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呈现出来的是房屋主人所崇尚的生活理念与追求。房屋主人无论是豪门望族、达官贵人、普通商贾还是一般民众,都脱离不了那个时代具有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天、地、君、亲、师是不可动摇的等级制约,福、禄、寿、喜是上自君王下至百姓的共同追求。
广西传统建筑装饰依附于建筑空间而存在,在装饰图案与意涵上有着丰富的多样性,成为广西地域文化与各少数民族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
由于广西地处南疆,在建筑与装饰秩序上不如中原地区的严格。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融入本土元素,再用轻松的画面寓教于乐,产生出许多祥瑞动物、植物、瓜果、人物、博古、文字、几何、山水等装饰题材。这些装饰题材从建筑的外立面延伸到建筑的内部供人观赏,观者从中不仅能获得视觉上的美感,还能获得心灵上的感悟。
装饰艺术产生于建筑,且应适当地服务于建筑。黑格尔说过:“建筑的任务对外在于无机自然的加工,使它与心灵结成血肉因缘,成为符合艺术的外在世界,建筑艺术的基本类型是象征艺术。”广西传统建筑装饰包含传统文化的内容与精神,形成一个蕴含多重意涵并为民众普遍认知的图像符号系统,体现出广西民众对吉祥喜庆、平安避灾、福禄长寿和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望。“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作为建筑装饰的传统文化,由于其历史性与多样性,加之中国文字独特的一音多字多义的特点,使装饰图案产生种类繁多的表达方式。
象征是以具体的事物体现某种特殊意义。这样的手法在中国古已有之。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写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将自然的山水与人的品格联系在一起,用大山象征人的崇高与安宁,用流水象征人的悠然与淡泊。
著名民艺学专家张道一教授曾提出“福、禄、寿、喜、财、吉、和、安、养、全”这十个中国传统吉祥象征观念。广西传统建筑装饰同样受到此类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有限的建筑装饰面积中,巧妙地运用动植物、人物、器物等形象来借物言志,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想理念。如龙象征权力,龟鹤象征长寿,大象象征太平,佛手瓜象征长寿,牡丹象征富贵,石榴象征多子,瓜果象征丰收……这些形象通过工匠的抽象与变形,形成具有装饰意味的象征图案,应用在传统建筑的梁枋、柱础、壁画、裙板等处。
表1 建筑装饰图案及象征
图2-40 桂林灌阳月岭村石牌坊上象征神仙庇护的八仙石刻装饰及线描稿
中国文字的数量庞大,据统计有八万多个。在这浩大的文字系统中,同音字大量存在。“谐音”作为中国文化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正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使文字表达出双层含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思维方式是以联想为基础的,通过谐音字将装饰图案与意涵联系起来,通过动植物或器物等题材表达吉祥文化。如蝙蝠的谐音是“福”或“富”,鸡的谐音是“吉”,芙蓉的谐音是“富”,橘的谐音是“吉”,瓶案的谐音是“平安”。人们巧妙地将思想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为传统建筑装饰表现提供了大量素材。
表2 建筑装饰图案及谐音
图2-41 桂林灵川大圩镇一民宅隔扇门上雕刻代表“福、禄、喜”的芙蓉花、鹿、喜鹊图案
装饰符号是指将事物形象特征进行几何化处理,表达理念的符号系统。这些符号以抽象形式呈现,构成一种形式上的美感。这些装饰抽象符号大致来自以下三方面:
(1)天地、宇宙、星辰、自然景观现象中的图形;
(2)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生物等各种形态;
(3)古代哲学观念和宗教祥瑞观念的图形,如太极、八卦、天圆地方、规矩、盘长、方胜等。
所谓“图必有意”,就算是抽象的符号,人们同样赋予了吉祥的寓意。例如八角形寓意吉祥,六角形寓意长寿,圆形寓意圆满,菱形寓意长寿延年,万字寓意万事如意,钱文寓意财富,葫芦寓意福气,法螺寓意生生不息,宝瓶寓意圆满。
这些看似抽象的符号,以一个单元造型为模块,再将这些小单元进行不断地扩展,形成一块宽广的面。符号单元可以根据所在的建筑位置面积进行模块增减,灵活度相当高。如此形成的画面同样被赋予了生命生生不息、幸福连绵不绝的吉祥寓意。
表3 建筑装饰图案及寓意
图2-42 位于陆川县乌石镇谢鲁村秦子屯燕子山南麓的谢鲁山庄有一折柳亭,亭内有一“三喜”花窗装饰,表达了主人一生中的文喜(考上秀才、当上文官)、武喜(当上少将、司令)及屋喜(建造山庄)三件喜事
上述象征、谐音、符号除了在广西传统建筑装饰图案中单独出现,更多情况下,它们是以相互组合搭配的形式出现的。这种图案正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而来的,例如喜鹊与梅花意喻喜上眉梢,宝瓶与如意意喻平安如意,牡丹与白头翁意喻富贵白头,鹌鹑、菊花与枫叶意喻安居乐业。这些综合类的图案题材较多,形成的建筑装饰图案范式在广西传统建筑装饰中被广泛运用。
表4 建筑装饰图案综合搭配及寓意
续表
图2-43 刘永福故居梁架装饰图案意涵分析
图2-44 黄姚吴氏宗祠壁画装饰图案意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