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组(ITU-R)正式批准了3项有利于推进未来5G研究进程的决议,并正式确定了5G的官方名称是“IMT-2020”。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支持更高的峰值速率、更快的用户体验速率、更强的移动性、更低的时延、更大的连接数密度、更大的流量密度和更高的能效。同时,ITU-R定义了5G支持的三大业务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大连接物联网(mMTC)和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3GPP定义无线和核心网应支持切片功能,以保证多场景下的业务体验。因此,5G的目标不仅仅是满足个人用户带宽增长的需求,更是将移动通信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实现万物互联。
我国从2017年开始5G试验工作,在2018年启动5G试点。2019年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正式向运营商发放5G商用牌照。2019年10月31日,工信部与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举行5G商用启动仪式,5G套餐上线,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时代。2020年,在我国提出的“新基建”中,5G基站建设位于首位,是最根本的通信基础设施,可为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其他基础设施提供重要的网络支撑,是数字经济的重要载体。电信运营商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5G建设。
5G网络包含无线接入网、核心网、承载网三部分。通信行业有一句俗语,“5G建设,承载先行”。2020年年初,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均正式启动5G承载网的建设。移动承载网作为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之间的桥梁,是5G流量在城域范围内的重要传输通道。5G面临无线通信业务量增长、5G无线接入网架构变化、5G核心网用户面下沉、部分业务要求更低时延和高精度时间同步的挑战。为解决上述问题,5G承载网必须引入高速率以太网、灵活以太网(FlexE)、分段路由(SR)、分层VPN(HoVPN)、第6版互联网协议(IPv6)、超高精度时间同步和软件定义网络(SDN)等新技术。新需求、新技术的引入必然带来承载网运维方式的转变,而目前5G承载网的建设和维护人才紧缺。
2019年,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重点围绕服务国家需要、市场需求、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从10个左右职业技能领域做起,稳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试点院校以高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为主,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及国家开放大学等积极参与。信息通信技术(ICT)就是其中的领域之一。
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作为国内知名的ICT领域综合服务提供商,隶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简称“中信科”)旗下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而烽火通信的传输网、承载网等专业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伴随了移动通信技术在中国自2G到5G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为解决5G承载网运维人才紧缺的问题,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积极参与1+X项目,与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联合推出“1+X证书制度试点培训用书·5G承载网络运维”系列教材,并提供全套的配套教学解决方案。
本书内容依据5G承载网维护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相关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而设置,帮助读者建立必要的5G承载网的理论知识,培养读者在5G承载网的具体维护工作中的实践能力。本书包含5G系统架构的认知、5G承载网设备安装、5G承载网中的以太网技术、5G承载网中的IP路由技术、5G承载网中的隧道技术、5G承载网中的VPN技术、5G承载网测试与验收、5G承载网维护、5G承载网故障处理、5G承载网中的同步技术等内容。
本书的特色如下。
1.重实践。 内容设计围绕实际维护岗位的具体工作,以任务的方式引导读者学习基础理论和掌握安装、开通、验收、调测、业务配置、日常维护及故障处理等实操技能,符合教育部1+X职业认证标准。
2.易学习。 全书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各个项目均配备练习题和教学视频。本书附带的习题答案可通过扫描右侧二维码获取,教学视频可通过扫描各项目的二维码在线观看。
3.专业性强。 本书由国内主流通信设备厂商的培训专家和高职院校的资深教师联合编写。作者有丰富的现网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而且对运营商的发展历程、网络现状和通信行业人员的学习诉求均非常了解。因此,本书在知识的专业性、设计的逻辑性和内容的实用性方面,均有较高水准。
随着5G版本的持续演进,国内运营商的5G承载组网方案也将不断得到优化,我们将随时关注技术发展动态,进一步补充和修正书中的内容。书中如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编写组
202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