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从年轻时就一直被称作“老师”的人会误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他们没有意识到“老师”只不过是特定的角色名称而已。公司职员也是一样,有人会误以为仅适用于公司的职务名称在公司以外也能通行。
工作时的职务名称在退休后就不再适用了,实际上,对退休之前公司以外的世界而言,情况也是如此,只是有些人没有意识到而已。这些年我进公司做演讲的机会增多了,经常会与人交换名片。我从未收到过不写工作单位和职务名称的名片,而我自己常因名片上只写了姓名和联系方式而令对方感到讶异。
我的心理咨询通常从询问来访者的姓名开始,我发现即便是年轻人,有人也会在自报姓名之后立即说出自己就职的公司。这令我感到吃惊,难道只说姓名才是不正常的吗?
初次见面的人为了了解对方要求对方提供工作单位这种简单信息,这或许类似于人们在买书时首先会看一下作者简介。我记得自己第一次出版翻译作品时,编辑曾经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告诉我,因为我寂寂无闻,所以必须有共译者。
当第一次出版著作被告知需要提供职务头衔时,我把自己任课的大学名报了上去,建议他们写上“××大学外聘教师”,结果被否决了。后来我提出把“哲学家”作为头衔的方案,不承想竟然通过了。“哲学家”当然不是工作单位,也并非得到正式认可的身份,因此我由这件事吃惊地了解到,我们确实生活在一个需要头衔的社会中。自那以后,“哲学家”就成了我的头衔,虽然这个词本来的意思是“热爱智慧的人”。
来找我做心理咨询的人中也有像读履历一样做自我介绍的。其实我期待的自我介绍并不只是学历和工作经历,我也想知道一个人关心什么、读什么书、听什么音乐。但似乎很多人不认为自我介绍时应该着重谈这些话题。
如果一个人大半辈子都习惯一谈到自己就谈工作单位和职务,那他无论如何都很难接受退休之后被看作“平凡大叔”。联系前文讨论过的纵向关系,或许可以说,初次见面就询问对方学历和职务的人其实是希望搞清楚自己和对方究竟谁的地位更高。
女性退休后也有可能成为“平凡大妈”,但她们对退休的理解似乎和男性不同。即便工作了一辈子,许多女性从年轻时起就在忙于工作的同时兼顾家务和育儿。不仅如此,她们还一直和亲戚邻里进行交往。我倒不是说男性完全不参与家务和育儿,也不是说他们和邻里亲戚之间完全没有往来,我是说在多数情况下,这种交往都极其有限。
所以,女性即使在退休后不再工作,失去的也可能仅仅是职场上的人际关系,其他的人际往来与工作期间的也许并无不同。况且通常情况下,家务对于女性而言并不会在停止工作的同时消失,也就是说,除工作以外,女性退休后的生活并不会发生剧烈的变化。
男性就不一样了。他们一直以来都专注于公司里的工作,从公司退休几乎等于失去了之前的整个世界,之前的社会地位也完全失去了意义,所以有人会感觉停止工作几乎等同于心理死亡。当然,并非所有男性都是如此,比如,对于退休之前就做家务并一直和邻居交往的男性,在退休以后就不会感觉有什么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