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如何取得教师资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目前,我国教师地位待遇显著提升,教师工资由上世纪80年代在国民经济各行业排名倒数后三位,逐步提升到排名第七位。教师社会地位的提升以及福利待遇的改善,使得教师这一职业在社会上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只是师范生打算考取教师资格证,也有很多非师范的学生希望报考教师资格证,以期取得教师资格证之后,可以参加教师招聘考试,成为一名公办学校编制教师,享受稳定的工作岗位和工资待遇,拥有寒暑两大假期,成为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现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梦。除公办学校外,也可以应聘民办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师职位,或者参加特岗教师的招聘,到农村中小学参加支教工作。总之,考取教师资格证书有很多好处,可以增强竞争力,拥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和发展平台,还有很多实质性的福利,在高校校园广为流传的说法就是:“一证在手,就业不愁;一证傍身,毕业满分。”

教师大门向社会敞开,欢迎有志之士加入。取得教师资格需要经过报名、笔试、面试、认定等多个程序,想要顺利拿到教师资格证,我们要有闯关前进的思想准备和能力素养。

一、教师资格考试的报名

取得教师资格,第一个程序是报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的相关规定,报名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基本条件包括: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或在内地(大陆)学习工作生活的港澳台居民;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具备《教师法》规定的相应学历条件,并应符合报名所在地确定并公布的学历要求;等等。教育部办公厅、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秘书局、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秘书行政司联合印发《关于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大陆)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在内地(大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自愿原则,可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港澳台居民申请教师资格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应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相应普通话水平等级标准。港澳台居民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的其他条件、程序和提交材料与内地(大陆)申请人相同。

依据《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和《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相关规定,被撤销教师资格的,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受到禁考处罚的,在禁止期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一条规定,取得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相应学历是:

①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②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③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④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学生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学历,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⑤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⑥取得成人教育教师资格,应当按照成人教育的层次、类别,分别具备高等、中等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报考前要认真查阅当地发布的考试公告,清晰了解报考条件等相关要求后,再履行报名程序。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尚未拿到毕业证书,也可以凭在籍学习证明报名参加考试。例如《2020年上半年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名公告》规定,在京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以上学生(含在读研究生),可凭在“学信网”(https://httpw.chsi.com.cn/)下载打印的在读阶段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报考,大专在校学生须在毕业的学年度方可报考,即三年制大专在三年级可以报考,两年制大专在二年级可以报考。

【信息速递】

广东省2020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身体健康。

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3.具有广东户籍,或人事(劳动)关系在广东。

4.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5.广东省内普通高等学校三年级及以上的全日制学生、毕业学年的全日制专科生以及广东省内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学年的全日制在校生,可凭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报考相应的教师资格。

6.在内地(大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自愿原则,可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是由国家建立考试标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主要考查申请人从事教师职业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心理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突出育人导向、能力导向、专业化导向和实践导向。申请人必须自行通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ntce.neea.edu.cn)注册,如实填报个人信息和报考信息,正确选择报考类别、考区和考试科目等项目,不能委托他人代理报名。

网上审核通过后,考生要按时根据系统提示进行在线支付考试费。缴费成功后,考生便报名成功。

二、教师资格考试的笔试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主要包括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普通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考试、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资格考试、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资格考试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每年进行两次。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各科成绩合格者,方可参加面试。

笔试主要考查申请人从事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教育理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知识、科学文化素养、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的基本知识;拟任教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知识和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要做好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复习和训练,不打无准备之仗。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各有异同,幼儿园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和《保教知识与能力》两科,小学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两科,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三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三科。笔试各科目均采用纸笔方式进行,各科考试时间均为120分钟。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由教育部根据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统一制定,试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依据各科考试大纲统一命制。具体如下表:

表12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科目

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的《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略有不同,初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等15门科目,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14门科目。

按照教育部规定,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没有指定教材,可以通过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下载《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根据考试大纲的知识点自行购买书籍复习、备考,做好笔试这一“入门赛”的知识储备和思想准备。

三、教师资格考试的面试

笔试过关之后,就可以参加面试。虽然笔试成绩可保留两年,但如果可以一鼓作气,当然是最稳妥的。

面试主要考核职业道德、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个人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

面试考试大纲分为《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大纲》《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大纲》和《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大纲》三类,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面试不分科目,小学、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中职文化课类别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分科目进行。我们要根据自己选报的科目熟悉评分标准,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例如报名参加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我们要结合“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八大项目做好充足的准备,在面试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综合实力和素养。

表13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评分细则

续表

面试实行考官主考制度,考官由高校专家、中小学和幼儿园优秀教师、教研机构专家等组成。面试依据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和《考试大纲(试行)》(面试部分)进行,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研制的面试测评系统,采用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等方法,包括备课(或活动设计)、试讲(或演示)、答辩(或陈述)等环节。考生按照有关规定随机抽取备课题目,进行备课,时间20分钟,然后接受面试,时间20分钟。考官根据考生面试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分。

相对于笔试而言,面试更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言行举止、着装打扮、精神面貌、品行态度以及综合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策划能力等。

如果面试过关,教育部考试中心会为笔试、面试都合格的考生提供《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该证明有效期为3年,这一证明是申请教师资格认定的必要条件。

四、教师资格的认定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只是成绩单,还不是资格证书。取得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且在有效期内,还需要本人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幼儿园、小学和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申请人任教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高级中学教师资格,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申请人任教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后,报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申请人任教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后,报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定或者组织有关部门认定。

我们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当关注所在省份教师资格认定的公告,查询认定流程、认定政策、普通话测试、体检和需要提交的材料等具体规定,按要求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以及相关证明或者材料,例如身份证明、学历证书、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体格检查证明、个人承诺书等。

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在接到公民的教师资格认定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的条件进行审查;对符合认定条件的,应当在受理期限终止之日起30日内颁发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对不符合认定条件的,应当在受理期限终止之日起30日内将认定结论通知本人。

教师资格证书作为持证人具备国家认定的教师资格的法定凭证,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在全国范围内适用。社会各类培训机构颁发的培训证书、证明不能作为教师资格证书使用。我们要熟悉政策,辨别真假,以免上当受骗。

一般来说,取得教师资格的公民,可以在本级及其以下等级的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担任教师。例如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的公民,既可以担任高级中学教师,也可以担任初级中学教师,还可以担任小学教师。但是,取得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公民只能在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或者初级职业学校担任实习指导教师,不能担任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师。此外,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四十一条,幼儿园教师必须具有《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幼儿园教师资格。

五、教师资格的注册

取得教师资格后并非一劳永逸。2014年8月6日,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规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每5年注册一次。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是对教师入职后从教资格的定期核查,定期注册不合格或逾期不注册的人员,不得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对象为公办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和幼儿园在编在岗教师。依法举办的民办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和幼儿园教师是否纳入定期注册范围,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决定。

已纳入注册范围的地区、学校和教师要按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以及任教学校的文件和通知要求,按时进行定期注册。未纳入定期注册范围的人员无需注册,其教师资格证书仍然有效。

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年度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提供虚假材料申请教师资格注册的,视情况暂缓注册或注册不合格,并给予相应处罚;已经注册的,应当撤销注册。严重违反师德的,一个定期注册周期内连续两年以上(含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依法被撤销或丧失教师资格的,注册不合格。

六、教师资格的丧失

教师职业不是铁饭碗。教师承担着国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师工作,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一方面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不断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另一方面注重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等的监察监督,强化师德考评,体现奖优罚劣,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

中小学教师定期注册制度,成为教师留与退的“门槛”,合格者继续从教,不合格者将被淘汰,退出教师行列。此外,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以及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

根据《教师资格条例》规定,丧失教师资格者,由其工作单位或者户籍所在地相应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按教师资格认定权限会同原发证机关办理注销手续,收缴证书,归档备案。丧失教师资格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被撤销教师资格者,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按教师资格认定权限会同原发证机关撤销资格,收缴证书,归档备案。被撤销教师资格者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教师资格。对使用假资格证书的,一经查实,按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处理,5年内不得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由教育行政部门没收假证书。对变造、买卖教师资格证书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 期盼着莘莘学子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hdwe7uc7IRRk5xX5Wur5Zxc6VCbLhMY51l67I39G06ZvMlL3BspdLiGHzxBW2b3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