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巴里
詹姆斯·巴里(1860—1937),英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创作了许多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
巴里出生于英国苏格兰中东部小镇奇利缪尔(现安格斯郡)的一个织布工人之家。他自幼便酷爱读书和写作,曾在爱丁堡大学学习文学,在校期间曾为《爱丁堡晚报》撰写戏剧评论,1882年毕业后从事新闻记者工作并开始创作反映苏格兰人生活的小说和剧本。他的小说属于“菜园派”,即指19世纪末期运用方言土语描写苏格兰生活的一派作家。他擅长以幽默又温情的笔调展现苏格兰农村的风土人情。
在巴里的所有剧作中,《彼得·潘》这部经典剧作最负盛名,也为他赢得了极大的声誉。《彼得·潘》在伦敦公演后,在观众中引起很大轰动。后来,巴里将其改编为童话小说,被翻译成多种语言风靡全球。
1860年
出生于英国苏格兰中东部的小镇奇利缪尔(现安格斯郡)。
1888年
创作描绘苏格兰故乡的作品集《古老轻松的田园诗》。
1891年
创作出其畅销小说之一《小牧师》,并于1897年改编为剧本。
1901年
创作剧作《夸利蒂街》,在伦敦非常受大众欢迎。
1902年
创作小说《小白鸟》,首次出现彼得·潘这一人物形象;创作剧作《可钦佩的克赖顿》。
1904年
创作幻想剧《彼得·潘》,并将剧本小说化,于1911年首次在英美出版。
1910年
创作剧作《值十二英镑的相貌》。
1917年
创作剧作《亲爱的布鲁特斯》。
1928年
当选为英国作家协会主席。
1937年
病逝于肺炎,终年77岁。
·文学爱好者
对文学的喜爱贯穿詹姆斯·巴里的一生。他自幼便喜欢读书,年轻时尤其喜爱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的小说,并长期与斯蒂文森保持着书信往来,二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巴里在爱丁堡大学学习文学,期间为《爱丁堡晚报》撰写戏剧评论,1882年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大学期间文学专业的知识积累为巴里奠定了良好的文学基础。大学毕业后,巴里在诺丁从事新闻工作两年。1885年他移居伦敦做自由撰稿的新闻记者,投递了大量稿件,锻炼了他的写作能力;同时,他又开始创作反映苏格兰人生活的小说和剧本。他创作的作品数量众多,风格多变,最负盛名的是童话剧与童话小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彼得·潘》。故事中充满了扑朔迷离、似幻似真的意象及隐喻,讲述了在梦幻岛中彼得·潘和温蒂等人经历的一系列冒险与奇遇的故事,阐释了成长这一主题,显现出深刻的文学内涵。
·缅怀童年的创作心理
詹姆斯·巴里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剧与童话小说。在诸多作品中,他都表达了对童年的留恋与不舍,暗含了对成人世界的抗拒,这种缅怀童年的创作心理与他的成长经历及个人性格有着紧密的联系。
巴里出生在一个孩子众多的大家庭,兄弟姐妹们共同玩耍的经历带给了他难忘又有趣的童年体验,在其心中萌生了快乐童年的种子。另外,在巴里很小的时候,他的哥哥大卫不幸意外去世,这个悲剧让巴里和母亲都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他一生都试图重新找回哥哥去世前的那段幸福时光,这是其沉溺于童年的重要原因之一,也使他一直保留着一颗童心。
即使在成年之后,巴里仍一直保留着强烈的孩童个性,这对他的创作,尤其是对《彼得·潘》的创作,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彼得·潘》讲述了拒绝长大的彼得·潘鼓动温蒂等小孩来到梦幻岛后发生的一系列冒险故事。彼得·潘这一人物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寄托着作者本人对于童年的缅怀。《彼得·潘》的创作灵感来源,也显现了巴里的童心。巴里移居伦敦后,在公园附近看见几个小孩子在玩耍,他们扮成仙女和海盗,后来巴里也开心地加入了孩子们的游戏。在这几个孩子中,最活跃的那个孩子就叫作彼得,巴里将这几个孩子的游戏作为故事蓝本写进了剧作中,并在《彼得·潘》公演时,还分给每个孩子五个便士的稿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