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7
相控阵声束特性

前面的内容涵盖了超声波声场的基础,相控阵超声波声场也涉及这些概念。但对于线阵等常见的正方形或矩形阵元,其计算过程更加复杂。

有关学者于20世纪70年代求解了矩形探头的近似值,并指出,如果矩形探头的长宽比≤2∶1,则可以使用圆盘形换能器的公式近似计算矩形探头的近场长度。

其推导的近场长度计算式为

式中 S ——探头接触面面积(mm 2 );

π——圆周率(3.141592654);

λ ——脉冲波长(nm)。

下面,通过该近似计算在相控阵探头上的应用案例,比较一下面积相同的矩形探头和圆形探头的近场长度。

一个5MHz的线阵探头含有60个阵元,每个阵元长10mm,阵元间距为1mm,间隙为0.1mm。已知聚焦法则:依次激发10个相邻阵元形成脉冲,以0°角入射至钢中(直接平面接触),计算近场长度。

这实际上是一个10mm×10mm的5MHz探头,与钢直接接触(钢中声速≈5900m/s)。

通过近似计算可得:

10mm×10mm区域与直径11.3mm的圆形探头面积基本相等。对于直径11.3mm的圆形探头,使用圆形晶片公式计算,所得近场长度为27mm。由此可见,表面积相当的探头的近场长度也相当。

4.7.1 矩形探头计算

矩形探头近似数据是在实验室测得的。通过点状目标测得的实验值和仿真模拟的数值十分接近。由于矩形和方形相差很远,当量面积近似公式不再适用。有关研究机构推导了近场的修正曲线,如图4-30所示。该曲线被EN 12668-2—2010《无损检测 超声波检验设备的特性和验证 第2部分:探头》引用。

使用一个尺寸为10mm×20mm、频率为5MHz的矩形探头向钢中发射纵波。沿着探头中心线构建具体的波幅曲线,声束形状为椭圆形,存在两个峰值。根据定义,近场位于声压最后一个极大值处,从该处开始,声压持续下降。因此,矩形探头的近场在第二个波幅下降点处。10mm×20mm、5MHz探头的声束轮廓如图4-31所示。

将光标放置在最后一个峰值(自此之后波幅持续下降),距入射表面85mm处。EN 12668-2—2010以测量的半扩散角为基础评定近场长度的测量值。由晶片尺寸和脉冲波长可以求出半扩散角。

对于圆形探头,半扩散角由式(4-20)求出:

式中 γ ——半扩散角(°);

k ——-6dB声束半扩散系数,对于圆盘形晶片, k =0.51;

λ ——波长(nm)。

图4-30 近场的修正曲线

注: k a 为矩形晶片的修正因子, α 为宽长比。

图4-31 10mm×20mm、5MHz探头在钢中的声束轮廓

对于矩形探头,由边长和波长可以推出半扩散角:

式中 L ——矩形探头的长度(mm);

W ——矩形探头的宽度(mm);

k ——-6dB声束半扩散常数,对于矩形晶片, k =0.44。

结合以上公式,通过重新调整参数、应用图4-30的矩形晶片的修正曲线,可以推出近场长度。

实际上,较长的边对近场长度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在求解矩形探头的近场长度时,可以使用圆形探头的计算公式,并用矩形长边的边长替代圆的直径。

式中 k a ——由图4-30中曲线得到的修正因子;

L ——矩形探头的长度(mm);

f ——探头标称频率(Hz);

c ——被检工件的声速(mm/μs)。

式(4-23)中没有直接使用矩形探头宽边的尺寸( W ),该尺寸用于确定宽长比,再通过图4-30中的曲线,确定修正因子 k a

可以通过图4-31中的模型验证公式的有效性。该案例中宽长比为0.5, k a =1.005,则

4.7.2 角分辨力计算

通过声束尺寸的基本知识,可以量化角分辨力的范围及其极限。焦点是分辨力最佳的区域,因此该点的声束尺寸是重要的限制因素。在焦点(或非聚焦探头的近场)处一个显示的幅度到达峰值;在声束传播至另一个显示时,该声束幅度先至少降低至峰值的一半、再上升至峰值,即认为该显示与其他显示分辨良好。

使用角度扫描实现声束移动时,可以通过确定焦点处的角度偏移量来评定分辨力。可以通过确定焦点处的声束尺寸来进行评定。偏移量是声束尺寸的一半,该处信号幅度比最高波幅降低6dB。

确定角度偏移量,需要确定特定声程下的焦点尺寸。对于非聚焦声束,确定近场长度,即可由孔径估算焦点尺寸。

可以通过特定声程下的声束直径和近场长度确定半扩散角,进而估算声束的角分辨力,即

式中 D B-6Db ——-6dB边界声束直径(mm);

F ——焦距(mm)。

例1

一个5L64探头,频率为5MHz、阵元间距为0.6mm、非主动孔径为10mm,使用16阵元,在钢中以纵波形式(声速5.9mm/μs)形成非聚焦声束(为-10°~10°小范围S扫描)。那么,焦点处的角分辨力多少?若声束在14mm聚焦,角分辨力是多少?

步骤1 通过式(4-1)近似计算激发孔径

A = na + g ( n -1)≈ np ≈16×0.6mm=9.6mm

步骤2 探头的宽长比为

步骤3 从图4-30中查出修正因子 k a =1.35

步骤4 由于探头的有效尺寸是9.6mm×10mm,长边尺寸 L =10mm。将该值代入式(4-23),则近场长度为

步骤5 非聚焦声束的焦距 S F =1

步骤6 通过式(4-12)计算焦距

步骤7 对于矩阵探头,用激发孔径( A )表示激发探头的直径,再通过式(4-15)计算钢中焦距为28.6mm处的-6dB声束直径(焦点尺寸)

D B-6dB =0.255 DS F =0.255 AS F =0.255×9.6×1mm=2.45mm

步骤8 通过式(4-24)计算非聚焦声束的角分辨力

步骤9 如果声束在 F =14mm处聚焦,那么

例2

一个5L64探头,频率为5MHz、阵元间距为0.6mm、非主动孔径为10mm,使用16阵元,装备在折射斜楔上,斜楔内声程为10mm,楔块声速为2.3mm/μs,钢中声速为3.2mm/μs。那么,焦点处的角分辨力是多少?如果声束在声程80%的位置聚焦,角分辨力是多少?

步骤1 通过式(4-1)近似计算激发孔径

A = na + g ( n -1)≈ np ≈16×0.6mm=9.6mm

步骤2 探头的宽长比为

步骤3 从图4-30中查出修正因子 k a =1.35

步骤4 由于探头的有效尺寸是9.6mm×10mm,长边尺寸 L =10mm。将该值代入式(4-23),近场长度为

步骤5 非聚焦声束的焦距 S F =1,通过式(4-12)计算焦距 F

步骤6 楔块材料内的声程为10mm;但是,需要通过式(4-8),将这个值转化为钢中的当量值:

步骤7 钢中焦距 F 1

F = S 1钢当量 + F 1 ,则52.7=7.2+ F 1 ,进而 F 1 =45.5mm

步骤8 对于矩阵探头,用激发孔径( A )表示激发探头的直径,再通过式(4-15)计算钢中焦距为45.5mm处的-6dB声束直径(焦点尺寸)

D B-6dB =0.255 DS F =0.255 AS F =0.255×9.6×1mm=2.45mm

步骤9 通过钢中焦距( F 1 =45.5mm)可以计算该处角分辨力:

声束以不同角度(存在微小的角度差)进入斜楔时,其钢中入射点会随之变化,因此声束不在钢中深度0mm的位置旋转,而是有些偏移,因此该分辨力为近似值。

步骤10 如果声束在80%的自然焦距处聚焦,则钢中 F 2

F 2 =0.8 F 1 =0.8×45.5mm=36.4mm

楔块材料内的声程为10mm;但是,需要通过式(4-8)将这个值转化为钢中的当量值:

钢中总焦距: = S 1钢当量 + F 2 =7.2mm+36.4mm=43.6mm

钢中近场长度: rg7HwddOLNqoFyzZ1Gz40SS/wvi15mJsboVx0/1R0frGoTOrmaE0tRNZKVgSv2A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