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贸易和移民可以带来新思想和可生产的产品时,二者最具有价值。在14世纪,贸易商将玉米(以及后来的红薯)带到中国,为那些降雨量不足以维持水稻生长的地区提供了主食来源,这使中国随后几个世纪人口快速增长。
1290年左右,意大利人发明了辅助阅读的眼镜,并迅速传遍欧洲。1440年左右,德国人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机,掀起了印刷革命。在此后的50年里,书籍的出版量超过了前1000年的出版量。
经济学家将实物商品描述为“竞争性的”,将思想描述为“非竞争性的”。当我把3个苹果交给你时,我便不再拥有这3个苹果了。但如果我教你如何把苹果击落,那么我们就可以共享这份乐趣(尤其是当我们都不介意吃碰伤的苹果时)。
非竞争性理念对于经济学家如何看待创新至关重要。就辅助阅读的眼镜和印刷机而言,这两种创新都不受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这对于消费者而言是一个利好,因为这意味着其他人可以复制、调整和改进这些发明。但自由复制的能力削弱了发明的动力,所以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从1474年《威尼斯专利法》开始,各国纷纷制定专利法,赋予发明者暂时的垄断权,从而使他们乐于分享自己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