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疑惑,有问题,才能有思考,有创新。在儿童生活与生命的长河中,总会不停地涌现出一朵朵智慧的“浪花”,给这个世界带来希望的波澜,需要老师如摄影师般及时发现、适时捕捉。这一朵朵智慧的“浪花”就是“创新意识”,只要遇到合适的土壤就能开花结果,就能让每一个孩子体验到创新的激情。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创新街小学“智慧树课程”就给孩子们提供了这样合适的土壤,一颗颗神奇的种子已经在这里生根发芽,充满了向上生长的力量。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创新街小学创建于1928年,地处3600年郑州商城遗址旁,有着厚重的文化气息,是著名作家魏巍、奥运冠军董栋、央视节目主持人沙桐的母校。多年来,学校以“创则兴,新则进”为办学理念,旨在立精品意识、办规范学校、新教育理念、育创新人才;以学校、教师、学生的和谐发展为主线,尽心为教师搭建开发课程的平台,努力为学生构建自主成长的空间,让师生体验创新的激情,舒展优雅的姿态。
我们坚信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创新潜能,结合校名,确立了“创新教育”的教育哲学。今天,创新教育的气质正在凸显,学校一个本部、两所分校的集团化办学格局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创新教育擦亮了“创新街小学”的名片,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快速发展、家长尊重信任的摇篮。
“让每一个孩子体验创新的激情”是我校的课程理念,我们认为,教育就是呵护每个孩子的创新意识,让孩子乐享学习和生活。
我们坚信,
每一个孩子都有巨大的创新潜能;
我们坚信,
呵护儿童的澄明之心是教师的价值所在;
我们坚信,
教育就是在儿童心灵深处感悟生命的神奇;
我们坚信,
让每一个孩子真正认识自己是教育最大的创新;
我们坚信,
教育的智慧就是让每一个孩子体验到创新的快乐;
我们坚信,
呵护和培育每一个孩子的创新意识是教育的神圣使命。
课程开发需要智慧、课程实施需要智慧、创新创造需要智慧。鉴于此,学校以“智慧树课程”为课程模式,教师和学生完成课程的过程就是智慧生成的过程。在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场景中,孩子们徜徉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学会了学习、探索和发现,激发了创新潜力,启迪了智慧,体会了学习乐趣。
“优雅、智慧、阳光、灵动”是我校的育人目标,具体内涵如下:
——优雅:爱家国,守规则;
——智慧:爱学习,乐探究;
——阳光:爱生活,强体魄;
——灵动:爱实践,懂审美。
基于以上育人目标,我们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身心特点,将育人目标进行细化,形成了一—六年级的分年级课程目标(见表1)。
表1 学校课程目标表
学校课程设计要为孩子指引明确的发展方向,要体现学校的实践历程。学校以教育哲学为方向,以“创则兴,新则进”的办学理念为宗旨,以“智慧树课程”为抓手,致力于培养“优雅、智慧、阳光、灵动”的创新学子,构建了学校课程体系(见图1)。
图1 创新街小学“智慧树课程”逻辑图
根据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将课程设置为“慧之源、慧之思、慧之妙、慧之健、慧之雅、慧之星”等七大类课程,呈现出立体式、多维度、全方位的特色,把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形成了目标清晰、上下关联的一个群落(见图2)。
图2 创新街小学“智慧树课程”结构图
在图2中,各类课程内涵如下。
“慧之源课程”即语言类课程。语言是世界文明发展的源泉,为了让儿童用更宽广的视角去了解世界,用语言的魅力去积累精神财富,我们设置了“新雅语文”“缤纷英语”等课程群。
“慧之思课程”即逻辑类课程。为了使儿童能够在解决问题时进行系统的思考和推论,有效提升思维模式而设置的课程,主要包括“睿思数学”等课程群。
“慧之雅课程”即艺术类课程。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高雅艺术的熏陶和艺术带来创造力,因此,我们设置了“创想美术”“菁菁音乐”等课程群。
“慧之妙课程”即科学类课程。儿童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推动儿童科学学习的内在动力,设置了“奇妙科学”课程群、“创想空间”等。
“慧之健课程”即健康类课程。该课程是为了增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培养儿童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格等而设置的,主要包括“悦活体育”课程群和“阳光心理”等。
“慧之星课程”即品德类课程。为充分发挥节日的教育功能,围绕传统节日和现代节日开展课程活动;实施多样化的仪式课程,提升育人水平;开发研学课程,让儿童在走读中了解家乡历史及变化,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创新好少年。
课程实施与评价体现了对课程理念的贯彻与执行,学校通过“创智课堂、创优学科、创趣社团、创意节日、创越之旅、创想空间、创举仪式”等七大途径来推进和实施课程,践行“让每一个孩子体验创新的激情”的课程理念,并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来诊断课程实施效果、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
我们构建了“创智课堂”。该课堂以课程建设为载体,通过“学习—实践—反思—交流—合作”的实践策略,提高教师备课、实施、评价、反思教学的能力,通过各种措施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做到目标明晰、内容充实、过程立体、方法有趣、评价多样。
我们创建了“1+X”课程群。学校以国家课程为原点,根据学科特点、学生需求,深入探索学科拓展课程,通过“创优学科”来丰富学科课程体系,形成了“1+X”的课程群。丰富多样的学科拓展课程,让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得到延伸。通过“缤纷英语节”“快活体育节”“科技节”“数学节”等学科节为学生的课程成果提供展示平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我们打造了新阅读文化节。我校已经成功举办了“锦绣中国”“我和我的家乡”“我眼中的一带一路”三届新阅读文化节。该文化节以个人阅读、小组阅读、亲子阅读为主要阅读形式,强调阅读的整体性、合作性、体验性、实践性、综合性、研究性等,教师、学生、家长全员参与阅读过程,形成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家长辅助的阅读模式。师生家长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读书、旅行、调查、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来加深认知;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独到的见解并撰写成果。目前,学校正在筹备以“童眼看世界”为主题的新阅读文化节,引领孩子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世界。新阅读文化节的开展,让每一个孩子体验着阅读的快乐、研究的深入和创新的激情。
我们丰富了兴趣课程。学校每周五下午的“缤纷走班”课程,打破了班级和学科的限制,让每个孩子自主选择喜欢的课程。泥塑教室里,一团泥巴变成了一个个可爱的小朋友、小罐子;美术教室里,超轻黏土变成了一盘各种各样的水果、一束束美丽的鲜花;报告厅里,一群可爱的孩子在排练着话剧……因为兴趣课程,教室里充满了活力,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自信的微笑。
我们打造了特色社团。“创趣社团”以发展学生的特长为宗旨,以促进个性发展为目标,开设了足球、乐器、创新车队等特色社团课程。足球社团由专业教练员进行指导训练,代表学校参加各级青少年足球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创新车队以绿色能源电动车为研究对象,在专设的任务情景驱使下,学生学习了电动车的基础理论、设计、组装等知识,动手能力、社交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学生的应变能力得到锻炼,意志力得到磨炼。创新街小学蒲公英管乐社团,有200余名学生,优美动听的乐曲伴随孩子的成长,跳跃的音符把孩子们带进高雅艺术的殿堂。
我们创设了特色节日课程。特色节日课程分为传统节日、现代节日、校园节日等课程。传统节日围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六大中华传统节日展开,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教育元素,让学生接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现代节日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和希望,引导学生关注元旦、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国庆节、建队节等现代节日,通过升旗仪式、主题队会了解其内涵,增强生活仪式感。校园节日主要包括安全节、艺术节、科技创新节等,让节日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充分发挥节日的教育功能。
我们推行了研学旅行课程。其功能是让学生在走读中了解家乡历史及变化,传承发扬商城文化,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创新好少年。学校研发了低年级“走读商都”,从历史、遗迹、粮食、交通、美食等方面进行了解;中年级“品味国际郑”,从位置、中欧班列、科技等方面进行研究;高年级“童心向党”属于场馆课程,让学生在参观过程中了解过去那段让人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
创新永无止境,创新人用创新开启“创新教育”新未来。
(撰稿者:徐建梅 石宇霞 刘彦霞 马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