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究竟是什么?眼前的世界危机将这个问题重新提起,并令这个问题变得十分紧迫了。倘若民主真的是未来的希望所在,那我们应当明白,我们必须在内心对民主的大概轮廓有个清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对民主有更稳靠的认知,才能催生更具责任意识的民主行为。有人认为,追寻这个问题,实质上就是在追寻民主信仰之万古不易的道德法则,而且在这些人心目中,此类道德法则还应当是抽象的。这样的探询满足了深沉的人类需求,即便它绝少能够引领人们走得很远。但是对历史研究者来说,民主之“义”则很可能会呈现出既简单得多同时也复杂得多的态势。确切地说,这个问题的钥匙就隐藏在现实的历史记载当中,应当在过往时代的历史素材中找寻答案。历史材料向人类揭示了民主的诸般可能性,揭示了达成民主的诸多正当门径,也揭示了民主的价值及其渊源。
胜利后的世界自然要面对内部和外部的诸般困扰,这些困扰极为艰深,同时也极具分量。我们还不知道美利坚民主究竟会如何应对这些难题;不过,有一点我们倒是很清楚,倘若美利坚民主要存续下去,那么这民主的气质、方法和目标,必然同这套民主制度在应对类似危机之时的所作所为存在至深联系;尽管过往时代的那些危机也许不如当前这般剧烈。
民主为内部问题提供了和平解决之道,历史经验表明,民主在这方面的能力超越了所有其他的社会组织模式。民主制度拥有灵活的政治和社会结构,注重宽容,懂得协商和妥协,因此也就能够在总体上给心怀不满的少数派留下足够的希望空间,令他们没有必要选择革命手段。刚刚过去的战争应该说是我们历史当中的一个极为重大的例外,当时面临的问题的确极为深重,也许除了战争便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解决了。(今天的我们都明白,说战争从来都没有必要,那肯定是错觉。)
不过在第二序列的危机面前,民主通常都是能够取得伟大胜利的,所谓的第二序列危机,说白了就是剧烈的社会危机,民主制度通常都能够予以化解,不至于沦落大爆发的境地。过往时代,美利坚民主拥有相当的资源去克制此类危机,如今,在我们眼前伸展开来的这个黯淡未来,需要将民主资源所蕴含的能量发挥到极致。杰克逊时代的切实问题,政治上的和经济上的,跟今天的情况比较起来,的确是太简单、太朴素了,简直到了阿卡迪亚田园的地步。然而,杰克逊时代的那些问题也都深深触碰到了民主制度的众多幽暗之处,那个时代的诸多危机引起的一系列的问题得到了探索,而这些问题在一个世纪之后的今天仍然存续着,并且仍然展示着它们之于一个自由社会的经久分量。
安德鲁·杰克逊的遗产,就如同罗斯福总统品评的那样,“持续地激发着我们民主制度的生命力。我们会不断地回望他那令人惊奇的个性,回望他经历过的斗争、他遇到过的敌人,他遭受过失败,赢得过胜利,他的斗争、失败和胜利已经成了他身后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财富”。 [1]
杰克逊时代的美国正经历急速的社会变迁,跟所有类似的时代一样,杰克逊时代的政治运动和思想运动也有着密切的关联。本书致力于从思想角度来考察政治。在考察过程中,我们不免发现,尽管杰克逊民主常常被人们视为西部之于美国政府的影响力的显著范例,但实际上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般明显。杰克逊民主的发展更多是受到了理性且系统的社会观念的影响,其程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通常设定。而且,杰克逊民主中的很多主导观念和动因,都来自东部和南方,而非西部。
此外,杰克逊时代的观念冲突,也足以揭示出变迁和演进中的民主制度的一些特征。这样的冲突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一种和平“革命”的观念,实际上,除了刚刚过去的那场悲剧性的例外情形,这样的和平“革命”观念也确实一直都在帮助我们的民主避免暴力革命引发的恐怖。
历史当然不会开出任何的万灵药方。不过,历史的确能够襄助我们感受民主,并据此从根本上塑造我们的民主意识,让我们知道什么是民主,什么是我们的共和传统的题中之义,唯有这些才能拯救我们。
小阿瑟·M.施莱辛格
1944年5月7日
华盛顿特区
[1] Franklin D. Roosevelt, Public Papers and Addresses , S. I. Rosenman, arr., VII,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