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志欣校长有过两次谋面,好学而踏实。
网上不时有他的相关信息,知道他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北宋镇实验学校当过校长,后来到北京又从班主任干起,先后任过北京市育英学校副校长、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分校校长,现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工作。
在山东当校长期间,主持的“‘零’作业下的教学改革实践”2012年荣获山东省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又荣获教育部首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二等奖(在今天“双减”的背景下,可以看出其领先的意义和价值)。在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分校工作期间,实践研究的“‘全学习’课程改革与育人模式创新实践研究”又在2019年获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课题研究成果曾被《江西教育》与《教育时报》辟专栏进行介绍,已出版《优秀教师的自我修炼:给青年教师的成长建议》等教育著作。由此知道李校长是能敏锐抓住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和变革,通过研究探索教育新路的一位校长。
这一次,他的新作《课堂高手是怎样炼成的》结稿,让我看看,我有了先睹为快的机会。
这是李志欣校长走进课堂的所闻所见、所问所察、所感所思、所行所为的记录,用案例展示一位校长如何走进课堂指导教学,同时也指引教师如何改进课堂成为课堂高手。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是实施课程、展开教学的主要场所,提高办学质量必须以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为基础,校长的办学思想也最终要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来体现和实现。可以这样说,没有教学改革方向的研究、指引和影响,不具有清晰而明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校长至多只能说是一个优秀的学校管理者,而不能成为一个杰出的学校领导者。但校长如何深入课堂,又如何指导教学?这是不少校长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有所改进的。
校长进课堂有两个意思,一是校长进课堂上课,二是校长进课堂研究教学。对于校长是否承担教学任务,其利弊需要视具体情况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对于校长进课堂研究教学,我认为这应该是校长最为核心的工作任务和职责,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校长进课堂有两种角色定位。作为管理者的角色,校长进课堂可能有两个目的:一是调查研究,发现问题,以获得学校教学改革的方向启示和决策依据;二是检查评定,检查教学常规和教学效果,并对上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做出评判,有时甚至需要分出等第。从教学研究活动参与者的角色看,校长进课堂的主要任务是参与到教师中间,共同研究和解决教学活动中面临的问题,共同探讨教学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既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又实现校长的自我提高。这种提高以校长与老师们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能够分享教师的教学经验为基础,同时提供教学改进的意见,促进教师不断成长和进步。
本书中的李志欣校长定位于教学研究活动参与者,用平等的姿态参与,用指导的方式为老师提供帮助。指导指导,有指有导。指是方向性、原则性的,具有思想引领性;导是方法性、操作性的,具有示范性。书中有化“教”为“学”、重视思维、目中有人、有舍有得、追求平衡等课堂教学思想的指引,更有经过亲身观察、仔细分析而提出的具有实践操作价值的意义和建议。相信读者会各有所取、各有所得。
就我看来,理想课堂是永远值得追求,但又永远难以抵达的“彼岸”。愿我们一起共同努力!
是为序!
陈大伟
成都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