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历史课堂教学环节的处理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与“阵地”似乎是两个概念,但是它们却有内在的关联。所谓课堂,就是师生双方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教学目标,依托现有的学习资源,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与测评方式,通过预先的优化铺设与现场的处理生成,以及课后的收获反思,提升师生双方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场域。“阵地”这个词是个军事术语,意指军队为了进行战斗而占据的地区,通常设有工事。这意味着,“阵地”是为了实现战斗目标而设立,而“主阵地”的斩获状况则决定了战斗的整体收益。

若将教育教学看作是一种“扫荡通往真理之路的各种障碍”的“战斗”的话,战斗的价值是由收益来体现的,而教育教学的收益“主体”,却同时包含了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两方面,即“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一词出自《礼记》。《礼记·学记》说:“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学识不通达。知道不够,然后才能反省,努力向学。知道有困难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愤图强。所以说: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可以看出,收益最高的教育教学形式,是使师生双方都能够获得成长,而在当前的教育大环境下,能够尽最大限度实现此目标的各种教学活动,无疑是发生在课堂上的。课堂教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主阵地,是因为相比其他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来说,课堂上的教学更具有普遍性、参照性、生成性、高效性,让教育教学目标在“渐进”中得以实现,甚至发生可喜的“突变”并创造奇迹,而要实现这些特征以及目标,往往需要通过相关的课堂教学环节来呈现。抓住了课堂教学环节,就在操作层面践行了教育教学的理念和目标,而任何真理都是要靠“落地”才能实现“自证”的。

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成长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成长的主阵地,前者易被理解,后者则容易被人所忽视。教师的专业成长尽管有很多途径,但最主要的是靠对课堂教学的理解、践行、反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课堂教学既包含了“设计—教学”的过程,也包含了“实践—反思”的过程。

根据这个思考,可以将“课堂教学环节”中的若干实践层面上的重要方面拿出来进行剖析,教师需要在这些方面提升业务素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这四个方面分别是:新课导入、课堂过渡、课堂小结、课后反思。 nqwePXd4+W6OfehS7dNF6XTgCmm1uZGRNW4u0YxVd4StaUx4uJ7sFfRxVyomip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