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时任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计划于2013年4月卸任,金融市场十分关注将由谁来实现安倍承诺的“无限宽松”。
实际上,行长人选并非一开始就确定了黑田。当时安倍官邸的一位经济学者称,“一共有四位候选人”。
除黑田外,另外三位候选人分别是曾向安倍提出通货再膨胀主张的岩田规久男、曾在福井俊彦担任行长期间(2003~2008年)担任副行长的日本经济研究中心理事长岩田一政,以及深受日本央行和财务省青睐的日本央行前副行长武藤敏郎(前财务次官)。
武藤在2003~2008年期间担任日本央行副行长,曾是接替2008年退休的福井俊彦的有力竞争者。然而,由于当时的日本国会处于“扭曲”状态(自民党主导众议院,民主党主导参议院),因此在野党民主党以“前财务次官不能出任央行行长”为理由,否决了人事任命。
财务省为了挽回前财务次官的失败,特地再次为武藤创造了晋升机会,日本央行也同样折服于武藤身经百战的协调能力。此外,速水、福井、白川连续三任行长都由日本央行内部人士担任,日本央行也希望借此机会,引入财务省出身的武藤,以促进政界改革。
然而,随着安倍政府上台,武藤的竞争力也大打折扣。2006年,在武藤担任副行长期间,日本央行取消了量化宽松政策,而安倍刚好对此持反对意见。此外,当时国会仍处于“扭曲”状态,即使众议院通过任命武藤为行长的提案,参议院批准提案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一位当时的日本央行高层表示,武藤拒绝了这一提名,称很感谢财务省和日本央行的器重,但不希望再次遭到日本国会的否决。
安倍非常欣赏四位候选人中的岩田规久男,他是“通货再膨胀派”的核心人物。岩田于1966年从东京大学经济学部毕业后,进入上智大学和学习院大学任教。岩田原本是一位城市经济学家,但因前文所提到的“岩田-翁争论”而备受关注。岩田主张“只要日本央行通过量化宽松政策来增加经济社会的货币量,那么物价就会上涨。日本央行应该为当前的通货紧缩负责”。与之相反,日本央行主流派翁邦雄从实证角度进行了反驳,主张“日本央行无法控制货币供应量”。日本学术界大多认为翁的观点更具说服力。
尽管如此,安倍坚信自己之所以能够重返首相宝座,都得益于岩田等“通货再膨胀派”的建议。岩田设计的“无限宽松”政策提振了股市,给市场留下了“经济强人安倍”的印象。参与日本央行行长人事任命的一位安倍政府智囊团成员透露:“在征求了安倍的意见后,我向岩田发出了出任日本央行行长的邀请。”
然而,他还透露,岩田本人明确拒绝了邀请,并表示副行长的职位更适合自己,希望自己作为一名经济学专家和学者来辅助行长。另一位安倍政府智囊团成员称,财务大臣麻生太郎曾向安倍提议:“日本央行行长不能是一名学者,必须是一名管理人才。”日本央行作为一个拥有近5000名员工的大型组织,负责日本的清算体系等庞大的经济基础设施。岩田并不具备出任日本央行行长一职所需的经验和条件。
安倍政府智囊团表示,外国对安倍经济学十分戒备,在这种压力的影响下,岩田的提名计划才终告失败。2013年1月,在欧洲中央银行拥有话语权的德意志联邦银行(德国中央银行)行长魏德曼批评了安倍政府利用日本央行来削弱日元的做法。
英国央行行长默文·金恩也含蓄地批评了日本,称“一部分国家正在采取措施使本国货币贬值”。通用汽车公司(GM)等美国汽车公司也呼吁奥巴马政府做出回应,称“日本自民党为了促进日本经济增长,正在采取‘以邻为壑’的经济政策,企图利用日元贬值牺牲贸易伙伴”。安倍政府一上台就急需能够在国际金融界进行对外谈判的能人志士。
经济外交是为国家争取利益的一条明路,然而岩田规久男却缺乏经济外交的经验,同时缺少与其他主要货币掌舵人之间的沟通渠道,导致日本的经济政策无法得到广泛且充分的认知。因此,尽管安倍首相一直坚持任命岩田,但最终不得不取消这一方案。
在安倍政府智囊团中,有经济学家支持曾在2003~2008年间担任副行长的岩田一政,他也因此一度成为行长职位的最有力竞争者。然而,他的政策观点却成了最大的阻碍。岩田一政主张购买美国国债等外国债券,作为日本央行进一步的宽松措施。这也是一项推动日元贬值的货币政策,因此可能会遭到外国政府的强烈反对。此外,2006年,日本取消量化宽松政策时,岩田一政并没有持反对意见,这一点和武藤一样。因此,安倍也无法积极推进对岩田一政的人事任命。
此时,在国际上拥有一定地位的前财务官黑田东彦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安倍政府需要一位具有国际谈判技巧的人才,以说服魏德曼等安倍经济学的外国批评者。
尽管黑田始终与滨田宏一和岩田规久男等通货再膨胀派保持距离,但他由于一直站在批判日本央行的前线,而倍受霞关的关注。2002年12月,黑田在担任财务官期间曾在《金融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 Time for a switch to global reflation ”(《全球性通货膨胀正当其时》)的论文,呼吁日本央行设定3%的通货膨胀目标,并大规模放水。此外,他还在2005年出版的著作中严厉批评了日本央行,表示无论通货紧缩的原因是什么,日本央行都应该承担责任。黑田是前财务省成员,因此他的任命也很容易得到麻生等人的认可。
然而,黑田当时正在担任亚洲开发银行行长。如果他被任命为日本央行行长,就必须在任期中途放下亚行行长的“衣钵”。安倍政府智囊团成员透露,当时与黑田联系的是时任内阁官房参事、前财务官本田悦朗。
黑田坦率地表达了愿意接受日本央行行长一职的意愿,并告诉本田:“如果能够出任日本央行行长,那将是我莫大的荣幸。”至此,黑田东彦一跃成为日本央行行长的有力候选人。
接下来是黑田体制的阵容安排。日本央行共有两个副行长的名额。很快,岩田规久男就被确定为副行长之一。
然而,另一个副行长职位的人选却陷入了日本央行出身的副行长山口广秀是否继续留任的争议中。据知情人士透露,当时即将卸任的白川曾极力推荐山口留任副行长,他认为即使下一任行长要加强量化宽松政策,也需要保持一定程度上的连续性。财务大臣麻生太郎赞同白川的观点,并建议安倍让山口继续留任。
然而,通货再膨胀派再一次推翻了山口留任的提案。本田向安倍提议,“要实现体制改革,必须彻底清除白川体制”。至此,留任山口的计划被推翻。有人推荐由本田的老熟人——日本央行理事中曾宏来担任副行长,安倍接受了这一提名。2013年2月22日,安倍晋三正式致电黑田、岩田和中曾,询问三人的就任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