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转向,寻找新的挑战

这一次,我已经彻底失去平衡。我认识到,不断追求成功永远不会给我带来真正的满足感。对我而言,这是一个深刻又略显戏剧化的领悟。然而,在弗里曼的帮助下,我体验到另一种选择可能产生的结果。我已经超越了单纯追求比赛结果的层次,同时也收获了成长,或许还挖掘到了某种更深层的意义。在陷入瓶颈期多年之后,我终于重新找回那种令人振奋、相信一切皆有可能的精神状态。

我绝不会再回到单纯追求比赛结果的思维模式中,那样做无疑是白白浪费这来之不易的“精神头”。刷新最佳个人成绩?不,这不是我想要的。即便我尚未跑出自己能达到的最佳成绩,我也已经厌倦跑马拉松。我下定决心,不再参加马拉松赛。

那么,接下来我应该做些什么才能留住“魔力”呢?

在那次研讨会之后,弗里曼不经意间向我提出从参加跑步比赛转向参加铁人三项赛的建议。他问我有没有考虑过参加铁人三项赛,并试着争取获得夏威夷铁人三项世锦赛的参赛资格。虽然我的确不想再跑马拉松,但为了继续我真正热爱的跑步运动而加上游泳和自行车项目,不是多此一举吗?

我一直热爱跑步。我9个月大的时候,肯定是因自己尚不会爬行而十分沮丧,所以跳过了爬行阶段,直接学会了站立并开始走路。我爱上了用双脚推动自己前进的感觉。还记得小时候我经常在校园里疯跑,似乎自己拥有无穷尽的能量。学校体育课上的大多数运动我都擅长,唯独不擅长德国人最热爱的足球运动(也就是“football”,但我的澳大利亚同事们坚持称其为“soccer”)。我更喜欢做守门员,或者最好能够待在场边观看其他孩子比赛。16岁时,我在苏格兰一所寄宿学校上了一年学,正是在那段时间,我对跑步的热爱与日俱增。当时学生要想加入学校的社团,就必须擅长体育运动,否则学习成绩再好也白搭。在苏格兰上学的第一天,我就认清了一个现实:我根本不擅长运动。学校的秋冬季学期恰逢英式橄榄球赛季,而我从来没有打过英式橄榄球,对比赛规则更是一无所知。在多次向前传球后,我被淘汰出局,自此就再也没有上过场了。后来,我很知趣地没有试着加入曲棍球队和板球队,因为我知道我在这些运动项目上同样一窍不通。最后,我加入了越野跑社团,并变得越来越擅长跑步。

然而,即使看到了我在柏林马拉松赛的表现,弗里曼显然还是高估了我的运动能力,他竟然提议我去参加世锦赛级别的比赛,这种想法是不切实际的。我的运动天赋离参加那种级别的比赛还差得很远,但肯定还有比赛是值得参加的,我只是需要找出究竟是什么比赛。不破不立,破而后立,我需要的正是“破”。

为了找到“破”的法门,我想,是时候该再次“右转”了。我意识到,我真正想参加的是极限马拉松赛。任何超过传统马拉松赛程长度的比赛都可以被称作“超级马拉松赛”,但我真正感兴趣的是那些赛程长度远远超过传统马拉松距离的比赛,也就是极限马拉松赛。无论是从精神层面上来看,还是从身体层面上来看,两者都有着极大的区别。与我之前所驯服过的“野兽”不同,极限马拉松赛是另一种“野兽”。许多极限马拉松赛要求参赛者离开人工铺设或为赛事而封闭的跑道,迈上小径,离开城市,进入大自然。我已经准备好尝试极限马拉松赛,并将目标锁定在“大红跑”(Big Red Run)上。当我第一次了解到大红跑时,它似乎很可怕,而这正是我当下在寻找的突破口。

大红跑的赛程为250公里,参赛者需要穿越澳大利亚内陆中部的辛普森沙漠。除了考验参赛者的能力,组织者还旨在通过比赛来筹集资金,用于研究1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比赛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标志性的伯兹维尔酒店外开始,也在此处结束。届时参赛者将远离所谓的文明世界,踏入满是沙丘的无人之境。成千上万只苍蝇将会成为他们仅有的伙伴,它们寻味飞来,吸附在参赛者脸上和身上,不放过任何一点水分。

到了夜晚,参赛者要在布满石头、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搭帐篷睡觉,如果有些参赛者实在太累,连帐篷都不想搭,那就只能以天为被以地为席,纵享百万繁星相伴入眠的“豪华待遇”了。比赛日程包括:前三天每天跑42公里;第四天是32公里的“冲刺日”;第五天是84公里的双程马拉松;第六天是最后8公里的不计时跑。最后一天主要是为了让参赛者一起庆祝他们的成就,通常会以喝一两杯啤酒的方式来结束比赛。参加这场比赛对我而言无疑是一个史诗级的挑战,其困难程度远大于我以前做过的任何事情。

这个比赛远远超出我的舒适区,决定参赛几乎算得上一种愚勇了。然而,应对这种将参赛者的控制权降到最低的挑战,可能是见证奇迹必须付出的代价。以前在探索未知领域时,我经历了一定程度的个人成长,也熬过了其中的不安时光。显然,大红跑将要求我更大幅度地“右转”。

挑战自身极限是不再陷入瓶颈期的秘诀。我想摆脱过去那个慎重仔细、步步为营的自己。我想要把从运动中学到的技能广泛应用到生活中去,而且那时,我亟须一些能够打乱我习惯模式的事物、一些能让我感到畏惧的事物。最佳的学习方式,就是让自己沉浸在巨大的挑战中,让未知的体验成为我的老师。

“右转”的发现如同燎原的星火,让我更加勇敢地追求自己对生活的向往。当我接受训练以保证能够在压力下稳定表现时,我成功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虽然稳定表现能够带来卓越,但“右转”能够带来的远不止如此,它可以引发奇迹。在墨尔本莱斯特菲尔德公园的越野跑道上,我跑赢科里便是一个奇迹。“右转”使我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并使我学会顺其自然,跟随直觉行动,似乎我整个人都变了。毋庸置疑,“右转”激励我成长,赶走了工作给我带来的阴霾,使我的生活更加明朗,或许我还能经历更多意义非凡的体验,这些将永远改变我的人生。

但是更多疑问接踵而至。如果我更加频繁地“右转”,将会发生什么?我真的能够通过这种方式重新振作起来吗?到时我将会成为谁?我曾处在脆弱和困顿的状态中,然而跌跌撞撞地前进,让我重新变得热血沸腾。我想再次起飞。如果我能保持这种追求成功的动力,那么我将势不可当。 pLbz1o3Z75kresqbsrQwN5A70Jj1WNcOR+VBpzb67MTJknyKLxiHA3yvxu/AF+V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