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柏格森的哲学是一门论述满(plein)的哲学,其心理学是一门论述实(plénitude)的心理学。这种心理学如此丰富、如此细腻、如此灵动,以至于它不可能自相矛盾;它给休憩以活动、给功能以永久性;它准备了一系列的补充,这些补充使得心理的舞台永远不可能为空,并且也是取得成功的保障。在这种情况下,生命不会忌惮一次彻底失败。如果智识变得模糊,本能就会苏醒。人自己因为太依赖智识而冒着很大的风险,但他至少保留了足够的本能,以在无知与错误当中支撑下去。人在两个明智的决定之间如梦游者一样坚定前行。当他不知道去哪里时,当他依赖让其同类无法自制的生命冲动时,当他摆脱个人孤独时,他反而会走得更快。因此,我们的生命是那么的满,以至于当我们什么也不做的时候,它依然在活动。从某种程度上说,在我们后面总有某种东西,我们生命背后的生命,我们的驱动(impulsions)之下的生命冲动。我们的整个过去也在我们的现在之后保持着清醒的状态,这是因为自我是古老、深邃、丰富和饱满的,他拥有一种真正真实的行动。他的独特性来自他的起源。他就是记忆,而非新发现。我们与自己相通相连,我们现在的行动不可能是不连贯和无缘无故的;行动应该一直在表达我们的自我,如同质量是实体的表达一样。从这一关系看,柏格森主义拥有任何实体论的简易性,拥有任何内在性学说的自如与魅力。

或许,柏格森禁止把过去纳入物质(matière)的范畴,但他毕竟还是把现在纳入了过去。因此,心灵在其现象的流动背后表现得像一种东西;它真的无法与其流动性相提并论。可是,被人们指责为活动论的柏格森主义却没有在绵延的流动性中稳定下来。它在过去与未来之间预置了一种结合、一种绵延的粘滞性,以至于过去成了现在的实体,或者换言之,现在时刻永远只是过去的现象。因此,在柏格森心理学中,饱满、深邃、连续而丰富的绵延扮演着精神实体的角色。在任何情况下,心灵都不可能脱离时间;如同世上的幸福之人一样,它一直被自己拥有的东西所拥有。停止流动就等于停止生存;人在下了世界这趟火车之时,就等于抛弃了生命。静止不动就等于死亡。因此,人们相信能与心灵的实体概念决裂,并且人们在无法摧毁的绵延中星夜兼程地打造内在的存在(être intime)。会思考的实体的连续性不再只是时间实体的连续性。时间是活生生的,且生命是时间的。在柏格森之前,人们从来没有如此严谨地把存在(être)与流变(devenir)画上等号。

可是,正如我们后来将看到的那样,对于柏格森主义而言,流变的创造价值被基本的连续性这一事实本身所限制。必须把时间留给时间以便让它做自己的事情。尤其是,现在什么也不能做。因为现在在实现过去,就像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样,现在什么也不能创造。它不可能在存在上增加一些存在。在这一点上,柏格森主义是循着对满的直觉而发展起来的。对于这个流派来说,辩证法是从存在直接到存在,而没有让虚无介入。扬克列维奇(Jankélévitch)正好曾经建议把有关虚无思想的著名论断置于柏格森哲学的基础之上。人们知道,对于柏格森而言,有关虚无的概念比有关存在的概念更为丰富,原因很简单:前者只通过给不同功能增加一个额外的毁灭功能来介入并明朗化,我们是用这些不同功能提出和描述存在的。因此,柏格森认为,虚无的概念从功能上讲比存在的概念要丰富。所以,据我们对存在概念的认知,任何实体都不可能有空隙,任何曲调都不可能被一种绝对的沉默打断。人们所认识的实体必须一直表达自己。考虑到有一种否定赋予的精妙学说的存在,人类的行动与思想的所有可能性在某种程度上必然会变成被仔细思考的实体的属性。实际上,人们后来最终否定一种首先赋予实体的品质了吗?我们于是要表达的是我们的失望,而不是实体的一种缺损。这样被视为可能性总和的实体是取之不尽的。作为可能(le possible)的可能从来就不会失败,因为不管是什么样的成功与失败,它都是可能的,并且同样,作为被仔细度量过的或然(le probable)仍然可能一直保留其确切价值。因此,可能与或然有一种完美的连续性,并且它们在这一点上确实是实体的精神属性,正如这种出现在有关认知(connaissance)问题的分析中的实体那样。

如果人们小心地置身于对存在认知的唯心主义领域中,而不想匆忙来到本体论的领域中的话,那人们就会更好地理解柏格森精妙批判的影响(portée)。那么,人们将会看到或然判断的全部重要性。从这些视角看,可能(le possible)是一种纪念和希望。这就是人们从前所熟知的和现在希望重新找到的东西。因此,堵住存在的空隙或至少纠正在对存在的认知中的非连续性的做法是适宜的。并且,从未中断过的精神与事物之间的对话就这样在酝酿之中,让我们通过直觉在我们身上感觉到实体的连续的纬线(la trame)就这样在形成中,尽管外部经验充满着矛盾。我之所以不了解真实的事,是因为我被真实本身留在我心中的记忆所淹没,是因为我回归了自我。对柏格森而言,在内在的认知和外在的认知的交替中不存在任何漂浮不定、任何游戏、任何中断。我行动或我思考;我是物或哲学家。并且历经这种矛盾本身的我是连续不断的。

依据柏格森的观点,关于心理强度减弱的心理学和关于毁灭的心理学可能引起同样的注意,因为对一种在减弱但始终可与自己相比的强度的这种印象,和人们有关绝对虚无的观念一样,既是假的,又是迷惑人的。对柏格森来说,减弱一直意味着改变本质。因此,精神实体有着无限多个属性(attributs)和大量不同的差异,并且赋予(attribution)的所有程度都有一种无差别的赋予力量。心理学分析所展现的魅力立刻就会站到心灵的丰富多彩的行列。心理学家把自己仔细分析的情绪(émotion)视为我们感情(sentiments)的固有值。对他来说,细微的差异就是一种颜色。于是人们就觉得,柏格森式的心灵不可能中断感觉与思考,并且感情与观念(idées)在心灵的表面不断更新,并在绵延的波涛中闪烁,如阳光照耀下的河流。

一些相对立的东西的补充性仍有可能强化我们对柏格森心理学的这种饱满的印象。一种形式的缺席不仅自己是一种不同形式的在场,而且一种功能的失灵一定会带动另外一种功能的运转,后者会采用与从前业已失败的原始手段(procédés)相反的手段。没有这种即时的纠正(一个功能被另外一种功能纠正),存在似乎就不再对自己有用。一次重大的失败也许就会把存在撕裂并终止其流变,而这种流变与存在完全是相互依赖的。因此,失败应该是部分的、表面的和可纠正的。它不应该阻止存在的连续和巨大的成功。这种成功,确切说这种形而上学的成功是那么的确定,以至于在一条道路上的失败很容易被在另外一条道路上的成功所补偿。在生命冲动的总体理论中有着一整套关于本体论补偿的学说,该学说认为个人,特别是某一类人做再糟糕的事情也是正当的。没有任何东西比这一观念更带有柏格森主义的色彩了,即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这种方法的多样性赋予任何尝试、任何研究和任何好奇心以一种可靠的肯定价值。生命的风险从来就不是绝对和无条件的。柏格森曾经对源于智识的风险进行过精辟分析,他一直都明确说,通过依靠过去就如同依靠一笔雄厚的资金一样,通过想找到休憩、安全与安宁的渴望,这一风险在环境的压力下,在为生活的奋斗中与存在(être)想给自己更多绵延的秘密抱负周旋;他一直主张说,在智识的背后,本能起着保护作用。本能可能会突然终结,而麻木则会出现。可以说这是一种处于警戒状态的麻木,它是心理的一种正面功能,可让存在处于等待状态而不会毁灭它。或许,回到生命冲动的大胆说法之后,柏格森就确切地指出,最大的成功在最大的风险一边,但他再一次强调,风险有一种因,风险有一个目的,风险有一种功能,就等于说它有一段历史、一种发展、一种逻辑、一千种先验的与理性的保证。

这些保证构成了最富冒险色彩的生命的连续性。人们看到,所有这些论点并没有触及风险的形而上学的本质,并且哲学家没有论述过以下事项:关于风险变为风险、绝对的百分之百的风险、没有目的与理由的风险、这种引导我们毁掉自己的安全与幸福以及爱的奇怪而令人激动的游戏、把我们引向危险和新奇以及死亡与虚无的眩晕。因此,关于生命冲动的哲学没有能够把它的全部意义赋予这样的东西,我们将称之为存在的纯粹本体论的成功,也就是说没有赋予存在通过自身的更新所进行的创造,这种创造是在以完全无动机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意识的精神行为中进行的,它是对自杀呼唤的抵抗,是对虚无的诱惑的战胜。柏格森主义有条不紊地被置于物种的进化之前;个体的自由行为在物种的总体进化中被排除,可是柏格森主义曾经比任何其他学派都更好地指明这一行为的意义与地位。最终,柏格森主义中的自由行为似乎缺少这种纯粹理智的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虽然连接但不强迫;剩下一种偶然(accident)。于是,关于有创造性的演变的观点排除了一切与毁灭的意志、与为斗争而斗争相符合的东西,该观点对这种纯粹的生物的、悄然却持之以恒的漫长演变非常了解。它首先赋予存在一种成长连续体,赋予物种一种通过种子而延续的生命、赋予活人的命运一种不可能停顿的冲动,因为一次中断肯定更能摧毁一次冲动,而非一个东西。因此,柏格森的思想一直并处处受到同一基本观念的指导:存在、运动、空间、绵延不能接受空隙(lancunes);它们不可以被虚无、休憩、点、即时所否定,因为这些否定注定是间接的、口头上的,以及虚假的、昙花一现的。

总之,无论是在对绵延的直觉之中,还是在对存在的设想之中,抑或是在对我们的功能的使用之中,我们都被交给了一种即时和深层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只能从表面上、从外部、从形式上被声称能描绘它的语言所打断。非连续性、分割、否定只是作为一些方法,以便简化一种陈列;从心理学上看,它们是在被表达的思想中,而非在心理特征自身中。柏格森没有试图在实存(l'existence)的层面上,甚至没有在直觉和深层的认知层面上让辩证法起作用;他曾经相信辩证法超越不了心灵与真实(le réel)的对话,并且相信从事物(choses)到我(moi)的经验是一套同质性的物象(images)。

因此人们简单地认为,在柏格森主义中非存在(non-être)与存在(être)之间的关系是形而上学的。我们现在就来看看这种主义在这一特殊点上所作的批评。因为每门批评都有自己的专门称谓,就柏格森主义而言,我们接受这一学说中全部的东西,但连续性除外。更确切说,我们认为连续性——或一些连续性——可以作为心理特点而出现,但我们不可能把这些特点视为已完成的、牢固的和恒定的。我们必须建构它们。我们必须支持它们,目的是让绵延的连续性不是作为一种即时的既定之物,而是作为一个问题(problème)出现在我们面前。于是,我们试着发展一种非连续的柏格森主义,通过指明算术化柏格森的绵延的必然性,以便给它更多的流动性、更多的数量、在相互对应中更高的准确度,这种相互对应是思想的各种现象带着真实的量子特性所呈现出的。 H2jEx6zrU/jbppi8rNB/HJCFgMBDY4+74dDe0aNUP2EDNZwEneLOZpg1Ok0tfus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