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培智学校的语文课程目标

培智学校的教育对象以智力障碍学生为主,但脑瘫、孤独症等其他残疾儿童也大多就读于此。由于脑瘫、孤独症等学生通常也存在认知障碍,故他们具有大致相同的语文学习基础、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这是培智学校语文课程开设的基础。但是,仔细分析培智学校学生的语文教育基础就会发现,学生的语文能力还是有所差异的。例如,有些学生智力损伤比较严重,口语系统尚未建立,因此针对这些学生,语文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口语沟通系统,而对阅读、写作的要求较低;但有些学生智力损伤轻微,认知水平相对较高,口语发展也比较好,所以在阅读、写作上对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不同智力障碍程度学生对语文教育的差异需求,教育主管部门为轻度和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分别设定了不同的语文课程目标。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熟悉不同智力障碍程度学生的课程目标,以便提供科学的语文教育。

一 轻度智力障碍学生的语文课程目标

研究表明,在义务教育结束时,轻度智力障碍学生不仅能听懂日常会话、与人交流,还能够听懂(看懂)一般的新闻、广告、通知和影视剧等。具体而言,经过九年系统的语文教育,轻度智力障碍学生通常能够掌握语文课程中所设的字、词、句及文学常识的学习目标,甚至部分学生能够达到普通小学四至五年级的水平;但在阅读和写作等能力发展上差异很大,个别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达到小学三至四年级的水平,但大部分学生仅能达到小学二至三年级的水平,甚至更低。

针对轻度智力障碍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和对语文教育的需求,国家提出了:在义务教育结束时,轻度智力障碍学生应达成“掌握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具有听、说、读、写的初步能力,能阅读简短的书报,会写一般的应用文和简单的记叙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 的课程目标。

二 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的语文课程目标

由于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在语言、动作、认知、理解和情感等各方面的整体发展水平较轻度智力障碍学生更低,学习基础也更差,所以针对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的语文课程更多考虑实用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以满足其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教育部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就是针对目前培智学校中的中重度智力障碍、孤独症、多重障碍等学生提出的。其中,不仅提出了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程的总目标,还具体阐述了倾听与说话、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与习作以及综合性学习等五个语文学习领域的目标。

1 总目标

提高学生适应生活的语文素养,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怀,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为其适应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2 学习领域目标

(1)倾听与说话:初步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能听懂日常用语;能说普通话;能进行简单的日常会话和社会交往,养成文明的沟通习惯。

(2)识字与写字:热爱祖国语言文字。能认读和书写一定数量的常用汉字(例如:个人姓名、家庭住址、小区名、医院、车站站牌、超市、商场等公共场所常用文字)。

(3)阅读: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能阅读简单的应用文及个人资料;能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例如:表格、说明书、时刻表、购物清单等),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具有初步的阅读兴趣。能阅读简单的绘本或儿童文学作品,累计阅读绘本或图书18本以上;能累计诵读或背诵儿歌、童谣、儿童诗、古诗18—50首。

(4)写话与习作:具有初步的写话和习作能力。能根据表达需要写一句话或几句话;能填写简单的表格和个人资料;能书写简单的应用文;初步养成用文字记录生活信息的习惯。

(5)综合性学习:能结合生活语文的学习,参与语言活动、文化生活,参与社区生活;能尝试用文字、图画、照片、现代媒体等多种方法呈现学习的过程与结果。

与轻度智力障碍学生语文课程目标相比,针对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的语文课程目标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特征。第一,课程目标更关注实用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生活中常用的语言文字知识和技能;第二,特别设置了“综合性学习”的领域目标,以引导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要有意识地创设和利用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发展;第三,在低学段设置了如“能听懂常用词语,并做出适当回应”“能区别一般图形与汉字”“能阅读背景简单的图画,了解大意”等20余个语文学习的准备目标,以适应低学段部分尚不具备语文学习基础的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第四,在三个学段均设置选学目标,并以“*”号标识,以适应学习能力较强学生选择学习;第五,根据培智学校学生学习基础差异较大的特点,在各学段设置了识字与写字、诵读与背诵等弹性的量化目标,以适应不同学生语文发展的需要;第六,课程目标相对具体,以便教师对语文课程的内容有比较清晰的把握。总之,鉴于培智学校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的特点,上述目标并非是每个学生必须达成的目标,而是给教师提供实施课程的指导建议。 4YntdGxmZYS1uoMK44phwFJG8yOlYvRnoRJZ9XOzhoXt9s/TbjaAJrQn7JU6TYV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