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老师无非就是个搬运工,怎么搬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老师无非就是个搬运工,有的老师将知识直接从A点搬到B点,有的老师则是把相关的知识搬到自己特有的框架里,经过重组再搬出去。

《让思维自由》的作者肯·罗宾逊说:“文化知识是一种复杂的网络,每个人都只知道一些凤毛麟角。有些领域,我们可以宣称自己比较精通,甚至是专家。但还有许多领域,我们是外行,甚至完全无知。我们对世界的大部分认识都来自其他人的知识,这些知识有着多种呈现形式:故事、轶事、理论、信仰体系等。”在教学问题上,任何教师都可以宣称自己是专家,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真的就是专家。在大自然面前、在学生面前、在同行面前,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知之甚少时,才有可能主动去学习,去探寻改善教学的积极路径。一个人一旦将自己当作专家看待了,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教学的改善也就几乎没有了可能。任何一个个体,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有可能成为学习者,做教师的人更应该有这种自觉的认知,如此,才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方法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形成自己的知识架构。换句话说,就是教师要想办法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搬到自己执教的学科知识的框架里,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建构与解构的结合。

教师成长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如何将知识搬到自己的知识架构里(我这本书里有许多知识就是搬过来的)。有了系统的知识架构,教师才有可能在实际教学中调动相应的知识,针对具体的学生和具体的内容提供有效的帮助。所谓有效的帮助,就是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给学生提供有助于他们理解问题的途径,概念不明白的帮助他们理解概念,思路不清晰的同他们一起捋清思路,找不到知识点的提醒他们翻翻书、回忆回忆相关知识,局限于一条路径的,提醒他们往其他角度与方向看看,或许能达到“无论情况如何变化,他们都仍然能够得出正确的答案”的理想境界。

罗宾·R·杰克逊说:“我们应该向学生清楚地说明每一个学习任务、每一个教学活动的作用。这个新的教学活动将会如何帮助他们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同样重要的是,要向学生说明每一个新的教学活动或者教学任务是如何与他们过去所做的事情相关的,这样他们就能够在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和他们已经学习过的内容之间建立联系。”“此外,还要向他们说明他们正在学习的这些技能可以如何应用到其他场合。”“最后,用书面形式为他们提供所有必需的步骤,这样,学生就能够确切地知道你想要他们用怎样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了,你也可以轻易地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罗宾·R·杰克逊,《教学可以很简单:高效能教师轻松教学7法》)我以为,这里的“最后”与费曼学习法的目的是一致的。

《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一书中提出的一组问题很值得每一位教师认真思考:“是什么在驱动你的学生?是为了得到你的认可?获得同学的认可吗?自尊心?作业本上的成绩?学校发的奖状?表扬会上的掌声?你要小心,我们问的是什么会驱动他们,而不是什么让他们感觉良好。虽然有细微的差别,但影响可能是巨大的。”从教的视角来讲,教师的教自然是要调动一切可能调动的策略与方法驱动学生自己去学。我提出的“目标导向,任务驱动,尊重差异,当堂进阶”,既可以理解为一种教学理念,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教学策略。其根本目的是推动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学习进步的乐趣。教师们在自己的课堂上使用这一策略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行动,这就涉及教师个体的教学认知和个人知识的储备情况了。我想说的是,如何教是每一个教师都要认真思考的基本问题。从观念到行为,虽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如果教师能够读一点相关的专业论著,这个过程是可以缩短的。换句话说,就是当教师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后,能自觉地将有关知识“搬”进自己的仓储中,选择性地“搬”给具体的学生时,就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搬运”了,这背后其实是教学技能、教学智慧。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没有大量的专业知识储备,就不可能形成教学的专业技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洪博、儿基会执行主任拉塞尔、国际教育协会秘书长爱德华兹在2023年世界教师日联合致辞时说:“今日,值此‘世界教师日’,我们礼赞在转化学习者潜能方面的关键作用,为此要确保教师拥有肩负起对自己、对他人和对地球的责任所需的工具。”我以为这工具就包括搬运,知识的“搬运”,也就是基于已有的知识引领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维、如何创造,这一过程就是帮助学习者转化潜能的过程——知识技能的获取,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以及个人品格的塑造等。 Bq2toR/7soeMlqC2QmxvAwFFB8P/4mnIgmubnBvU2XZheeYDweJmQQ/eHt1wdDf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