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要素能够体现课堂是有生命活力的?
是一问一答式的异口同声、全体参与吗?是以表现为本的自编自唱、“合”而不“作”吗?是随意评价下的小手林立、争先恐后吗?是知识搬迁式的文本灌输、提升成绩吗?我想绝大部分教师不完全认可这种单一模式的课堂,往深层次说,这不是教育的初心。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希望通过教育让学生体会到知识与科学的魅力和神奇,在教育过程中体会自我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享受教育对精神需要的满足与滋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讲:“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进行紧张的思考。教师要珍视这样的时刻。课堂上应当经常出现这样的寂静。”
真正体现课堂生命活力的教学活动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充满思维碰撞的对话,它能够生成精彩的观念和思维产品。最好的参与是思维参与,最好的对话是思维对话,唯有此,课堂品质方能提升。
但是,设计优质问题,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挑战;学习活动设计,是许多课堂仍需突破之处;用好课堂评价,又被称为世界性教学难题。如果改革能够突破这三大难题,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价值意义,同时也能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搭建发展平台。
本章将会给我们一些启发,让我们一起探索如何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上让思维可见、学习真正发生,如何让知识与思想在课堂上激越、沸腾,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