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和氏璧与传国玉玺

春秋时期,楚国是南方的一个大国,幅员辽阔,国力强盛。

今天的湖北西部,有一座名为荆山的大山。那时候,这里也是楚国地盘。在荆山的一座小村庄里,居住着几户人家,大家都以打猎或是砍柴为生,其中有一个男子,姓卞,名和。

荆山上有许多坚硬的石头,这些石头中的极少一部分,里面含有玉石。而卞和有一项特殊本领,就是能判断哪块石头里有玉。

有一天,卞和在山上砍柴,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掉进山沟里。等他从昏迷中醒过来时,他发现自己躺在一片灌木丛中,灌木丛下面有许多石头。他一眼就看出,这些石头中的其中一块不同凡响——那是十分罕见的玉石。

卞和高高兴兴地把那块玉石抱回家珍藏起来。过了一段时间,他想找个地方把它卖掉,可周围都是些和他一样的穷人,根本没人有钱购买。他又担心有人偷走它,为此坐卧不安。

有一天,他把心事告诉了村里最有见识的长者。长者提醒他:全天下最有钱、最有势的莫过于君王,咱们是楚国人,你为什么不把它献给楚王呢?

卞和觉得长者说得有理,立即带着那块石头前往楚国都城。他风餐露宿,走了好些天,终于来到了楚都。

当时,楚国的国君是楚厉王。楚厉王听说有一个臣民,千里迢迢地进京献玉,很是高兴,下令将玉石呈上来,并命专门负责为王室琢玉的玉匠来鉴定。玉匠把石头拿起来看了看,非常武断地说:“这根本不是玉,就是一块普通石头。”

楚厉王听了,勃然大怒:“大胆匹夫,居然敢用石头冒充玉石欺骗寡人。来呀,砍掉他的左脚,再把他赶出去。”

卞和想要分辩,可哪里有分辩的机会呢?如狼似虎的卫士们一拥而上,把他按倒在地,用斧头砍掉了他的左脚。卞和痛得昏了过去。

等卞和醒过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宫门外的泥地上,身边是那块给他带来灾难的玉石,周围看热闹的人正在指指点点地嘲笑他。卞和非常难过,强忍着剧痛,慢慢向家的方向爬回去。

过了些年,楚厉王去世了,楚武王即位。楚武王本是楚厉王的弟弟,按照当时的传统继承制度,他并没有资格继任国君。不过,他杀死了本该即位的楚厉王的儿子,也就是他的亲侄子,然后自立为王。

楚武王登基的消息传到荆山,那位长者又来劝说卞和:“现在,咱们楚国立了新国君,你为什么不把玉石献给他呢?只要他认可了,你以前的罪名也就洗清了。”

卞和果然听了长者的话,又抱着那块玉石千里迢迢赶到楚都,把玉石献给楚武王。没想到,如同楚厉王一样,楚武王也把玉匠召来,令他当场鉴定玉石的真伪。玉匠看了看,断言说:“大王,这不是玉石,只是荆山上的一块普通石头。”

楚武王如同楚厉王一样勃然大怒,令武士把卞和拉下去,砍掉了他的右脚。

至此,可怜的卞和失去了两只脚。当他又一次从剧痛中苏醒时,还是像上次那样,躺在宫门外的泥地上,周围又是一群指指点点的人。

断了双脚的卞和,比上一次更艰难地行进着,辗转多日,才终于回到家乡荆山。

一晃五十年过去了,卞和已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很少有人知道他为什么而失去双脚。这时,一个消息传来:楚武王去世了。接任他的,是他的儿子,后来谥号为楚文王的。

卞和听说这消息后,爬到荆山上放声大哭,他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连血都哭了出来。后来,飞过他身旁的鸟,也跟着他一起悲鸣。这事传到楚文王耳朵里。楚文王曾经听老人们讲过卞和的故事,很好奇地派人问他:“天底下被砍了脚的人多着呢,又不止你一个,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

卞和回答:“我不是为自己失去双脚而哭,我是为宝玉被当成石头,忠贞之士被视为骗子而哭哇。”

使者把卞和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楚文王,楚文王觉得事有蹊跷,就令人把卞和以及那块玉石一同带到宫里,并令玉匠当场将玉石剖开。

石头剖开之后,在场的人都惊呆了,他们看到的,果然是一块可遇不可求的美玉。这块美玉,让卞和失去了双脚,人们就将把它加工后的璧命名为和氏璧。璧,玉器的一种。

后来,秦国消灭了包括楚国在内的所有诸侯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秦军灭楚后,和氏璧自然也被当作战利品带回了首都咸阳。

秦朝的建立者是秦始皇,他是第一个自称皇帝的人,他规定,皇帝用的印章称为玺,又叫传国玉玺。他的印章,正是由这块和氏璧制作而成,上面由丞相李斯镌刻了八个大篆汉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意思是说,秦始皇的皇位是上天所授,因而要永远传下去。

有了玉玺之后,国家的重大任命、重要公文或是秦始皇的各种圣旨,都必须盖上玉玺方能表示被皇帝认可,才能生效。

秦始皇喜欢出巡,出巡时间少则数月,长则一年。他出巡时,随行人员和物品可能不同,但唯有玉玺是每次都必须带上并由专人保管的。

这一年,秦始皇南巡到了洞庭湖,当他乘坐着高大的龙舟横渡时,风平浪静的湖面突然狂风大作,一阵紧似一阵。他的随从们乘坐的船只稍小一些,好多条船都被风浪掀翻。秦始皇的龙舟虽然要高大一些,但看起来就像波涛间的一片落叶,只能随波逐流。

秦始皇又急又怕,问李斯该怎么办。李斯说:“我听我老师荀子先生讲过,像这种罕见的风浪,一定是惊动了水底的龙。陛下也是真龙天子,只是水底的龙不知情罢了。”

秦始皇问:“那如何让它知道呢?”

李斯说:“恐怕只有把传国玉玺扔进水中,它才会知道的。”

秦始皇虽然舍不得传国玉玺,却更怕龙舟被打翻,于是便令赵高取出传国玉玺,亲自将它投进了滚滚波涛中。

说来也怪,一会儿工夫,风浪停息了,洞庭湖上又是一派祥和明丽景象。

只是,传国玉玺丢了。秦始皇下旨,让地方官召集了几百个水性特别好的渔民,让他们下潜到湖底找玉玺。找了一两年,根本没法找到。秦始皇一怒之下,把负责的地方官免职,把渔民们全关押起来。

又过了一年,这一年,秦始皇巡幸后返回咸阳时,途经华山脚下。原本,天子出行,严禁围观,却有一个身材高大的黑衣人站在道口,士兵喝令他赶快离开,他却不为所动。士兵们企图用手里的戈把他推开,却无论如何也推不动。

正在争执时,秦始皇的车过来了。秦始皇喝问发生了什么事。负责警卫的将军不敢隐瞒,回答说有人挡了御道。秦始皇大怒:“什么人敢挡朕的道,这不是反了吗?给我拿下,杀无赦。”

但是,当将军带着士兵们把黑衣人包围起来,想要把他杀死时,却吃惊地发现,不论是刀砍在他身上,还是矛刺到他身上,此人都毫无反应,反而是击杀他的士兵被反弹一跤。

众人无计可施之际,黑衣人突然大喝:“我是来还玉玺的,把这个给你们皇帝拿去吧。”说着,他从怀中摸出一个包袱。将军接过去解开一看,里面果然是在洞庭湖时扔进水中的传国玉玺。

将军把玉玺送到秦始皇面前。秦始皇见了,喜出望外,大声说:“这是什么人献上的?朕要重重地奖赏他。”

黑衣人不知什么时候走到了秦始皇车驾附近,说:“我不稀罕你的奖赏,你只要把洞庭湖里潜水的那些渔民放了就成。”

秦始皇说:“那当然,玉玺都在这里了,还找什么呢。”

黑衣人又冷冷地说:“我还要劝你一句,要爱惜民力,否则,哪怕你有传国玉玺,你的江山也不会长久。”

秦始皇听了,很是生气,正要发火,黑衣人却化作一道黑烟消失了。

可惜秦始皇非但没有听从黑衣人的劝告,反而愈发不爱惜民力,他原本希望秦朝江山由他开始,始皇帝而二世,二世而三世,三世乃至百世千世,但没想到在他死后几年,他的儿子秦二世当政时,秦朝就灭亡了。 mbLO8emwLiPlhF3RAJYhQODngIK/f38uuw5TQ3U3yg52LyT8IGWSdsnfNQNEd+V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