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那坡的壮族,是广西壮族中颇具特色的一个分支。 “黑衣壮”的命名,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由音乐学研究员冯明洋在其论文《壮族“双声”的腔调类论》中提出(他称为“黑衣壮人”),但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一些学者就已经注意到“黑衣壮”的存在,并且陆续记录下来。或许是这些文献在发表时并未引起学界注意,而后由于政局的变化,民国时期的这些文献并未使用20世纪80年代之后广西学术界的通用称谓“黑衣壮”,而是用了“黑衣”“黑衣人”“黑衣族”甚至“黑衣傜”等称谓。
由于种种原因,民国年间这些关于广西“黑衣壮”的早期文献记录长期湮没在故纸堆里,一直没被关注,或许有学者读过这些史料,但未曾以专题或专章的形式加以考证分析。 实际上,这些现代早期民俗研究中关于“黑衣壮”的记录颇具历史和艺术价值,回溯民国时期的这些文献记录,有利于我们将“黑衣壮”早期研究与当下的研究联通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