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版是跟第一版没有什么变化的重印本。
本书试图整理尼采哲学的内容,抵制迄今接受尼采思想的各代人均带有的重重误解,抵制这位濒临疯狂的人在自己做的摘录中给人留下的种种歧义。应当消除假相,显现这位或许是迄今最后一位伟大哲学家的先知式热忱。
我这本书意在做出一种诠释,其实际意义与此书束笔时的那段时光无关。但是,在1934年至1935年的那一段时光中,这本书同样意在针对那些纳粹分子——纳粹分子曾将尼采解释为自己的哲学家——唤醒尼采的思想世界。这本书取材于几次讲座,在做这几次讲座时,一些听众听懂了我援引尼采的话:“我们是流亡者。”在这本书中,我删去了这条引文,也删去了尼采偏爱的那些关于犹太人的语句。所有这些引文,此时我都没有补上,因为它们对于此书的意旨来说是无关宏旨的。本书应当在资料方面同样保持原样。
原定有一章收集多条引文,以证实尼采那些自然主义式的和过激的措辞均流露出他的疯狂,其带来的结果和一番毁人的描述相等。出于对尼采的尊敬,我将它删去了。谁像本书意在传授的那样理解了尼采,这些旁枝末节便从谁的面前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谁要是在意这些段落,抓住它们不放,或者甚至拘泥于这些段落,被它们牵着走,谁就还不够成熟,无权阅读尼采的著作。这是因为,尼采的生命与思想的内容是如此之宏大,以至于谁要想分享它,就会远离尼采一度落入其中的那些迷误。这些迷误甚至会在词句上为纳粹分子的野蛮行径提供素材。由于尼采事实上不可能成为民族社会主义哲学家,所以民族社会主义后来便对他保持缄默,不予理睬了。
我这本书是一气呵成地写就的。关于它的各种意旨,固然可做些扩充和增益,但这样似乎就带来一个危险,即这一已然部头很大的著作也许会失去其体裁形式。新写一部补卷或从头到尾重新起草写出一部完整的书,或许比改写这部旧书要好。
卡尔·雅斯贝尔斯
1946年2月于海德堡
1949年2月于巴塞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