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周隆序绚

成义发来书稿《如寄》的校样,命我写点文字,令我诚惶诚恐。我和成义是两年前在一次视频会议上认识的,当时我还在负责中华书局的工作,成义是山东省教科院传统文化中心主任,因为工作上有合作,双方建立了联系。虽然至今缘悭一面,但我知道他是个认真的读书人,不但涉猎广泛,而且勤于思考。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他的书画造诣。

近些年,国家对传统文化高度重视,如何继承发扬传统文化,成为文化产业和教育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成义处在他的位置上,考虑得应该很多。多年经验告诉我,国家的关注和提倡,弄不好就会催生出大量泡沫,因为人们的注意力总是集中在表面现象上。成义是在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我认为,对当代人来说,从传统文化中要学习的,首先是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审美的趣味,也就是说,要让人的精神充实、趣味高雅。现代社会,由于书写材料和书写方式的变化,毛笔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而使书法成了一门技艺。但对古人来说,书写能力一般要从小培养,它既是读书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陶冶性情的手段。写字的过程既锻炼人们对毛笔的控制、汉字结构的理解,也培养对章法布局的认识,能提升抽象审美的能力。唐代开始,一些非职业画家出身的文人涉足绘画,用书法的笔意来作画,重视诗情画意与笔墨趣味的结合,追求象外之意,味外之旨,逐渐发展出中国文人画。文人画与专业绘画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画家自我表达的一种形式,带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与审美追求,专业绘画则更侧重于技巧层面。所以,就书画艺术来说,文人画更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与价值。

成义的《如寄》,是一部书画作品合集。全书分两册,上册《水墨笔记》集中展示他的绘画和书法成就,下册《浮世日札》则想突出内容,主要反映他日常阅读、思考的心得。成义没有走职业书画家的道路,他把读书、写字和画画,当作人生修养的方式而长期坚持,用心揣摩。其用力之勤,用功之深,涉猎之广,从厚厚的两册书中可见一斑。对于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我认为首先要持一种非功利的态度,精益求精,坚持兴趣,追求趣味,不为名利,才能真正有所进步和突破。成义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成义不是职业书画家,但他取径正、功夫深。观成义的字,可以看出他涉猎的方面广多,不但章草、篆隶颇为厚重,各有特色,而且能看出他广泛学习汉魏二王和唐宋诸家的痕迹。我想重点说说成义的画,这可以说是最让我意外的方面。成义的画,主要涉及花鸟、动物和人物三种题材,虽以花鸟、动物为主,人物画的功底也很好。从笔下的芦雁、怪石、花鸟、动物等,可以看到他对边寿民、八大山人、齐白石、徐悲鸿等一众画家的学习;几幅人物画,不但造型准确,而且笔力稳健,线条表现力强。唐代画家张璪提出绘画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既要重写生,又要有自己的创意。但是任何成熟的艺术都有它的表现语言,即属于这门艺术的独特表现方法,对于中国画来说,就是造型、笔墨和布局。一个人要想入门,得先掌握这套语言。所以潘天寿在张璪的两句话后,又加了一句『上法古人』。中国画入门重临摹,就是要通过取法前人来学习它的表现手法。成义的画在学习前辈语言的基础上,已经有了自己的特色。让人印象最深的是他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意趣,所展示的笔墨功力。他的花卉,充分体现了『写』的味道,线条劲挺厚实;几幅生肖图造型夸张,运笔浑润;他笔下的猫,姿态逼真,栩栩如生。有些画在熟宣上的画,尤能体现出他驾驭和运用线条的能力。这既是因为他有过专门的绘画训练,也得益于他的书法功力。

看了成义的这些作品,在感到吃惊和敬佩的同时,很期待能尽早跟他见面,一领风采。人生有限,艺海无涯,戒骄戒躁,平静修炼,让生活永远充满诗意,心境始终处于悠然。祝愿他能不断超越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周绚隆 二〇二三年十二月十日
周绚隆:著名学者,作家。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华书局总编辑。 oa+RxcrwW09dPb3fzCj44ANW11fWdELljS9xb9kvDb3pQLQ1eYVs28C1Pitww+n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