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怀疑和恐惧,随着暗夜而来

我对“右转”抱有一种近乎浪漫的愿景,我要追随神秘的召唤,离开舒适区,迈上新道路,探索未知之境。我将响应召唤,开启另一场刺激、神秘、充满乐趣的冒险之旅。如果我在柏林马拉松赛的表现堪称卓越的话,那么我还需要做些什么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呢?是否只需放手一试,克服自身不安,就那么简单?如果真如此简单的话,那我能否开启更多的可能性?如此种种,便是我在柏林体验过“右转”之后的感受,所以我异常兴奋,并准备报名参加大红跑。此时,我还只有空想,尚未付诸实践。

然而当天晚上,恐惧就找上门了。自我怀疑在暗夜中袭来,爬进了我的脑海。白天的时候,我还感觉自己像个即将开始一场新冒险的英雄;到了晚上,当我回到家躺在床上时,心里只剩下恐惧。我辗转反侧,试图摆脱那种不知所措的难受感觉,我低估了恐惧,没想到它来得如此之快,一下子就将我之前的兴奋感驱赶殆尽。任何理性的认知告诉我的参加比赛将带来的许多益处,在恐惧面前变得一文不值。

大脑的警告和反驳非常明确,它抱怨说,即便是驾车,250公里也是一段很长的距离,靠双腿跑完250公里简直是疯了。也许我是一位优秀的马拉松运动员,但这种距离的比赛远远超过我的能力范围。除了距离荒谬至极以外,我一直以来都是在公路跑,没有越野跑的经验,而沙漠跑更非我力所能及的。随后,我又想到这场比赛将会给我的精神状态带来考验,而且我深知这种考验将比我身体上经受的考验更为严峻。我对自己的大脑再清楚不过了,一旦双腿在第一天的比赛中跑累了,大脑就会大声疾呼。而接下来的几天,我仍有200多公里的赛程需要跑完。解脱变得遥不可及,我根本不具备完成大红跑所需的能力。这些念头的确令人难以消化,它们一针见血地戳到了我的痛处。我的内心之声说得没错,我忘记了检查该决定的可行性。

无论什么事情,只要我刻苦去做,总能跻身强者之列,对此我早已习惯。我母亲通过以身作则,让我认识到卓越、决心和坚忍的价值,并教会我如何获得成功。学生时代,我一直都是优等生。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我,甚至在苏格兰寄宿学校的英语课上取得了最高分的成绩。我在校期间成绩优异,以极短时间拿下硕士、博士学位并顺利从大学毕业,此番经历自然招人嫉妒,但那时的我早已学会应对来自同学的敌意。进入职场,当我在管理岗位上逐级晋升的时候,我甚至都未曾回头看过一眼。

不再跑马拉松的决定打开了一扇我一生都在试图避免打开的门。那扇门后面的墙上赫然写着两个大字——“失败”。决定参加大红跑,无疑就是选择了通往灾难之路。这场注定的失败,让我想起小学时上美术课的时光。美术是我唯一不擅长的学科,我厌恶与绘画有关的一切,不遗余力地厌恶。在10岁那年的期末成绩报告中,我拿到了人生中唯一一次不是“优异”甚至不是“良好”的成绩。“中等”,我在美术上获得的成绩是“中等”。自从那天收到那份糟糕的成绩报告,两条新的极为有效的黄金法则成为我行事的准则:第一,不要在极有可能失败的事情上花费精力去追求结果,例如绘画;第二,不管付出多少努力,也要只胜不败。

在白天产生的参加大红跑的种种积极想法,随着夜幕的降临而消失不见。毋庸置疑,白天的我把在柏林训练期间所挥洒的汗水、经历的痛苦以及体验的艰辛都通通忘了个干净。在努力训练时经历的痛苦,全都被完成比赛时感受到的荣耀取代。而现在,那时种种挣扎的心境带着恶意卷土重来。我越是细想大红跑的事,就越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参赛简直是在开国际玩笑。我想象着比赛时可能出现的最糟糕情况,脑海中出现的画面看起来再真实不过了。如果我根本无法完成比赛,那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去参赛呢?相反,我可以继续坚持做我擅长的事情——跑马拉松。

然而,大脑中一直喊着“我做不到”的“功利小人”,被另一个微弱而充满希望的声音给打断了,我心中那个“探险者小人”站出来说话了。他说,他十分想去澳大利亚中部,能够参加此次比赛,他感到很兴奋,而且成功并非毫无可能。还有6个多月的时间,我可以训练自己坚持跑完这种超长距离的马拉松。我内心的某种东西极度渴望着成长。与此同时,我更加不知道要听从脑中哪个“小人”的建议了。渐入深夜,我决定逐一检查所顾虑的事项,是否有什么事会使我放弃参加比赛?我脑中一片混乱,需要重新整理清楚。

然而随着分析的深入,我越发认识到参加大红跑实在是一个愚不可及的决定。我哪有时间去疯狂训练?为挤出时间训练而减少工作量是不可能的。再加上还有受伤的风险,一旦受伤,之前训练付出的许多努力就白费了。另外,我在沙漠里的安全该如何保证?听说曾经有一位女士在参加越野跑比赛时,因遭遇森林大火而被严重烧伤。我不停地想到各种问题,刚解决掉一块绊脚石,又冒出来一只拦路虎。我甚至无法分清哪些是真实的担忧,哪些只是蹩脚的借口。想法不停地来回反复,我变得更加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我担心参加大红跑将会牺牲我在跑步生涯中付出的一切。至少,在正常赛程的马拉松赛中,我对如何获胜一清二楚。那些比赛给我带来的兴奋感可能并没有多高,但至少我能十拿九稳地获得,而尝试新的事物则充满未知。未知的道路究竟能够带来多少价值,我无从知晓。到目前为止,为了在马拉松赛中跑得更快,我已经付出多年的努力和汗水。就这么离开马拉松赛场,值得吗?这个响亮的声音来自我内心的“功利小人”,他敦促我清醒过来,不要盲目地走上一条大概率失败的道路。他告诉我,诡计多端的“探险者小人”之所以吹响冒险号角,是为了引诱我走向灾难。

午夜将至,我依旧被恐惧支配,整个人束手无策。每隔几分钟,我就会打开灯,坐到电脑前查询能在网上查到的任何关于大红跑的信息。然而这么做毫无用处,因为我无法相信大脑中任何一个“小人”的声音。“弗里曼会怎么说?”我不由得自言自语,然后意识到他只会简单地反问我:“凯,你的动力究竟是来自获得成功还是避免失败?”这正是我问题的答案。“安全感”和“个人成长”不可兼得。尝试新事物,就意味着失败不可避免。每个人的学习和成长道路皆是如此。

但现在,我正不惜一切代价地避免失败。那种激动人心的想要成长的欲望,悄无声息地变成“不要搞砸一切”的命令,此次挑战似乎对我的生存哲学构成威胁。成功是我在定义自己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能的失败将会给我带来巨大的焦虑感。这也正是为什么我内心那个“功利小人”想要将我拖回安全又熟悉的浅水区。危险让我避免去挑战极限。如此一来,我便不用面对风险,以免参加极限马拉松赛最后落得个和上美术课一样的下场。恐惧使我躲在一个窄小而安逸的角落里。我不想茁壮成长,只觉得能够存活下去就已经很满足了。

许多年来,我身经百战,也曾伤痕累累。我变得成熟,内心的期望也越发“现实”起来。或许是由于目前我只做有把握的选择,所以才未遭遇失败?这些年来,我一直非常努力地工作,让自己认为“我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我的方法奏效了,造就了当下的我。坚持自己的方式是没有问题,但对我有帮助吗? UcZ4/nGd6qx8uiHqLOgm8CmuTK6sW5icGFx5y969oXk2VbWyTAjpLystB9j1ggW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