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行(梵语prayoga),意为加功用行,又译方便,或称前方便、方便道、前行、道前基础,指正式修行(“正行”
)之前的必要准备。就像行军之前的备办粮草,出车之前的加油打气,见道证果之前所修的一切行,都可叫做加行。佛教各种修行道,都有其加行作前提和基地,如三乘修定以持戒为加行,神通禅以四神足(欲、念、精进、慧)为加行,天台止观以具五缘、诃五欲等为前方便,唯识学菩萨道五位中以资粮位后、见道位前的暖、顶、忍、世第一四位为加行位,等等。本文所言大乘根本加行,是包括了资粮在内的广义加行,指大乘显密诸宗共同作为修行之根本、初学者入门必先修习的各项课目。
盖房立舍,必先打好地基,地基不固,房舍难免坍塌。学佛修道,必先修好加行,加行不修或修而不固,便无资格进入正行,邋等修学,必多障难。大乘多种经论,都强调加行的重要性,阐述了加行的内容和观修方法。
入门先修加行,本是佛教诸乘修道之通途。藏传佛教直承印度晚期成熟的佛学,十分重视“道次第”,强调道前加行的修习,有系统、严整的加行修持法。如噶举派、宁玛派以观人身难得、思维无常、观轮回苦、观善恶业报为显密相共的“四共加行”;格鲁派以净信、修四无量心、思无常、发菩提心为“四共加行”,以出离心、菩提心、正见为“道之主要三根本”。
汉传佛教本来亦重加行,天台宗的修学次第尤为系统。但自唐宋以来,禅、净二宗盛行,禅宗专接上根利器,不立阶渐,以扫荡一切为方便;净土为诸宗归宿,以信愿二门为加行。禅净二宗,尤其禅宗,出于应机设教的特殊方便,对大乘根本加行的修学,强调不够,未建立严整的加行观修法仪。影响至于今日,难免产生诸种弊端:一些学人虽入佛门多年,却连三皈依都不能清净,拜祀神鬼,迷信卜筮,皈依气功师,认三教学理为一致;或则虽然念佛、诵经、持咒、布施,而无出离心、菩提心,贪求世间福报,器量狭小,停留于低层次的神道信仰;或则虽然证道心切,急于打七闭关、入山住洞,而因正见、资粮不备,业障未除,久修无获,乃至入魔发颠,丧身失命。尤其是近年来一批从练气功转入学佛的人,往往执着气感,希冀神通,只把佛法当作一种“功夫”来练,结果不是难以深入,便是被鬼魔所附而不自知,或者被气功界的歪风所诱,急于为人之师、受人供养,假佛法为旗号,办班教功,牟利捞名,状若巫祝,行类方士,败坏佛法与气功的声誉。如此种种,皆是加行不备、因地不真所致。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欲提高佛教徒的素质,令众生如法修学而得佛法实益,应吸收藏传佛学之长,严格修学次第,首先建立诸宗相共的大乘加行道,这是重建中国佛学至为重要的一着。本文特总结汉藏佛学诸加行说,将初学必修的资粮、加行归纳为坚固净信、发菩提心、得正知见、忏罪积福四条,名曰“大乘根本四加行”。
四加行的修习,应以在禅观中“思维修”和日常生活中随时观察而“数数修”相结合,以由师长讲说引导、集体观修为殊胜方便。此应有详备的仪轨,可制成磁带光盘以广流通。本文仅举其纲要,以供有缘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