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文版序
如果你发现下一个哺乳动物化石,请一定告诉我

我是一名古生物学家,这意味着我是一名研究化石的科学家――化石是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古代生物的遗迹。因为我研究化石,所以我总是前往中国。在过去的20年里,我已经去过好几次了,多到都记不清次数了。每次还没等行程结束,我就已经在计划着下次再来了。这是因为中国的化石资源极为丰富。它是现代古生物学的中心,众多最重要、最引人入胜且最具启发性的新化石都是在这里被发现的。如今要想成为一名古生物学家,就必须到中国来!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大部分时间我都在研究恐龙,我很荣幸也很自豪能与中国许多机构的同事们一起描述、命名并研究新的恐龙物种。其中有些恐龙身上覆盖着羽毛,它们是鸟类的祖先。还有些是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巨型食肉恐龙。我甚至还参与过对一枚内含恐龙幼崽的精美化石的描述工作。我会继续和我的中国同事们一起研究恐龙,但与此同时,我的兴趣开始发生了转移。我对恐龙研究得越多,就越发想知道:恐龙灭绝之后发生了什么呢?

恐龙灭绝后兴起的是哺乳动物,也就是我们人类所属的种群。我们这群长着毛发、大脑发达、喝乳汁的生物,在一颗巨大的小行星致使恐龙灭绝后接管了世界。我们哺乳动物的祖先及其近亲体型逐渐变大,遍布全球,分化出众多新物种,并占据了许多曾经由恐龙所占据的生态位。从本质上说,霸王龙和三角龙的地位被狗和大象取代了。

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哺乳动物要取代恐龙,它们得先挺过小行星撞击这一劫。没错,这意味着哺乳动物确实曾与恐龙共存过。在长达1.5亿多年的时间里,我们毛茸茸的祖先不得不在恐龙称霸的世界里艰难求生。我们的哺乳动物祖先是如何做到的呢?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都不知道答案。

直到中国的化石揭开了这个谜团。20世纪90年代中期,辽宁省的农民在田间劳作时开始注意到岩石里有些奇怪的东西。里面有骨骼,是化石。有些是恐龙化石――包括著名的长有羽毛的恐龙种类,它们证明了恐龙是如今鸟类的祖先。与它们一同被发现的还有植物、昆虫、鱼类以及爬行动物的化石。大约1.25亿年前,白垩纪的火山将整个生态系统掩埋了起来。它们被封存在了石头里。羽毛、皮肤之类的精细部位都得以保存下来,就连最小的动物也变成了化石。

其中也包括哺乳动物。有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有在地上跑来跑去、爬树的哺乳动物,有在地底下打洞的哺乳动物,有会游泳的哺乳动物,甚至还有一些小型哺乳动物借助由皮肤构成的翼膜在树木之间滑翔。所有这些哺乳动物都生活在一个以恐龙为主角的世界里。但这些哺乳动物繁衍得很好。它们体型都很小,最大也不过家猫那么大。为了能与体型巨大的恐龙共存,它们必须得这么小。不过可别被它们的小体型给骗了,这些哺乳动物种类多样,它们很成功。它们很擅长以小巧的身形,生活在隐蔽之处,藏在树上,夜间出来活动。如果不是辽宁农民发现的这些化石,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这段历史。

辽宁的农民至今仍在不断发现新的哺乳动物化石。说不定就在你读着这些文字的时候,某块岩石正被敲开,一种新的哺乳动物化石首次重见天日呢。这就是古生物学这门学科如此令人兴奋的原因,而如今没有哪个地方比中国更让人激动了。

当然了,辽宁的这些化石仅仅是在中国发现的所有化石中的一小部分。在中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其他种类、其他年代的哺乳动物化石也在不断被发现。我们发现的化石越多,学到的东西也就越多。我们也就越发能够理解哺乳动物进化的伟大历程:我们那些微小、不起眼的祖先在数亿年的时间里是如何历经火山爆发、小行星撞击、炎热期和冰河期等种种磨难,最终变成了我们如今熟知且喜爱的哺乳动物,也包括我们人类自身。哺乳动物的进化史就是我们自己的历史啊!

这就是我在《秘密进化的主宰者》一书中所讲述的故事。这本书于2022年首次以英文出版,现在我非常激动地得知它已经被翻译成中文了。一本赞颂中国令人惊叹的新化石发现的书如今能让中国读者读到,这再合适不过了!尽管我是一名科学家,但我一直尽力让这本书的语气通俗易懂、平易近人,这样任何人都能读得津津有味。我不想写成一本专业性强、学术性浓的书,我想写一本能把哺乳动物的历史故事讲给任何感兴趣的人听的书。

也许,正在读这本书的你们当中有人是农民,或是建筑工人,或是矿工,又或者只是一名感兴趣的游客或徒步旅行者。也许你会在中国的乡村或山区的某个地方,偶然在岩石中发现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也许你会凑近仔细看看。也许你会看到一些骨头、牙齿或者毛发。也许你会发现下一个了不起的中国哺乳动物化石呢!要是真发现了,请一定要告诉我,这样我就能把它写进我的下一本书里啦!

史蒂夫·布鲁萨特
博士,爱丁堡大学教授
2024年11月 DfWwqHLBA32fJpuMPZS85J/aojuH+OGKunJgyYEYsei4EC+Mx4/PQH/cd33Dvtu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