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六、外表面电镀的精密轴类零件加工

插轴属于精密细长轴类零件,工作时将其插入炮管或枪管中,完成校正精度的任务之后,再从炮管或枪管拔出来。由于需要反复插拔安装,所以对其外表面的耐磨性能要求较高,一般可通过对外表面进行局部淬火和镀铬处理等方法,提高其耐磨性和耐蚀性等。下面通过一个具体零件,举例说明此类零件的加工方法。

(一)零件结构特点及设计要求

如图2-18所示,插轴属于细长轴类零件,长径比>5,中空结构,尺寸和几何精度要求都较高:外圆尺寸公差h7级,外圆圆柱度0.01mm,外圆同轴度 ϕ 0.015mm等。要求 ϕ 30h7mm外圆表面淬火达到硬度40~45HRC,表面进行镀铬处理,镀铬层厚度0.03~0.05mm。

图2-18 插轴零件

(二)零件工艺设计

该零件材料为40Cr,零件尺寸和几何公差要求较高,图样要求进行调质处理、时效处理、尺寸稳定性处理、外表面局部淬火,以及表面电镀和发蓝处理。因此,在加工过程中如何合理安排各项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工序,以及如何合理分配工序间的加工余量是该零件工艺设计的关键。

1.加工阶段划分

加工过程中需进行调质、时效、局部淬火和稳定化等4次热处理,以使零件达到所需的力学性能、表面硬度以及稳定的尺寸。在零件的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阶段,需合理地穿插4次热处理工艺,具体思路如下。

调质处理安排在粗加工之后。进行调质的目的主要是提高零件的综合力学性能,为后续的表面淬火做准备。因调质处理后零件硬度提高,切削难度增大,故调质处理前先进行粗加工,降低去除大加工余量时的切削难度,提高刀具的寿命,同时零件经粗加工后,厚度变薄,调质过程中的淬火工序更容易淬透零件,也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去应力处理。

表面淬火安排在半精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进行。因表面淬火后零件表层硬度提高到45HRC,普通刀具已无法切削,在表面淬火前,应将精度要求较低的外圆、内孔、键槽和螺纹孔等全部加工到成品尺寸。

电镀安排在精加工之后进行。因为镀铬后表面硬度可达66HRC,普通刀具无法切削,只能进行磨削加工,镀铬后再将精度要求较高的外圆磨削到成品尺寸即可。

为消除加工应力,还需安排一次时效和一次稳定化处理,因此该零件需经4次热处理和2次表面处理,工艺路线:下料→粗加工两端外圆,内孔加工完成→调质处理→半精车削两端外圆,径向小孔加工完成→时效处理→粗磨削两端外圆,键槽加工完成→外表面局部淬火→精磨削外圆→电镀→稳定化处理→精磨削电镀后外圆→抛光未磨削外圆→表面处理。

2.加工余量的分配

调质处理前的粗加工,为保证调质变形后的加工有足够余量,外圆单边留余量1.5mm,内孔加工到图样尺寸;半精加工阶段,精度要求高的 ϕ 30h7mm、 ϕ 22h7mm外圆和螺纹M24预制直径均单边留磨削余量0.3mm,其余外圆、槽、孔均加工到图样尺寸;时效处理后,粗磨削外圆,单边留余量0.15mm;表面淬火处理后,精磨削外圆,由于之后要对外表面进行电镀,镀铬层厚度要求0.03~0.05mm,因此精磨外圆的公差要将图样要求的公差带向下移动0.06~0.10mm,该零件按镀层尺寸的上限0.05mm留余量,也就是将公差带整体下移0.1mm。以 ϕ 30h7mm外圆为例,按图样应加工 ,此处为留出镀层厚度,将外圆磨削到 ,镀铬后外圆增大为 ϕ (30.1±0.03)mm,再精磨到图样要求的尺寸 。同样的,宽度为5H10mm的键槽,由于公差较小,加工时也应考虑留出镀层厚度,将工序尺寸控制为

3.装夹方式的选择

轴类零件以车削、磨削为主要加工手段,一般采用自定心卡盘、顶尖等通用夹紧方式即可满足装夹要求。该零件粗加工阶段刚度较好,用自定心卡盘夹紧车削即可;半精加工阶段,需要磨削外圆,而零件仅右端有中心孔,左端为 ϕ 15H13mm的孔,为实现磨削所需的双顶尖夹持方式,加工过程中采用在孔 ϕ 15H13mm中镶入工艺堵头的方法,在堵头上制作中心孔,如图2-19、图2-20所示。

图2-19 工艺堵头

图2-20 安装了工艺堵头的零件

工艺堵头的外圆 ϕ 15mm要与零件上的孔 ϕ 15H13mm配作,保证两者过盈配合,过盈量为0.01~0.02mm。另外,在工艺堵头上还设计了两个互相垂直、直径为5mm的小孔,其目的是在后续的电镀工序中,方便零件内部浸入的电镀液排出。

4.磨削用量的选择

在实际生产中发现,磨削进给量对于镀铬层的耐盐雾腐蚀性能影响很大。磨削进给量越小,镀铬层的耐蚀性越好。这是由于磨削量越大,对镀铬层造成的损害就越大,裂纹产生越明显,导致腐蚀介质从表面渗透至界面而腐蚀基体,因此在镀铬处理后的磨削工序,应选择尽量小的磨削进给量。

5.工艺过程

工艺过程见表2-3。

表2-3 工艺过程

(续)

(三)加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由于零件工序较多,工艺路线长,所以在工序间流转过程中,要注意零件的摆放方位,避免零件变形。根据零件结构细长的特点,应制作专用流转箱,将零件在箱中呈直立位摆放,相互之间应有隔板间隔,避免磕碰。精加工阶段,还应在表面涂抹润滑脂,避免零件生锈。 6+2H0XfgaRuqOAh8Rx6ZbdEyXmJKRaWDhLbPtTbWVgXBqKba0U/mH4EFbT1/Bt/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