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总论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特点与途径

每一个从事教师职业的人,都应该是具有职业责任感和幸福感的,否则,他将会误人子弟,也会误了自己的幸福人生。而要产生责任感和幸福感,必须不断实现自己作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清楚自己所处的作为教师的发展阶段,知道自己所处的教师发展阶段的特点,顺利找到所处发展阶段的发展途径并付诸实施。

一、教师职业的发展阶段

教师职业的发展经历了非职业化阶段、职业化阶段、专门化阶段、专业化阶段。

1.非职业化阶段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把生产和生活经验一代一代的传递下去,而承担这种传递责任的是家庭中的父母兄长,氏族部落的首领、长老。在中国古老传说中有教民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教民构木为巢的有巢氏,教民以猎的伏羲氏,教民制作耒耜、农作的神农氏等,这表明在当时社会,教育者既是年长的、有经验的劳动者,又是教师,以长者为师。但在这一时期,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而成为独立的社会部门,也不存在独立的教育机构,也还没有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

2.职业化阶段

人类社会发展到了原始社会末期,进入到奴隶社会,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不需要所有人都从事体力劳动,就有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于是,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诞生了。自从有了学校,也就有了从事学校工作的专职人员——教师。事实上,在学校产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教师依然是由其他职业的人士兼任的。

在我国西周,由于实行政教合一制度,于是学在官府,学校的教师皆由官吏兼任,也就是采取以吏为师、官师合一的办法开展教学活动。这种以吏为师、官师合一体制不仅在奴隶社会得到发展,而且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也得到了保留。

在古埃及、古波斯及古罗马时代,大多以僧为师,如古希腊斯巴达的“教练所”和“军训团”,就是由奴隶主阶级的成员负责教育工作,同时又由执政官予以训诫。在中世纪的学校,从识字启蒙到高等教育都由神职人员任教。这种以僧为师、僧师一体的情况,在西欧比较普遍。因此,在古代西方社会,教师作为职业虽然已经产生,但还没有成为专职的工作。

3.专门化阶段

教师职业的专门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结果,其标志是专门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的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诞生于法国。法国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由“基督教兄弟会”神甫拉萨儿于1681年在兰斯创立,从此拉开了师范教育的序幕。随后的奥地利、德国也开始出现短期师资培训机构,这些机构在德国被称为“教师进修班”,在奥地利被称为“师范学校”。到了18世纪中下叶,随着“教育科学化”和“教育心理学化”的推进和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于是,教学开始作为一门专业从其他行业中分化出来了,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特征。德国于1765年首创公立师范学校,法国于1795年建立巴黎师范学校,美国于1838年在马萨诸塞州创立第一所公立师范学校,这些专门的师范教育机构的出现,是教师职业专门化开始的标志。我国清末产生了最早的师范教育。盛宣怀于1897年在上海开办“南洋公学”,设有师范院,这是中国最早的师范教育;清政府于1898年在北京成立京师大学堂,设立了师范馆,我国教师培养也开始走向专门化。

4.专业化阶段

世界各国进行着教育改革并且发展师范教育,人们对教师的要求已从“数”的增加转为“质”的提高,教师逐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是许多国家追求的教育目标。专业化是指一个职业在一定时期内逐渐发展成熟,具备鲜明的专业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在长时间发展过程中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相对稳定,人们对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提高,教师职业的要求也相应不断提高。教师这种职业是专门性职业,必须经过专门的师范教育训练,并且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劳工组织于1966年10月在巴黎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提出“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业”。在1996年召开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上以“加强变化世界中教师的作用”为主题,对教师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予以特别强调,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实施建议:一是通过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和责任,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二是在教师的专业实践中运用新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三是通过个人素质和在职培养,提高其专业性;四是保证教师参与教育变革以及与社会各界保持合作关系。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国掀起了“教师专业化”改革浪潮,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也都先后进入了教师教育改革的高潮,“提高教师专业地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不仅是教育工作者和教师组织的诉求,也是各国政府、学者和社会的共同呼声。1993年10月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把教师界定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从我国法律上讲,“专业”是我国社会职业中的一大门类,“专业人员”是指具有某种专业知识技能,经政府认定许可,从事某种专业活动的人员。教师是专业人员,这就意味着教师职业与医生、律师等职业一样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接下来,我国又相继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1995年12月)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2000年9月),通过资格认定的方式体现对教师职业的要求。

二、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一般来说,一名教师的成长要经历考取教师资格、应聘教师岗位、成为一名正式教师、从一名新入职的教师成长为教坛新秀、骨干教师,有些会成为卓越教师,有的能成为教育家型的教师的过程。

2018年1月20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这说明,骨干教师、卓越教师、教育家型教师是教师发展的主要阶段。当然,在一名教师成为骨干教师之前,必然要经历新入职教师,由不熟练到熟练,由不太合格到合格,由合格教师到教坛新秀的发展阶段。

1.考取教师资格

在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教师非常缺乏,只要具备一定文化知识的人,经过短期培训,便可以成为小学教师。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教师同样缺乏,在广大农村地区,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可以做小学老师;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可以做初中老师;还有不少高中教师,其本身就是高中毕业的。当然,也有一些是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当教师,他们承担着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职责,但数量很少,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师范教育得到发展,高等师范院校、中等师范学校、幼儿师范学校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师范生,他们大学或中师、幼师一毕业,就被分配到中小学、幼儿园当老师,不需要考教师资格,而读师范就是他们当老师的资格。

1995年12月,我国开始建立教师资格制度,其标志是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对在职教师而言,只要具备相应的学历条件,就可以授予相应学段的教师资格,如:在高中任教,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可授予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书;在初中任教,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可授予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书;在小学任教,具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可授予小学教师资格证书;在幼儿园任教,具有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可授予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这个时期,重在进行教师资格过渡,让所有在职教师都具有相应学段的教师资格。那么,还没有进入教师岗位的人员如何取得教师资格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读完了师范院校就相当于取得了教师资格,假如你是师范院校本科毕业,你毕业时不仅有本科毕业证书,还有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书;假如你是师范院校专科毕业,你毕业时不仅有专科毕业证书,还有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书;假如你是中等师范学校毕业,你毕业时不仅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证书,还有小学教师资格证书;假如你是幼儿师范学校毕业,你毕业时不仅有幼儿师范学校毕业证书,还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如果你是非师范类的大中专毕业生,就不能在毕业时同时取得教师资格,必须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才能取得教师资格。一般情况下,非师范类的毕业生,参加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水平测试、面试、试讲等考核,成绩合格,教育行政部门可认定其教师资格。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定;高级中学教师资格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申请人任教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后,报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定或者组织有关部门认定。

随着教师资格制度的完善,2016年5月31日后入学的师范类专业学生也必须参加国家统考并取得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才能申请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从此,不论是师范类毕业生,还是非师范类毕业生,只有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才能取得教师资格。只有取得了教师资格,才有条件参加各类教师招聘考试,走上教师岗位。

2.应聘教师岗位

当你取得教师资格后,你不是马上可以当老师,要成为一名正式教师,必须参加教师招聘考试。不论你想进入公办学校,还是去民办学校,都得参加相应的教师招聘考试。目前,民办学校有三种:一是起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贵族学校,这类学校收费比较高,是全封闭管理的学校,一般是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一条龙服务的学校。二是随着改革开放,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随父母来到非户籍所在地,产生了较大的就读需求,一些私人老板租借比较简陋的场地办学、或者租用集体土地自建学校,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读问题,这类学校办学条件比较差,收费也比较低。三是名牌学校办的民办学校,这类学校有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吸引了大批优秀的学生,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相对比较高。这些民办学校招聘教师的方式各不相同,一般都需要试讲、面试,有些还要笔试,要成为这些学校的教师,需要有扎实的教师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应试水平。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公办学校教师,根据我国十多年来的人事政策,所有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都实行“逢进必考”,不再有国家分配的政策。目前,公办学校的教师有三种身份:一是编制内教师,大部分都是师范院校毕业后分配的中老年教师和改革开放后应聘的中青年教师,少量是近年招聘的教师。二是编外聘用制教师,有的地方叫雇员制教师,主要是人口增长较快地区,由于学校规模扩大、学生数量急剧增长,需要大量的教师补充,而受国家编制政策限制,区县教师编制规模控制在2012年底水平,不论学校增加多少、学生增加多少、班级增加多少,教师编制不能增加,所以,地方政府为解决教师编制不足问题,采取了编外聘用制的措施。据调查,广州市某区每年新增人口20万,新建学校10余所,新增班级500多个,新增学生15000左右,需新增教师1000余名,地方政府采取有力措施调剂其他事业单位编制用于教师招聘,但这远远不够,于是产生了大量编外聘用制教师。三是临聘教师,因为国家放开了二孩政策,处于育龄期的女教师大量选择生二孩,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中,绝大多数是女教师,女教师生育期间要离开工作岗位,因为离开工作岗位只有半年左右时间,不可能有编制内教师补充,于是产生了临聘教师;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校规模扩大,编制内教师和编外聘用制教师都不够用,也需要临聘教师。公办学校这三类教师因身份不同,其待遇差别较大,尽管如此,要进入公办学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参加教师招聘考试,一般要经历面试、专业技能测试、笔试、心理测试、体检、考察、公示、录用等环节,当然,临聘教师招聘的程序要简单些。

3.新入职教师

一位具有教师资格的大学毕业生(目前全国各地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历的普遍要求是全日制本科),或者是大学毕业后在社会上闯荡了几年的社会人员,参加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在过五关斩六将后成为一名正式教师,就是新入职教师,也称为新手教师、初任教师。

每一个教师的成长都经历新手阶段,这是教师专业发展十分重要的阶段,就像是建房子要打好地基一样,如果这个阶段的基础没有打好,将影响其一生的发展。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同一所大学、同一届、同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走上教师岗位的地方不同、学校不同、所遇到的同事不同,三五年后其发展的程度就有很大的不同。当然,这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因,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自己的主观努力,但教师成长的环境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都经历过入职期,这一时期的教师有什么特点呢?

第一,要做一个好老师。走上教师岗位是兴奋的,是激动的,多年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正式教师。面对崭新的学校、陌生的同事、活泼可爱的学生、充满期待的家长,我们一定要做一位好老师。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呢?应该是学生喜欢、同事认可、家长信赖的老师。要做到这些,需要你运用智慧把课上好、把班级带好、把活动组织好,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成为孩子的朋友;需要与同事沟通,你的教学、你的班级管理、你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在同事看来是必须的、是可行的、是有效的;需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感受到,你把孩子放在心上了,他的孩子在学校开心、快乐、爱学习,在家里懂事、明理,在社会有礼貌、乐于助人。

第二,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新入职教师因处于学徒阶段,可能有比较激进的言谈举止,也比较机械,遇事不善于变通,也不能自如地根据特殊情境调整教学的策略;还不能把握教学事件的主次、轻重,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可能不到位,教学设计也可能不全面不严密,教学方法选择不太恰当,教学内容把握不太准确,更不善于知识点的延伸与拓展,教学管理不太科学,教学活动安排比较随意,教学成绩不太稳定;在引导学生学习时缺乏策略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关注不太够;不善于将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因此,新入职教师很难在短期内担负其专业的重任。那么,如何才能成为合格教师呢?一是拜老教师为师,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老教师会传授自己成功的经验,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班级管理,以及课外教学实践活动,老教师都会有丰富的经验可供学校借鉴。二是请专家指导,在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案例分析、听课和评课、课程建设和实施等方面,专家都会提供很好的指导建议。三是向同伴学习,积极倾听、敏锐观察,在相互听课、评课中学习同伴的经验和做法。四是自我努力,只有不断反思、总结自己的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人际交往等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经验和教训,同时不放松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

第三,遇到挫折容易气馁。人们在做某一件事情时,如果顺风顺水,他会自然而然做下去,如果受到挫折,不少人会怀疑自己可能不是做这件事情的料,因此放弃而改做其他事情,没想到每做一件事情都受到挫折,以至于让他迷失了方向,甚至怀疑自己是一个一事无成的人。新入职教师,当他走上教师岗位时充满了信心和好奇,有美好的愿望,但当他走进教室,他的教学活动并不能吸引学生;作为班主任,他下了很大的力气,但班级秩序还是很混乱;他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考试成绩不如老教师;他把全部心思都花在了学生身上,但学生并不买他的账;他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但家长并不理解,有时还给他出难题。如此种种,新入职教师都会产生气馁的情绪,但大部分教师能进行深刻反思,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从教育教学的迷雾中走了出来;也有少数教师陷入泥坑不能自拔,极个别的离开了教师队伍。

4.教坛新秀

当你度过了艰难的入职期,你也就成为合格的教师了,但你并不能满足于我能把一堂课上下来,我能把一个班级的学生管理到符合学校规范的要求,我能开展一些校内外的教育实践活动。你要追求属于你自己的让学生学得愉快的课堂,你要把你的班级打造成学生成长的乐园,你要让学生在你指导的校内外教育实践活动中展现个性和创造性。你在工作的前几年做到了这些,你就成了教坛新秀。作为教坛新秀应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课堂不墨守成规,有许多创意。比如说,你的教学引入有独到之处,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你不是按部就班地教学,你把教学内容整合了;你不是完全教教材中的内容,你把社会生活、学生生活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了;你知道课堂不光是老师讲,你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你能让学生对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讨论;你能够对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及时的测评与反馈及矫正。

第二,指导学生课外活动有成效。每一位教师在学校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都有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有的比较传统,有的仅限于本学科的知识范围,但有的突破学科的界限,是基于问题解决的跨学科或超学科活动,需要借助于多学科的知识和综合的经验才能解决,这样搞课外活动的老师才像是教坛新秀。

第三,在班级管理中有自己的一套做法。作为班主任,不是把班级管死,而是要把班级搞活,班级是学生成长的乐园,让每一个学生喜欢班集体、热爱班集体、自觉用自己的行动维护班集体,就需要教师有自己的做法。入职才几年的老师进行班级管理能达到这种境界,可称得上是教坛新秀。

第四,在区域教学教研活动中崭露头角。入职几年的教师往往是区域教研员关注的对象,教学视导时是要先去听他们的课的,如发现教学的闪光点,会得到鼓励,在教研员指导下,也会承担区域的公开课。区域组织的课堂教学比赛、教学演讲比赛、教学论文评选等活动,往往入职才几年的教师是积极的参加者,他们参与这些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让老师们感觉到,他们是教坛新秀。

5.骨干教师

一名教师成为教坛新秀后,他需要不断努力,在教育、教学、教研、科研等方面表现得更好,当他在同行中能独立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并且能解决学科和管理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时,他就成为了学科的骨干、管理的骨干,是一名骨干教师了。因此,骨干教师,是指在学校、区域教师群体中,在师德修养、职业素质方面相对优异,而且有一定知名度、被大家公认的、具有较丰富的教育经验,同时在学校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承担了较重的工作量和较重要的工作任务,对教育教学研究有较大兴趣并有较为突出的能力,取得过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并对一般教师具有一定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能够支撑所在学校、区域的学段或学科教学和教学研究工作的优秀教师代表。在我国不少地方,开展了骨干教师的培养和认定,如区级骨干教师、市级骨干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当然少不了校级骨干教师。那么,骨干教师有什么特点呢?

第一,是学校里接受任务最多、承担工作量大的教师。我们经常看到,承担毕业班教学的是骨干教师,担任最难管理班级班主任的是骨干教师,要把成绩相对落后班抓上去的也是骨干教师,接受上级安排的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等紧急性工作任务的也往往是骨干教师。

第二,是学校课程开发和教育教学的核心力量。学校的发展依赖学校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而骨干教师就要发挥重要作用,没有骨干教师的参与,学校课程开发和实施都会落空。在学校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骨干教师是学校最重要最核心的力量,一个没有骨干教师的学校,是不可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

第三,是教育科研的带头人。骨干教师不仅承担着重要的教育教学任务,而且他们重视反思教育和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育教学,他们自己开展教育科研,带领普通教师开展课题研究。

第四,对普通教师有示范引领作用。普通教师的教育教学如何开展,他们往往看骨干教师是如何做的,所以,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课外活动、校外实践等方面对普通教师都有示范引领作用。

6.卓越教师

骨干教师的进一步发展,他能在学科中成为领军教师,有的学校把这样的教师称为首席教师,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培养和认定了本地的名教师,还有的地方培养和认定了教育专家,这些首席教师、名教师、教育专家,都可称之为卓越教师。因此,卓越教师就是专业突出、底蕴深厚、富有爱心、具有复合型知识技能的教师,但不是每一名教师都能成长为卓越教师。那么,卓越教师有什么特点呢?

第一,教育情怀深厚。卓越教师需要有比一般教师更高的道德水平和道德素养,一个教学水平很高但道德水平低下的教师是不可能成为卓越教师的。崇高的道德水平和道德素养体现在他们具有深厚的教育情怀上。主要表现在:对学生深厚的爱,乐教勤业,高尚的道德情操。

第二,专业基础扎实。卓越教师同样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但在专业基础上比一般教师更扎实,主要表现在:精通业务并不断进取;备课精心,讲解清晰易懂,并独具风格;具有组织、协调、应对课堂教学中复杂环境的教育机智;具有教学及评价的技能技巧,能有效创建主动、互动、能动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具备优秀的教育信息化素养与运用国际化话语体系从事教育教学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第三,勇于创新教学。卓越教师是创新型教师,善于尝试新的东西,而且不断学习进取,主要表现在:有先进的理念,善于在继承传统教育理念和方法的精华的基础上,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成为先进理念的代表者;勤于反思并引领变革,经常思考自己的课,反思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哪些有效,哪些无效,如何改进,从而成为变革的适应者、参与者、引领者,在变革中提出新主张,并把这些主张变为教育教学的实践。

第四,善于综合育人。具有综合育人的意识,清楚各门学科通力合作、协同育人,是最佳的育人状态。主要表现在:注重合作,与其他学科教师携手,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在课内、课外、社团活动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已有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校园或班级环境建设,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营造学生成长的乐园;注意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育人方式的作用,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注重发挥社会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在多轮推动中发展。

第五,终身学习发展。卓越教师是善于学习的教师,清楚未来社会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终身教育需要教师的终身学习,以自己终身发展的理念影响学生。

7.教育家型教师

所谓的教育家,通常是指那些通过自身的教育实践活动创造出重大的教育业绩,对一定范围内和一定时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的教育工作者。

被确认为教育家的应该是实际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有宽厚广博的文化知识基础,长期从事教育实际工作,系统、熟练掌握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系统、成熟或独特的教育思想,取得教育界广泛认可的重大教育成果,拥有广泛认可的专业声誉,品行高洁,堪为社会楷模,是优秀教育文化传统的继承者、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推进者、当时和后世教育活动的影响者,是悲天悯人者、严谨执着者。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有老子、孔子、墨子、列子、庄子、孟子、荀子、朱熹、王守仁、湛若水、王夫之等;在近代有郑观应、梁启超、何子渊、丘逢甲、唐国安等;在现代有蔡元培、陶行知、吴大猷、萧友梅、竺可桢、徐特立等;在当代有钱梦龙、李吉林、魏书生等。在国外,古希腊的著名教育家有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等;近代的著名教育家有约翰·杜威、苏霍姆林斯基等。

教育家型教师并不是教育家,而是具有教育家的品质特征,介于卓越教师和教育家之间的发展环节中的一类教师,前者处于金字塔阶梯上,后者在塔尖。

教育家型教师首先就是一名教师,他的基础就是教师,他的来源就是教育实践,在于坚守在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教育家型教师的发展方向是教育家,并与之相对应。教育家应包括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对教育、对孩子执着的爱,矢志不渝的爱;二是有思想,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广泛影响,经过实践和科学检验的、为教育界认可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体系。教育家型教师的特征也应包括这两个方面。有所区别的是:教育家因爱而研究教育,特别注重教育理论的创新;教育家型教师因爱而塑造学生,特别注重教育的创新实践。同时,教育家更多是指荣誉与地位,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与历史的铭记,教育家型教师则更多是指专业层次和发展阶段。

教育家型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上具有教育家某些品质的教师发展境界,与教育家尚有距离。教育家型教师应是立足于教育教学实践,以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为根本目的,有深厚的教育情怀,有丰富的实践探索,有独到的理论建树,有较大影响的教师群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高层次。

教育家型教师必须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理想,而且有高尚的师德、师风和杰出的教育教学能力。因此,教育家型教师根植于教育实践,以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以教育实践为发展基础,是在实践中产生智慧,是在智慧指导下实践;追求学校发展现实需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方向,教育家型教师是一个动态的追求过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过程;永恒的理想和目标是对教育家的不懈追求。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是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努力,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发展的方式和方法还是有所不同的。

1.新入职教师的专业发展

新入职教师要顺利成长,离不开师徒结对,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需要自己不断观摩学习,到老教师的课堂听课,听骨干教师评课,到优秀班主任的班级看主题班会的组织,到学校相关场室观摩骨干教师是如何组织课外活动的;积极参加区本教研和校本研修;每天都要反思自己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存在什么不足,如何实现最优化;积极参与骨干教师的课题研究,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总之,要虚心学习、深刻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尽快成为合格教师。

2.教坛新秀的专业发展

教坛新秀是入职才几年的教师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而要成为这样的教师,就要有不同于一般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教学行为,在教学思维上,对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有更准确独到的理解和把握;在教学行为上,对课堂教学中的主动、互动、能动或者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环节,要恰如其分地设计和灵活机动地实施;在教学评价上,要有不同于一般老师的新颖的做法;在课外教学活动中,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在班级管理中,有许多创意的做法,让学生爱上班集体;在区域教研活动中,积极发表见解,主动承担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积极参与区域教学比赛,并在比赛中获得比较好的成绩。

3.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

骨干教师是学校的中坚力量,承担着最繁重的工作任务,要实现专业发展,不要被繁重的工作任务所吓倒,而是在出色完成一项又一项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成长。一方面是要做好所承担的工作,为普通教师树立榜样;另一方面是要指导普通教师,让更多的普通教师成为骨干教师;同时要向卓越教师和教育家型教师学习,参加名教师工作室活动,承担工作室里的示范引领性工作。同时,也要不断反思和总结教育教学工作,将自己在工作中的想法和做法,以课题的形式加以研究,常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写成论文在学科刊物发表。总之,骨干教师既要做好自己,又要指导他人,还要发展自身,要逐步向卓越教师迈进。

4.卓越教师的专业发展

卓越教师已经是首席教师、名教师、教育专家,或者是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但还没有达到专业发展的顶峰,要努力成为教育家型教师。如何进一步发展呢?首先是发挥卓越教师的作用,在教育、教学、管理、科研、教研、课程等领域做出特殊成绩,让老师们认可你是名副其实的卓越教师。其次是要发挥示范辐射作用,要带团队,要承担省、市、区各类名师工作室工作,通过工作室开展的活动,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而自己也与老师们共同成长。最后是要积累、总结、提炼,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教育想法,要著书立说,要积极申报市、省、国家级教学成果,成为教育教学成绩卓越的教师。

5.教育家型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育家型教师还不是教育家,而要以教育家为终身的理想和追求,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要做些什么呢?

第一,要坚持在教育教学一线。不少教师成为特级教师、名教师、正高级教师后,离开了教学一线,专门从事行政工作或其他管理工作,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教育家型教师离开了教育教学一线,就像鱼儿离开了水一样,如何生存和发展?魏书生当了教育局局长还坚持课堂教学,才有他新思想的不断产生,新做法的不断涌现。一名教师离开了教学就不再是教师了,即使你是一名教育家型教师,但你的教师专业发展停止了。所以,教育家型教师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坚持在教育教学一线。

第二,要研究教育教学深层次的问题,如我们的教育如何更有效的立德树人,我们的教学如何能更好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学生核心素养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发展,什么样的课程才是最适合学生发展的,等等,这些应该是教育家型教师时刻关心的,并且是长期研究的。

第三,要在实践中指导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学生进步。教育家型教师一刻也不能离开教育实践,对所面临的学校,必须有进一步发展的主张;对自己周围的老师,必须有具体的专业发展指导意见;对所任教的学生,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策略。你是一名教育专家在指导学校、教师和学生,你是领军人物,引领教育发展的方向。

第四,要有理论成果。要把在教育教学一线工作的想法和做法形成经验性、理论性的东西,与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分享;要把教育教学深层次问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和初步结果形成研究报告,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参考;要把指导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具体做法和成功经验提升为理论,引领更多教师去推广和运用。

总之,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过程,就像行驶在高速公路的汽车一样,有的在起点,有的在路途中,有的将要进入终点。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会遇到各种情况和问题,需要司机冷静、机智地解决,如果遇到困难就停滞不前,永远也到达不了目的地。每一位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要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从一个发展阶段进入另一个发展阶段,在不断进取中获得教师的幸福感。 2v3bzXv+ACoZajCC6cRPaP1daSkOFnIiycIoHBeVc6Dmx/nhNZSeY7MR8QLvtUr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