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集体活动刚结束,明明面色苍白,手按住肚子,突然从嘴里喷射出白色污物,旁边的孩子大叫起来:“王老师,明明吐了!”王老师见状,立刻说道:“其他小朋友马上站到教室的后面去。王老师帮明明处理呕吐的事情!”孩子们被转移到活动室的一角,王老师马上电话联系搭班张老师,并请保育员沈老师和保健老师徐老师一起来诊断和处理。
没一会,搭班张老师戴好口罩迅速赶来了,马上将其他孩子带往幼儿园应急隔离室。此时,沈老师和徐老师戴着口罩也来了。
徐老师向王老师了解明明呕吐的状况,马上吩咐道:“沈老师,看明明呕吐的情况,可能会是诺如病毒。立即启动传染病应急处置流程。你先做好自我保护,处理好呕吐物,再对活动室做终末消毒!沈老师,你再给明明一个呕吐包,防止孩子后续再呕吐。王老师,你也要戴好口罩和手套!”“好的,我马上处理!”保育员沈老师边拿呕吐包边回答道。
“明明,不要紧张哦,没事的!有老师在呢!”戴好口罩的王老师在一旁安慰明明。
“王老师,那我先把明明带到观察室!”徐老师对王老师说道。
“好的,我现在就联系明明的妈妈!尽快带孩子去医院诊断!”
……
几个小时后,王老师再次联系明明妈妈,了解明明的就医情况。经医生诊断,明明感染了诺如病毒。得知消息的王老师,第一时间上报保健室,营养员迅速跟进食堂终末消毒,并做好后续上报等相关应急处置工作……
同时,徐老师也及时向部主任、园长做了情况汇报,并结合近期传染病高发期的特殊情况,通过幼儿园公众号向家长宣传预防传染病的注意事项,家园携手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上海市幼儿园办园质量评价指南(试行稿)》中,卫生保健子领域关于消毒与防病有这样的描述:传染病报告及时、准确,一经发现,立即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发生传染病后,启动传染病预案,能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做好预防控制工作。同时幼儿园向家长宣传季节性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和方法,家园合作做好防病工作。
从案例中我们看到,当班级中出现有孩子喷射呕吐的情况时,教师与保健员、保育员及时启动传染病预案,分工做好疏散幼儿、班级终末消毒、安抚幼儿、通知家长就诊等一系列工作,有效控制了传染病的蔓延。
分工协作是指把一件事情分成若干个小任务,并针对不同人员分好工,使其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幼儿园的突发事件需要教职工动作迅速,分工协作,积极应对,及时启动预案,努力保障幼儿在园的健康、安全。案例中的明明呕吐时,当班老师第一时间将孩子转移到教室的后面,立刻联系搭班老师,并及时联系保育员和保健老师共同应对。当搭班老师进班后,及时将孩子们带到备用教室,保健老师在初步判断之后,带呕吐的孩子去保健室观察;当班老师马上联系家长;保育员对班级做终末消毒。在得知孩子确诊诺如病毒时,保健老师立即告知营养员对所有餐具进行终末消毒,并做好上报工作,向家长发放告知书;宣传组陆续制作近期传染病预防的宣传推送。这些举措环环紧扣,严格落实,保障了孩子们在园的健康安全。
防护为先是指在处理传染病相关工作时,首先要做好个人保护措施。幼儿的身体免疫力相对成年人要低,很容易感染各种传染病,疾病也容易在幼儿之间传播,进而导致传染病蔓延。传染病具有季节性,如: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幼儿园不仅要及时跟进消毒工作,防控传染病,同时还要健全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应急预案,让每一位教职工都知晓应对传染病的方法。
案例中明明感染的诺如病毒是一种肠道传染病,在处理时,教师要做好个人防护。班级里一定要储备好应急箱,教师可以第一时间戴好一次性消毒手套、口罩;保育员必须穿好防护服再去做呕吐物的处理、班级终末消毒等工作。
经常有家长给老师留言说孩子身体不适要请假几天。作为教师的你,看到这样的留言,会怎么回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