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来,我一直在研究阿德勒的思想。阿德勒出生的年代相当于日本明治时期 ,他遥遥领先于时代的理论至今令我无比惊讶。
阿德勒的思想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一切人际关系都应该是对等的。 或许放在今天,许多人会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但真正意义上的对等关系时至今日依然很难实现。
比如,虽然如今社会上绝少有人公然将“男尊女卑”挂在嘴边,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意识层面远非如此。
在医学专业的入学考试中,男生比女生更容易被录取,这种事简直令我瞠目结舌。不仅如此,居然还有医生恬不知耻地认为“虽然很遗憾,但这就是现实”,这同样令我感到惊讶。发生这种事或许是因为男性产生了危机感,他们认为女性更加优秀,如果进行正当竞争会输给女性,这也体现了男性的自卑感。入学考试分数因性别不同而被人为地差异化对待,这绝非一句“这就是现实”可以了结的问题。
如果人们说一句“这就是现实”就能了事,便没有改变现状的可能了。只有抱着“不可以这样做”的想法,我们日本社会的现状才有可能得到改变。
再者,尽管公司里的职位高低绝不代表人的价值高低,但依然有人一旦获得升迁,就误以为自己比别人更了不起了。经常有人找我咨询“升职以后是否有必要改变言辞方式”或者“今后应该如何和部下相处”之类的问题。对这些为今后要不要对部下采取高高在上的说话方式而感到困惑的人,我有时不得不建议他们保持原状就好。
持类似想法的人大都不会成为模范上司。将公司人际关系看成单纯的纵向关系的人处于人际关系下层时会安于现状,但是他们一旦升迁,就会改变对部下的说话方式,甚至连态度也会发生改变。之所以如此,我想大概是因为他们只知道纵向关系这一种人际关系模式,认为这样的改变是天经地义的吧。
时至今日,依然有人认为孩子的地位比成年人低。这大概是因为这些人一旦将孩子和成年人平等看待,就不能劈头盖脸地责骂孩子了。即便有人嘴上说着平等,也以为自己理解了什么叫平等,但听其言观其行就会发现,其实他并没有平等地看待孩子。
有人不责骂孩子,却阻拦孩子的人生选择,这样的人也未能将成年人和孩子平等看待。父母无法决定孩子的人生,也不可能替孩子生活,拥有什么样的人生是孩子的课题,而非成年人的。换句话说,孩子的人生必须由孩子自己选择,无论这种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这个结果都只会降临到孩子身上,选择的责任也只能由孩子承担。
我并不是说父母不能对孩子的人生发表见解,我的意思是,父母不能毫无顾忌地一脚踏进孩子的人生课题里,也不能劈头盖脸地责骂孩子,逼孩子做出改变。
孩子缺乏经验和知识,有时确实会做出错误的选择。当他们发现错了或者明白自己真正想做什么时,就会意识到父母说的是正确的。然而,假如亲子关系不够融洽,即便孩子明白父母是正确的,也会格外逆反。这时父母大概会说:“被我说中了吧?”这种时候就算孩子认识到自己错了,也可能不会改变自己的选择。因此,父母必须营造一种能让孩子安心改变自己决定的环境,绝不能把孩子逼进死胡同。
父母年少时多少也曾经有过同样的经历,既然如此,我建议他们就不要对孩子说那些自己也听过的讨厌话了。
父母与子女存在意见上的分歧是很正常的。这种时候,父母要平等地对待孩子,不要责骂孩子,要努力合情合理地说服孩子。孩子也并非必须听从父母的意见。
假如孩子说出一些让父母难以理解的想法,比如,不想上大学或者初中毕业就想工作,父母可能会说“你想怎样都可以,毕竟人生是你自己的,但还是等你自己挣钱以后再做这样的选择吧”。这些话看似通情达理,实则是强迫孩子改变自己的决定。虽然父母在小的时候可能也听其家长说过同样的话,可是一旦自己当了家长,转眼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父母说出这样的话,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养家糊口,地位理应比孩子高。但事实上,父母并不因为养家糊口就更了不起,孩子让家长掏学费,也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必须听从父母的意见。
孩子和成年人是对等的。必要的时候,孩子应该努力说服成年人;而作为父母,也不能因为反对孩子的选择就拒绝为其提供经济支持。
强迫没有能力赚取生活费的孩子服从父母是很可笑的,毕竟孩子在这个阶段还要学习,就算想工作也难以做到。父母绝不可以把不能挣钱作为看轻孩子的理由。即便父母告诉孩子等他们自己挣钱就可以随心所欲,处于学生阶段的孩子也不可能出去工作。
如果家里有人一心以为自己是因为经济地位优越才拥有更高的地位,那么这样的人退休后就会出问题。当他失去收入或者收入锐减,或者发现曾经在公司里通行的纵向关系不再适用时,就会感觉自己失去了价值。有的性格刚强的人一旦从工作一线上退下来就会骤然衰老,把在公司工作看作人生头等大事的人都应该当心这个问题。当然了,人退休后便会失去价值只是某些人的主观想法,停止工作本身并不会让人失去人生的意义。
如果这些人的家人对他们说“如果你自己能挣钱就可以随心所欲”,他们一定会勃然大怒吧?如果能认识到自己曾对家人说过蛮不讲理的话,也能够改变自己的错误思维,那么他们退休之后也能在家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们必须在退休前就明白,以地位高低来看待人际关系本来就是错误的,也必须了解非纵向人际关系是怎么回事,否则就不会明白从前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在退休后已经不再适用。对不理解非纵向关系的人,即便要求或建议他们在退休后对人际关系做出改变,也基本会遭到抵制。因为他们对未知事物感到不安,或者感觉自己的既得利益要被剥夺了。
退休只会改变人在家中的角色,即便不能像在职时那样工作,人也并不会失去自身的价值。 认为自己之所以有价值就是因为具备经济优势的人,必须从有别于既有经验的事情中重新发现自我价值。接下来我们就讨论一下这种自我价值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