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弁言

常思碌碌生涯,可留存于心的,竟为何物?于我而言,每每今昔对视,检点形骸,对过往的连篇累牍,学理的翻转研习,常常归于一叹,怅然若失。聊以自安自慰的,倒是平日信手的写画。积习经年,我的以书以画以诗以文的书斋日课,大可遣散内心无名的志意情愫,惟此焕发自性,安妥心神,真真切切。遂知古人所谓快然自足者,不假他求,不需多取,全在你的内心。

沉浸日久,无预设形成的,恰是自己的一块滋养神明的田地,是砚田,也是心田。反躬自审,生发于书斋的,巨如弘廓天地,细如草木流沙,全任一气,可以仰观俯察,默对古贤,体味万有。点画行迹之间,一字字一笔笔格致其意,如生命,如肢体,如枝丫,万物自生互动,亦复彰显掩映。烟云供养,眼前无非生机。

我自知个人的边缘行走,无力预流大时代书画风潮。然而却也别有一个愿望,恪守传统,映带自心,能够激扬更多的人文物理。百年以来,现代专业分工,使得各界学人各司其职,庶几相忘于江湖。学科壁垒的森严,加深着对文化融通的渴望。惟愿以文化心、以文化人,毋虚毋空,在在有个入处。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是沉浸古典之后自然获致的愉悦。会心者看我,亦期无论工拙,忘乎妍媸。

身如寄,心有所寄。

甲辰谷雨时节,介耳谨记 oVA78fv+WINlnhgn9qqq8R0yNppdMpgnsRHPvyybsZBL1vXQmxUZ9BB45/CJR/u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