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学士会馆为小宫献花的还有原日本众议院议员山本幸三。山本是提出了大胆的量化宽松政策的“安倍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原本,山本的立场在日本自民党内比较不受待见,但因其是宽松政策的倡导者,长期以来深入地批判了白川等日本央行主流派而闻名。
山本也是“小宫研讨课”的1971届学生之一。为摆脱通货紧缩,山本主张采取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并长期站在“抨击日本央行”的前线。山本还著有一本名为《被日本央行压垮的日本经济》的书。此外,他还为安倍经济学召集了多位倡导宽松政策的经济学家,组成了安倍口中的“通货再膨胀派”。
2022年秋,山本接受了我的采访,并分享了“安倍经济学”的诞生历程。
他说:“我从很早就开始对日本央行持批判态度,但让我产生前所未有的危机感的是2011年3月11日的东日本大地震。那时,我觉得日本已经大难临头。我担心日本会不知不觉地没落成中等发达国家或欠发达国家,我意识到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于是我下定决心,发行了20万亿日元的国债,让日本央行全盘接收,并将这笔资金作为灾后重建的资金来源。”
山本组建了议员联盟“非增税确保复兴财源协会”,并让安倍担任会长。他说服安倍:“只有‘经济强人安倍’才能重振日本。如果经济好转,选举也就有望了。”然而,曾经雄心勃勃的山本,在经历了黑田的10年宽松政策后,也只能平淡地说出:“即使口头上宣称要加大(货币政策的)力度,也已经无能为力了。”
小宫的另一位学生也对日本的货币政策产生了极大影响,他就是岩田规久男。岩田曾于2013~2018年期间,在黑田体制下担任日本央行副行长。岩田担任日本央行副行长前曾是学习院大学的教授,也是对日本央行深入批判的“通货再膨胀派”之一。岩田的观点极为简单,他认为只要放水就可以提高通货膨胀率。安倍晋三对岩田的观点十分着迷,据当时的安倍政府智囊团透露,安倍一开始想让岩田而不是黑田担任日本央行行长。
事实上,山本和岩田都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小宫的理论。小宫曾指出:“20世纪70年代日本大通胀的缘由不在于1973年的石油危机,而在于1971年以后基础货币的增加。”当时,日本央行顾及政府刺激经济的需求,未能适度地控制货币供应量,小宫对此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山本和岩田将小宫的理论套用在通货紧缩上,并说明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日本央行过度限制了货币供应,因此物价才无法上涨。
然而,小宫在针对2000年以后的量化宽松政策的讨论中批判了通货再膨胀派的观点,他指出:“尽管极端的货币政策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但是资金需求仍然不足。问题并不在于资金的供应方,而在于需求方。”正因此,小宫被称作“传统观念的破坏者”。
小宫的学生中既有白川等日本央行执行委员会的主流派,也有岩田等反日本央行的通货再膨胀派。围绕日本货币政策的争论非常复杂,直到今天也难以找到绝对正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