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中度智力障碍学生语文教材分析

“我国目前尚无针对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统一的语文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培智学校大多使用地方统编教材或自编校本教材。” 目前影响较大的有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培智学校语文教材——《辅读学校教材·实用语文》(以下简称《实用语文》)和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全日制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化语文实验教科书(中度)语文》(以下简称《生活语文》)。

这两套教材与《全日制培智学校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思路、编排体系和使用对象皆有不同。由于《实用语文》和《生活语文》的使用对象主要是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脑瘫学生和孤独症学生,所以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能力、语文教育需求差异更大,教材编写的难度也更高。与《全日制培智学校语文教科书》相比,《实用语文》《生活语文》更强调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教学内容也更注重实用性。

一 教材用字分析

《实用语文》和《生活语文》两套教材是由不同的人员编写而成的,但两套教材的字量、字种非常接近。下面以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用语文》教材的字量及字种选取、确定和使用情况为例,作一分析。

(一)《实用语文》生字表总字量及年级分布

《实用语文》在一至三年级生字表中的生字量共245个,四至六年级生字表中的生字量共416个,七至九年级生字量共443个,共计生字1104个。这与《上海市辅读学校实用语文课程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所要求的识字总量和各阶段识字量大致接近。各年级生字量的分布情况如图2-31所示。

图2-31 《实用语文》各年级生字表用字的字量分布情况

从上图可见,《实用语文》教材各年级课文用字量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增加,符合《上海市辅读学校实用语文课程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对培智学校学生识字教学的基本要求。

(二)《实用语文》生字表字种总数及年级分布

分析《实用语文》的生字表总字种数及各学段、各年级字种数可以发现,一至三年级生字表的字种数为245个,四至六年级生字表的字种数为418个,七至九年级生字表的字种数为443个,共计字种1106个。这与《上海市辅读学校实用语文课程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所要求的字种数1100个极为接近。

在对各学段字种数的统计基础上,进一步对《实用语文》教材各个年级(1—9年级)生字表字种数的字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图2-32所示。

图2-32 《实用语文》各年级生字表字种数的分布情况

上图显示,该套教材识字量最高的是七年级,最低的是一年级。从图中折线起伏走向可见,《实用语文》在生字表字种的安排上,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对新字种的安排增幅较大,从五年级到九年级对新字种的安排大致相同。

二 选文内容

对《实用语文》选文内容从有关个人、有关社会、有关自然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可见,选文中有50%的内容涉及个人生活、37%反映社会生活,而涉及自然及崇高事物的内容仅占13%。可见该教材更重视培养个人独立生活的能力,符合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教育目标。

图2-33 《实用语文》选文分析

(一)有关个人素养教育的选文

《实用语文》中有关个人方面的选文总共有149篇,占总体比重的50.1%。具体而言,“个人常识”及“精神信念”篇数分别为129篇和20篇,分占“有关个人素养教育主题”总数的87%和13%。这表明《实用语文》更看重学生个人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知识与能力,而更高级的精神信念品质的教育所占比重较低。选文在不同学段的分布情况如表2-6所示。

表2-6 《实用语文》中有关个人的选文在各学段的分布情况

由上表可以看出,低学段教材中在个人生活中运用语文能力的教育内容较多。随着年级的升高,有关个人“精神信念”教育的内容所占比重有所增加,并在高学段中超过了“个人常识”所占的比重。

(二)有关社会认知教育的选文

在反映社会生活的选文中,表现公共道德教育的选文所占比重最高,为38%,其后依次是反映社会常识(33%)、集体生活(21%)、政治素养(8%)的选文。可以看出,《实用语文》在认识社会的选文上更看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建设与培养,其次是培养学生理解社会常识和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而对政治素养等高级社会情感的培养要求较低。社会性教育在各学段的具体分布情况如表2-7所示。

表2-7 《实用语文》中有关社会的选文在各学段的分布情况

由上表可知,有关社会教育的二级主题在各个学段分布呈现如下特点:在低、中学段,有关公共道德教育的选文最多,其次是有关社会常识、集体生活教育的选文。进入高学段后,教材在社会教育主题中增加了有关政治素养养成教育的主题,以培养学生基本的政治素养。

(三)有关自然及崇高事物教育的选文

在有关自然及崇高事物的选文上,有关风景游记与自然常识的选文所占比重最高,而反映生命教育的选文只占10%,反映静物审美与探求真知两个主题的选文总和还不到10%。说明《实用语文》教材的编写者十分看重学生对自然的真实感知,并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常识与生活技能技巧。另外,编写者考虑到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对生命、审美等抽象思维建立的必要性和学习这些内容的困难程度,选择了少量反映生命教育、审美养成的选文。相关选文在各学段的分布情况如表2-8所示。

表2-8 《实用语文》中有关自然及崇高事物选文在各学段的分布情况

由上表可知,《实用语文》教材在低学段对于学生关于自然及崇高事物方面基本不作要求,而对中、高学段提出要求,且逐步增加反映自然及崇高事物的选文。这符合《上海市辅读学校实用语文课程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提出的语文课程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的要求。符合学生对高级情感发展的需求。

三 文体构成

《实用语文》教材主要是以单元为主题,每册共有八个学习单元,18册共计有297篇课文,其中第1册和第18册各有15篇,第2册有20篇,第3册有17篇,第4册有19篇,第6—17册各有16篇。在低年级阶段,教材中课文以看图学字、词、句为主,共有93篇,这部分内容不计入文体分析。所以,除去看图学字、词、句的课文,对其余的204篇文章进行体裁的分析,得到《实用语文》中各文体的分布情况,如图2-34所示。

图2-34 《实用语文》中各文体的分布情况

上图显示,在第1—18册教材中,记叙文共计83篇,占总篇目的41%;说明文共计27篇,占总篇目的13%;应用文共计5篇,占总篇目的2%;散文、诗歌共计29篇,占总篇目的14%;儿歌、童谣共计27篇,占总篇目的13%;寓言、故事共计33篇,占总篇目的17%。

《实用语文》教材选文的体裁具体分析如下。

(一)记叙文

在《实用语文》中,记叙文共有83篇,从第5册开始出现,每册约3到8篇,在中、高学段记叙文所占比重相当大。记叙文以叙事、描物、写人为主,课文的难度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逐渐加大,具体表现为文章的长度、理解难度、词语的使用难度等均有所增加。其中,在中、低学段,以叙事为主,而在高学段则以写人、抒情为主,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体会并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讲述一个事件的过程,对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记叙文在《实用语文》中的分布情况如图2-35所示。

图2-35 《实用语文》中记叙文的分布情况

(二)说明文

在《实用语文》中,说明文共27篇,大致分布在中、高学段,尤以第12册最多。其中,低学段第5册有4篇说明文,内容主要是介绍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紧密相关的机构、场所(如学校、教室)和事物(如土豆、黄瓜)等。通过对具体场所和事物的介绍说明,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对相关机构、场所和事物性质、功能的了解,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学生学会观察、分辨事物的不同特征。中、高学段的说明文主要选取了反映具体事理的课文,如《胃的自述》《从婴儿到青年》等。说明文在《实用语文》中的分布情况如图2-36所示。

图2-36 《实用语文》中说明文的分布情况

(三)应用文

应用文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最高,也是培智学校学生语文教育中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在《实用语文》教材中共有五篇应用文,内容包括“通知”和一些“安全标志”的阅读,学习写“请假条”“信件”及填写“履历表”等。根据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和学科能力,应用文被安排在教材的第11、13、15、18册中。其中,第11册安排有阅读理解“通知”和常见“安全标志”,而第13册则安排有写“请假条”“信件”和填写“履历表”等。应用文在《实用语文》中的分布情况如图2-37所示。

(四)散文、诗歌

在《实用语文》中,散文、诗歌共有29篇,主要分布在中、高学段。在中学段安排有适宜本民族儿童诵读、理解的古诗;而到高学段则安排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散文和抒情诗。散文、诗歌在各册的分布情况如图2-38所示。

图2-37 《实用语文》中应用文的分布情况

图2-38 《实用语文》中散文、诗歌的分布情况

(五)儿歌、童谣

儿歌和童谣因其内容浅显、想象丰富、篇幅简短、结构划一、朗朗上口等特点,很受培智学校学生的喜爱。在《实用语文》中,儿歌、童谣共有27篇。考虑到儿歌、童谣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自然,学生很容易接受,所以该套教材在低学段就开始安排有儿歌和童谣。儿歌、童谣在《实用语文》中的分布情况如图2-39所示。

图2-39 《实用语文》中儿歌、童谣的分布情况

(六)寓言、故事

该教材中共有寓言、故事33篇,分布在中、高学段。其中,高学段中分布最多。中学段以童话故事为主,而在高学段,共有13篇童话故事、12篇寓言故事、1篇民间故事。童话故事主要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反映生活从而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适合儿童的接受能力。教材中所选故事的主旨是教人勇敢、热情、善良、乐观、慈爱,反对卑鄙、怯懦、邪恶、虚伪。寓言、故事在《实用语文》中的分布情况如图2-40所示。

图2-40 《实用语文》中寓言、故事的分布情况

尽管《实用语文》教材在文体和内容选择上尽量考虑到了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基础和语文能力的发展需求,但是《实用语文》依然有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完善的地方。在未来培智学校语文教材的编写中,可以适当增加应用文和儿歌等文体的比例;建议在选文中适当增加描写、介绍自然等相关内容的课文;改变教材内容偏重城市的倾向,应关注农村学生的发展 ;所选的文本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四 练习设计

一套完整的教材一般由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助读系统和作业系统四个系统共同组成。 作业系统起着巩固知识,促进知识迁移向能力转化的作用,是语文教材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一)题量分析

《实用语文》教材在练习题的题量设计上努力遵循巩固练习的一般原则,同时充分考虑培智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简单地设计各册、各知识点的题量,而是根据培智学校学生掌握各知识技能点的困难程度和学习特点设计训练量,以达到知识技能向运用的转化。练习的内容包括:识字、写字、汉语拼音等识字写字领域,图片阅读、课文阅读、应用文阅读、场景标志阅读以及阅读习惯、朗读等阅读领域,抄写、仿写和习作等写作领域,聆听与说话等口语交际领域。在此我们分析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等不同领域在18册教材中不同学段总题量的比较及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各领域练习设计在不同册中的题量变化情况。具体内容如图2-41和图2-42所示。

图2-41 不同学段总题量比较

图2-42 四个领域练习设计在不同册中的题量变化

图2-41显示,教材中的总习题量随着学段的提升而逐渐减少。图2-42显示,识字写字领域的练习量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不断减少;阅读领域的题量起点较高,但是依然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写作领域在一年级第1册中未出现,之后呈上升趋势,到高年级又有所下降,这是因为高年级的练习题多为考查学生理解、运用的能力,题目从单一问题变成复杂问题,由易变难;口语交际领域的题量与识字写字相同,题量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减少,到五年级以后题量便非常少了。

综上所述,从题量及其变化趋势上看,识字写字以及口语交际是中、低年级练习的重点,阅读和写作则是中、高年级练习的重点。这样的安排,一方面符合语文学科学习的规律;另一方面,更多安排口语交际练习,也符合语文课程要着重发展学生口语运用能力的要求。

(二)题型分析

由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练习的内容不同,而相同的内容因为练习的知识点或技能点不同,练习形式也不同,所以语文练习的题型非常复杂。

1 拼音

《实用语文》中的拼音教学被安排从三年级开始,而且教学没有采用先学声母、韵母,再学整体认读音节和拼读的传统教学系统,而是先以习题的形式出现在“综合练习”里,并从四年级开始出现用拼音为课文生字注音的内容。第12册以后的课后练习、单元练习中不再出现拼音,但在课文中依然保留拼音注音。

关于拼音练习的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简单的拼读(如图2-43所示);二是拼音与汉字配对题,这种题型要求学生连线、打钩,同时存在多个音节、多个字,有一定干扰(如图2-44所示);三是根据拼音写汉字。

图2-43 拼读示例

图2-44 配对示例

2 字词

字与词的练习在整套教材的作业系统中占相当大的比例,而且题型种类繁多。低年级字与词的练习中听与读的练习量比较多,而且习题中常配有图片(如图2-45所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字词的含义。而中、高年级练习中,抄写、理解、记忆与积累的题型逐渐增多,同时题目中的文字量增加,而图片数量减少。譬如,第15册某“语文天地”中的第一题“认一认,读一读”与第二题“抄一抄,记一记”中词组的数量分别为21和48个,而且没有任何图片。具体题型示例如图2-46所示。

3 句子

句子练习是从训练学生能听对句子开始,如有些题目要求学生将老师说的句子从两个相似的句子中选出。中、高年级逐渐将重心放在理解句意、表达句子、体会句子语气上。高年级则出现了病句的修改以及把字句与被字句等练习内容,但是这些练习安排得并不多。练习的具体题型为:一是听句子,如“听老师读句子,从两句类似的句子中选出听到的句子”;二是读(说)句子,包括看图读句子、直接读句子,以及照样子说句子(如图2-47所示);三是写句子,有补充句子、抄写句子、造句子(如用“赶快”造句);四是加标点(如图2-48所示);五是缩句;六是排序,将一组打乱的词语排成一句话;七是体会句子语气;八是判断句子结构、句意是否正确(如图2-49所示);九是句式练习。

图2-45 低年级字词练习示例

图2-46 中、高年级字词练习示例

图2-47 读(说)句子练习示例

图2-48 加标点练习示例

图2-49 判断句子结构是否正确练习示例

4 练习中的短文

这里的短文主要包括课文、短文、小故事、儿歌、谜语、作文等。低学段的课文字数很少,所对应的练习主要是字词,单元练习中出现的大多是儿歌及少量谜语,并且只要求学生跟读或自读。中、高学段课文的篇幅不断增长,对应的课后习题更多注重对课文的理解、对其中知识的应用以及相关词句的积累,在单元练习中也常出现短文的阅读理解训练。

总体而言,使用短文进行练习主要有以下几类题型:一是念儿歌,这种题型在低年级为多,几乎每篇课文及单元练习都有,儿歌内容与课文紧密相关,如第1册中儿歌《小勺》“小小手,真灵巧/三个指头捏小勺/慢慢送,轻轻舀/我的本领真不小”,其对应的课文是《碗勺筷》;二是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从四年级开始,每册都有一篇课文为古诗的学习,如第7册的《咏鹅》、第10册的《早发白帝城》;三是读课文,有朗读、分角色朗读;四是理解文章内容,有按照课文内容填空、根据课文回答问题等,如第10册中《胃的自述》后的习题“读课文,说一说:人的胃有什么作用?我们该怎样保护好它?”五是应用实践,如第15册中的“与家人或同学一起写封信”。

5 口语交际

低学段的口语交际练习主要是句式练习、自我介绍等。例如,一年级的训练主要是句式训练,要求学生把句子说完整,从运用简单句式“这是……”练习说句子开始。但是,到了中、高学段句式练习逐渐减少,练习的重点变为训练学生围绕一个中心句说几句话。此时的句子训练主要有三种题型:一是看图说话,如四年级第2册中的“仔细看图,选用‘认真’‘专心’‘安静’词语说一两句话”(如图2-50所示);二是句式练习说话,如“用‘先……然后……最后’说一件事”;三是交流与表达,如“说一说,你是男孩还是女孩”。

6 综合实践

依据《上海市辅读学校实用语文课程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中的目标与要求,综合实践涉及去公园、影院、超市等场所,自我表达与分享,文明礼貌的社交礼仪,收看新闻、通知等。在《实用语文》中,综合实践没有固定的板块,主要是联系课文内容进行说话、交流的训练,其间也隐含对某些物品、场所的认识与了解,但是涉及范围不广。譬如,八年级第2册中的“试着介绍某个人或某样物品”“根据你自己的情况,试着填写一下你的履历表”等。

图2-50 口语练习题型示例

综上所述,《实用语文》习题设计随着年级的上升呈现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题目的综合程度逐渐提高,二是题目提供的支架逐渐减少,并且同样的知识点在多个年级重复出现,保持了一定的复现率。习题多以图片辅助,弥补了学生表象贫乏、理解题意困难的障碍。

五 版式设计

教材编写的最基本原则是应在各方面符合使用该教材学生的认知特点。中度智力障碍学生的视觉敏锐性及知觉恒常性较低,思维多停留在具体的形象思维阶段且思维刻板,注意力容易分散且无意注意在注意中占优势,识记速度缓慢且记忆容量小 。中度智力障碍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了他们不易把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学习内容上,且需要结合写实型图片进行对文字信息的加工。因此,中度智力障碍学生语文教材的版式设计需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方便学生阅读、使用,其中教材的版式设计尤为重要。

下面依据版式设计的要素对《实用语文》进行呈现。

(一)开本

《实用语文》的开本为16开,每册教材平均为50页,整体较薄。

开本的大小影响教材内容的布局,由于中度智力障碍学生认知特点的局限性,需要较多插图帮助学生进行认知,所以开本选择16开,版面较大,能够提供足够的空间进行插图和教学内容的布局,方便中度智力障碍学生进行阅读。

(二)封面

《实用语文》总共18册教材,每册教材的封面版式相似,但封面主题色和画面的主题内涵呈现不同的变化(如图2-51所示)。

图2-51 《实用语文》封面示例

封面版式的高度一致有利于智力障碍学生通过封面辨识语文教材,而丰富的主题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画面主题内容的不断深化,又能直观地向学生表明他们的成长。

(三)字体和字号

在字体选用上,《实用语文》中课文正文和生字都为楷体。出版物中的字体大部分为宋体,但人们基本用楷体进行书写,因而《实用语文》教材的正文以楷体呈现。字号方面,《实用语文》中正文和生字的字号有所不同,生字的字号为一号和小初,正文的字号为三号和小三。

(四)书眉

《实用语文》的书眉分为单双页,单数页的书眉右上方为科目名称(实用语文),字的背景是倾斜的、呈整册书主题色的椭圆形图案。双数页的书眉左上方为册数,如“第一册”(如图2-52所示)。

图2-52 《实用语文》书眉示例

(五)颜色

教材“颜色”又分主题色和插图颜色。《实用语文》每册教材均有自己的主题色,这些主题色表现在封面及每页的边框色上;另外,教材的颜色丰富,每页的边框色不仅增加了教材编排的美观度,还有利于吸引学生阅读、学习。

(六)生字

《实用语文》的生字安排与普通学校语文教材相似,即每课生字、新的偏旁部首都被安排在课文之后。为了便于学生规范书写,其生字一般被置于田字格内,而偏旁部首被列在田字格上方,具体情况如图2-53、图2-54、图2-55所示。

图2-53 生字呈现位置

图2-54 生字呈现形式示例一

图2-55 生字呈现形式示例二

将生字置于田字格内,便于学生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将部首单独呈现出来,有助于学生理解偏旁部首与汉字的关系,为分析汉字结构、查字典做准备。

(七)练习

练习的版式设计分为呈现位置、题号和题标三方面。《实用语文》中的练习有两种,一为课后练习,直接呈现在生字后(如图2-56所示);另一种为单元练习,练习被安排在每两个单元后,并单独起页(如图2-57所示)。

图2-56 课后练习示例

图2-57 单元练习示例

在题号和题标运用上,《实用语文》的课后练习没有题号,即题目前没有用数字“1、2、3”或者汉字“一、二、三”表明题号,而是用题标的方式代替题号。题标的图案多样,一般为简笔卡通画,包括“耳朵”“嘴”“铅笔”“书本”“写字板”五种(如图2-58所示)。

图2-58 题标示例

中度智力障碍学生掌握的汉字有限,而具象的图案可以帮助他们理解练习题的确切含义,从而更好地自主做题。练习板块的提示语清晰,有利于学生分清课文和练习部分。

(八)插图

对于《实用语文》插图设计的分析,包括呈现形式、颜色、图版率和图文布局等四个方面。

1 呈现形式

在呈现形式上,《实用语文》教材的插图主要以照片(如图2-59所示)和卡通简笔画(如图2-60所示)的形式呈现。

图2-59 插图呈现形式示例一

图2-60 插图呈现形式示例二

由于大部分中度智力障碍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停留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思维尚未完全发展。所以教材中的插图以照片为主,这符合中度智力障碍学生的认知特点,便于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的含义。

2 颜色

从色彩方面分析,《实用语文》教材均为彩色,而且色彩丰富、明亮。丰富的色彩一方面能够吸引学生阅读学习,另一方面能够增加中度智力障碍学生的视觉刺激,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学生在学习水果时可以将水果的形状和颜色结合在一起记忆与理解。

3 图版率

《实用语文》的图版率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第1册为160幅图,共58页,图版率为2.76幅/页;第18册为32幅图,共45页,图版率为0.71幅/页,具体情况如图2-61所示。

图2-61 《实用语文》中图版率的变化

如上图所示,图版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表明了中度智力障碍学生在掌握一定的汉字量之后,他们的文字阅读能力有所提高,可以逐渐减少对图片的依赖,能够通过阅读文字构建表象。

4 图文布局

《实用语文》的图文布局形式分为四周环绕型、左右型、上下型三种,如表2-9所示。

表2-9 《实用语文》中图文布局类型

从图文布局的形式上看,《实用语文》具有如下两个特点:首先,教材的图文布局形式单一,且画面简单明了,便于中度智力障碍学生结合文字和图片进行阅读。其次,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插图和课文自然段一一对应,一般成左右型或四周环绕型安排;从课文主体来看,插图画面和课文内容是相对应的,每幅插图是课文内容的形象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例如,第10册第13课《孔融让梨》的插图通过直接构建孔融让梨的美好品德,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与成长;第12册第11课《美丽的陆家嘴》以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作为插图,首先让学生感受到的是现代化的大都市——上海,其次插图表现了文中所描绘的繁华与美丽,给予了学生非常直观的感受。

(九)教材编排设计

《实用语文》的结构由六部分构成,根据教材中的呈现位置从前到后分别是封面、扉页、说明、目录、教材主体部分以及附录,其中教材主体部分包括:课文正文、生字、课后练习、综合练习一至四/语文园地一至四(第1—12册为综合练习,第13—18册为语文园地)。每册教材的编排板块和内容大致相同,变化主要表现在:(1)课文主体部分,第1册的课文主体部分为看图认读字词+认识笔画,无生字。(2)有几册教材设有集中识字部分,如第2册(3篇集中识字)、第3册(1篇集中识字)、第4册(2篇集中识字)、第7册(2篇集中识字)、第9册(1篇集中识字)教材中都特别增加了集中识字的部分。(3)附录安排稍有不同,第1册的附录包括“认读词语表”和“笔画名称表”;第2、4、5、7、9—11册附录为“生字表”和“部首名称表”;第8册附录为“生字表”“部首名称表”和“拼音表”;第3和第6册附录为“生字表”“部首名称表”和“笔画名称表”;第13—18册附录仅有“生字表”。

《实用语文》的编排设计类似于普通学校的教材编排方式,整体编排简单易懂,基本符合中度智力障碍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

总之,由于中度智力障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感知觉特点,《实用语文》采用了大开本印制。大开本既便于多幅图的摆放,又便于学生观察、感知所学习的事物。《实用语文》采用统一封面。封面统一便于学生准确、快速地找出语文教材,并逐渐形成学习文本的概念。《实用语文》统一采用楷体字。统一字体有助于学生学习、复习,特别是楷体便于学生模仿书写。《实用语文》的字号随着年级的增长而不断减小。大号字有利于学生对汉字结构、笔画的仔细观察,故对低学段学生分辨汉字非常重要;而中、高年级学生因为掌握了基本汉字,熟悉了汉字的结构类型,形成了基本的汉字辨认、理解和记忆能力,所以字号减小不会对学生分辨汉字造成太大的影响;再加上课文逐渐增长,字号过大会影响排版,所以中、高学段的教材用字字号逐渐缩小。 uw9hUDb29uUtP2ttms8xf9esDsJ9pgZjd5i6/z3cEq2JcYZSThqVwRVNWaBcpUy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