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9世纪发生在爱尔兰的事。
在当时的爱尔兰,马铃薯是重要的主食,没想到却因此引发了历史性的重大事件。
由于暴发了马铃薯晚疫病 ,全爱尔兰的马铃薯严重歉收,失去粮食的大量人口背井离乡,远渡重洋前往美洲大陆拓荒。
众多移民拥入工业时代的美国,为其日后的强盛做出了巨大贡献,马铃薯也因此被称为“造就美国的植物”。
不过,为什么爱尔兰会暴发马铃薯晩疫病呢?究其原因,正是个性的丧失。
马铃薯是用块茎繁殖的,只要选择优良的植株进行培养,再用它们的块茎进行培育,就可以培育出大量优良的植株。当时的爱尔兰人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只选出优良的植株加以栽培、增产。
那么,他们选出的优良植株是什么样的呢?
对爱尔兰人来说,马铃薯是重要的主食,想要养活大量的人口,就需要种出大量的马铃薯。所以,高产的马铃薯就属于优良植株,人们积极增加高产的品种,在爱尔兰各地广泛栽培。
高产的马铃薯被视为明星品种。然而,这种被选为优良植株的马铃薯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它们很容易感染马铃薯晚疫病。而在19世纪中期,马铃薯晚疫病真的袭击了这个优良的品种。
由于爱尔兰只栽种同一个品种的马铃薯,所以当这种植株对病原没有抵抗力时,就代表全爱尔兰的马铃薯都没有。爱尔兰的马铃薯就这样惨遭晚疫病危害,导致毁灭性的大饥荒。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在安第斯文化漫长的历史中,从未发生过马铃薯大量枯死的事件。
马铃薯有各式各样的品种,有的十分高产,有的产量稍低但不容易生病;有的对某种病没有抵抗力,对另一种病却有很强的抵抗力;等等。安第斯人会同时栽培各式品种,这样即使有的品种遭受病菌侵袭,也不至于所有的马铃薯都枯死。
只不过,这样的栽种方式无法增加产量,所以在安第斯山脉发现马铃薯时,人们只选择了高产的品种,将它们传播到欧洲。后来,欧洲人再从这些高产的品种中挑选更高产的品种,以此栽培出马铃薯的明星品种。
自然界的植物充满个性,人类却只凭着高产这项唯一的标准来选择马铃薯。 不管这个群体多么优秀,一旦失去了个性都会变得极其脆弱。 爱尔兰马铃薯的故事,向我们明确展现了个性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