教育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为此,我们设计了“小班额条件下小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研究”课题。这个课题申报区级科研项目未被立项。评审专家给出的原因之一是“学习活动”范围太大,恐怕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完成研究任务。项目虽然未被立项,但是我们觉得有关“为学生的学设计活动”的选题还是有价值的。因为,理想的新课程课堂除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外,还应有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活动。那么怎样的活动才能吸引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真正在活动中培养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我们发现以任务为主线的活动可以模拟真实的情景,提供解决问题的平台,可以吸引学生参与其中,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实践能力。于是,我们将研究范围缩小到“小学学科教学”中,主攻“任务式学习活动”,第二次形成了“小学学科教学中任务式学习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这一课题被列为了区级科研项目。
(选自陈宇卿《智慧教师 智慧学校——中小幼教育科研方略》,有改编)
以上这个案例中的选题过程就遵循了这样三个步骤:第一步,研究者首先把二期课改的理念怎样转化成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确定研究方向,这时的选题是一个笼统、宽泛、模糊的意向;第二步,在已确定的研究方向上,进一步思考找出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学习活动设计,将课题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范围缩小,圈定了研究范围;第三步,“学习活动设计”这一研究范围还是太大,再将研究范围进一步分解,把研究内容具体化,进一步“聚焦”到一个点上——“任务式学习活动”,最后形成课题。从“确定研究方向”,到“圈定研究范围”,再到“聚焦研究内容”,是研究者不断思考,不断深入的过程,是问题不断推进,课题不断成熟的过程。
三维选题法,即把课题名称构成的三个关键要素“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即研究的问题)、“研究方法”画成一个三维的立体坐标系,如图2.2,把研究对象罗列在一根轴线上,把问题罗列在一根轴线上,把研究方法罗列在一根轴线上,这样可以在三根轴线上,任取一项内容,进行组合,就成为一个具体的研究问题,然后再在众多的研究问题中,选取有研究意义、有价值、角度新颖、有能力研究的问题作为最终的研究课题。比如在研究对象的轴线上选择“外来务工子女学校”,在研究问题的轴线上选择“班级文化”,在研究方法的轴线上选择“个案研究法”,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课题——“外来务工子女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个案研究”。
图2.2 三维选题法
当然,对具体的研究对象,还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再进行细化,例如,研究对象如果确定为是学生,那么又可以将其分为“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等,如果将研究对象确定为“班级”,又可以再细分为“普通班”、“实验班”、“理科班”、“博雅班”、“毕业班”等等;对研究的问题也可以再进行细分,如“活动设计”,可以细分为课堂活动设计、课外活动设计,如图2.2中,在研究对象的轴线上选择“初中预备班英语学科”,在研究问题的轴线上选择“课堂活动设计”,在研究方法的轴线上选择“行动研究法”,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课题——“初中预备班英语学科课堂活动设计的行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