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学术人才国际流动政策研究

OECD报告显示,人才国际流动政策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激励(economic incentives)、移民签证(immigration programmes)、资格认证(foreign qualification)、社会文化支持(social and cultural support)以及海外研究(research abroad)等方面。根据流动方向,又可将政策措施分为服务于人才流入(inflows)与服务于本土人才流出(outflows)两种 。基于已有文献,不同国家地区的政策制定与实施通常因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学术人才国际流动政策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制度差异。有研究显示,在发达国家,一类政策是以吸引周边国家的人才为主。如日本新近提出的“接纳30万留学生计划”,重点关注和吸引亚洲的优秀人才;又如,英国以吸引原殖民地所在国家以及欧盟国家人才为主。另一类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吸引不同族裔的人才,如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而发展中国家目前仍以吸引海外的本族裔的人才回国为主,例如韩国、印度、马来西亚等。中国也与上述国家情况类似,政策重点在海外华人、华侨和华裔人才的回流

聚焦欧美国家,OECD报告显示了四类国际流动政策,第一类旨在促进青年学者流动。例如,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等国鼓励外籍学生或研究人员到本国攻读博士学位或进行博士后研究,也为本国学者提供到其他国家访问学习的机会与支持。第二类针对高层次人才,旨在引进外籍专家学者。例如,加拿大、澳大利亚、匈牙利、比利时等国都有相关政策与经费开展海外高层次引智工作。此外,欧美国家还出台了大量旨在满足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的政策,如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爱尔兰等国家纷纷出台特殊移民签证政策引进专业人才。还有留住留学生的政策,如美国、英国、德国提供专门的签证政策使留学生进入本国劳动力市场成为可能

聚焦亚洲国家和地区,有研究从发展本土人才(develop local talent)、引进外籍专业人才(attract foreign talent)和回归流失人才(repatriate diasporic talent)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以马来西亚为例,尽管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Ministry of Higher Education,MOHE)出台的《国家高等教育战略计划2020》(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Strategic Plan 2020) 将人才国际化作为发展策略的重要方面,但出于民族敏感性和提高本地毕业生就业率的考虑,人才战略的优先选项仍是培养本土人才,其次是吸引流失人才归国,最后才是引进海外人才。新加坡也将培养本土人才放在首位,但出于国家发展对知识经济、科技创新的需求,新加坡政府在引进外籍科学家与吸引留学人才回国两方面同样不遗余力。再如中国香港地区,从世界各地引进学术人才是香港学术界一直以来的传统。香港地区的相关政策制定者认为,不论作为学生还是学者,外籍人才的到来均能够开拓本土人才的国际视野,促进本土人才的国际化发展,所以香港地区将吸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才作为其国际流动政策的重要目标

聚焦中国,基于我国大学的国际化发展进程以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时代背景,现有学术人才国际流动政策主要围绕两个目标:一是吸引更多优秀的海外留学人才归国,尤其是引进更多已在相关领域有所建树的高层次海外人才;二是为没有国际学术流动经历的本土人才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国际学术交流机会,提升其国际学术对话能力。

可以看出,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引进和培养优秀的学术人才,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然而,不同国家的学术人才流动政策存在差异,这既反映了各国的发展需求和利益考量,也对学术人才的国际流动和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章将探讨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学术人才国际流动政策,分析其存在哪些共同规律与各自特点,以期更好地了解当前全球学术人才流动的趋势和规律,为优化我国学术人才国际流动政策体系提供借鉴。

需要说明两点:一是,概念界定。本章对学术人才国际流动政策的探讨有着相对明确的概念边界,主要聚焦促进学者流动,包括到国外攻读博士学位或进行博士后研究,抑或到其他国家访问学习等国际流动政策。不讨论学术领域之外更广义的劳动力市场紧缺专业人才的国际流动,也不关注学者个体层面发生的职业流动,即便在政策制定与实施中,后两者与前者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合,但本章仍将研究重点放在与学术研究活动紧密相关的国际流动政策本身。

二是,政策分类。对学术人才国际流动政策文本的收集与比较分析主要基于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两种类型。一般而言,发达国家是指那些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准较高、人民生活水准较高的国家,其拥有较高的人类发展指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工业化水准和生活品质,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大洋洲、东亚等。根据全球地理分布情况,本研究选择位于北美的加拿大、欧洲的英国、亚太地区的澳大利亚和新加坡作为发达国家代表。而新兴经济体国家一般指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蓬勃发展,其总体经济规模在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重点产品产出等方面具有世界性影响力。通常将20国集团中的11个发展中国家包括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和土耳其作为新兴经济体国家的代表 。根据全球地理分布情况,本研究选择位于南美洲的巴西、非洲的南非、亚太地区的韩国与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国家代表。 pa8ovtqoRQCqZgQ5kKcY5ppB7bzc9WInQ6BS79n6ffUx4fpP2b9pHC4hcrqt4/8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