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我首次来到中国。当时,我是网景通信公司的产品执行官,受到中国政府的邀请来此探讨新兴技术。那次访问是在北京,当时我主要是与那些刚开始认识到互联网潜力的年轻的计算机专业学生见面交流。自此,我多次访问中国,除了北京,还去了上海和深圳,与各个企业交流,包括小型初创公司、成长型公司和大型企业。
回想1996年来中国时,中国能够接触到互联网的人寥寥无几。如今,超过10亿的中国民众可以上网,这使得中国成为全球技术驱动型公司的最大单一市场。相比之下,印度有7.5亿网民,欧洲各国更少,只有5亿,美国仅超过3亿。
得益于中国每年涌现的大量才华横溢的工程师和毕业生,许多中国公司致力于开发面向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的产品。正如在美国、欧洲各国和印度的公司一样,在中国,有些企业在创造技术驱动型产品方面比其他公司做得更出色。
本书的目的就是帮助更多公司学习如何像这些优秀的企业一样创造卓越的产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书和之前出版的《启示录》系列中的内容并非我们自创,而是我们对世界上最具创新力的公司所实践的方法的观察和分享。
自本书的英文版出版以来,世界各地的读者都在阅读和分享他们的成果。Palace公司是一家位于墨西哥梅里达的旅游公司,他们的技术副总裁安瓦尔·查普尔(Anuar Chapur)最近分享道:“这本书已经成为我们的指路明灯。在阅读了之前的两本书之后,我们对这些概念有了深刻理解,但是拥有工具、技术和动力去实现转型,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虽然像顶级公司那样工作并不容易,但这绝对可以实现。希望书中的案例能激励你尝试这些原则和技术。我期待着下一次中国行,并希望有机会亲自与你们中的更多人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