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3 焊接检查人员

(1)忌不明确焊接检查人员的要求和职责

原因: 由于各种原因,单位不明确焊接检查人员的要求和职责,导致其无法做好本职工作。

措施: 通过岗前培训使焊接检查人员清楚了解岗位要求和工作职责。GB 50236—2011《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中规定,焊接检查人员应由相当于中专及以上焊接理论知识水平,并有一定的焊接经验的人员担任。焊接检查人员应对现场焊接作业进行全面检查和控制,负责确定焊缝检测部位、评定焊接质量、签发检查文件及参与焊接作业指导书的审定。

(2)忌不明确焊接质量检查依据的标准规范要求

原因: 每种产品都是依据相应的标准规范生产的,不同的产品标准对焊接质量的要求不完全相同。不明确不同的产品标准对焊接质量的要求,就不能正确管控产品焊接质量,从而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措施: 根据不同的产品,明确产品生产所依据的标准规范,掌握其中焊接质量要求,对产品的焊接质量检测做到有的放矢。

(3)忌混淆焊前检查、焊接过程中检查、焊后检查项目

原因: 焊接质量检查包括焊前检查、焊接过程中检查、焊后检查,其检查项目各不相同,若不掌握了解各部分检查的要求和重点,就无法有效地开展工作。

措施: 学习掌握焊前检查、焊接过程中检查、焊后检查项目内容,确保焊接质量检查工作有效开展。

1)焊前检查包括:①母材、焊接材料。②焊接设备、仪表、工艺装备。③焊接坡口、接头装配及清理。④焊工资质。⑤焊接工艺文件。⑥预热。

2)焊接过程中检查包括:①焊接参数。②焊接工艺执行情况。③技术标准执行情况。④设计文件规定执行情况。

3)焊后检查包括:①实际施焊记录。②焊工钢印代号。③焊缝外观及尺寸。④后热、焊后热处理。⑤产品焊接试件。⑥无损检测。

(4)忌焊接质量检查内容不明确

原因: 质量检查人员在现场检查过程中应当对主要工序做专门检查,避免在管理环节因检查不到位而产生焊接缺陷。

措施: 如某现场焊接质量检查文件要求具体工序如下:

第一步:施焊前正确执行焊接工艺规范,准确做好施工记录。

第二步:焊件的组对,若焊件组对不合格,则焊接人员可以拒绝施焊,必须重新组对直至合格。

第三步:点焊工序,严禁强力组对点焊,非正常情况下组对焊接人员不得点焊。

第四步:检查焊接人员施焊过程中的焊接参数是否符合工艺指导书要求。

第五步:施焊完成后焊接人员进行自检、互检,在此基础上质量检查人员进行专检,如有问题进行返修,若无问题可提交监理验收。

(5)忌不合格接头及焊接质量事故处置不规范

原因: 为了避免焊接过程中出现不合格接头或者出现质量事故,需要严格按规定施焊。但若出现了不合格接头或质量问题,则需要针对出现的问题或事故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出现更大事故和次生灾害。

措施: 如某施工现场对不合格接头、焊接质量事故处理要求如下:

1)外观不合格的接头。对外观不合格的焊缝应做出明显标记,标明不合格原因、位置,由施焊焊工进行修磨或补焊,外观不合格的接头不得进行无损检测。

2)无损检测不合格的接头。由具有资格的检验人员出具“返修通知单”,由施焊焊工按相同的焊接工艺采用挖补方式补焊,同一位置上的返修次数不得多于3次(耐热钢材不多于2次),若超出返修次数限制,则必须经过专业技术负责人审批方可补焊。

3)不合格接头的特殊处理。在施工中遇到特殊部位、特殊结构、特殊材质及返修后仍难保证质量的接头,焊接人员在施焊前经安全技术交底,施焊过程中要留好影像资料。

4)事故处理原则。在焊接过程中出现事故时,应先果断采取措施,防止不必要损失扩大;同时焊接质量检查人员报本(项目)单位负责人;事后认真分析总结,以便不断完善现场工作内容,提高焊接工作效率。 yzmMWWckwhOM0KefUDUAmfl7RcettVjSubc8s/Pl02JF4WULacElHlpAcB1O6Uv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