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读者来信说道:“如果你爱的人无法建立依恋关系,那真是太痛苦了。”
这句话我已经听过无数次了。悲伤的父母想要不顾一切地治愈他们患有品行障碍的孩子,给孩子一个正常、有人际联结的情感生活。更令人感到痛苦的是,当他们思考如果孩子不能改变,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时,他们感到万分恐惧。
如果你是品行障碍患儿的父母,你可能知道有些寄宿学校、治疗中心、训练营会提供一些治疗,声称可以“治好”孩子。这些项目都秉持这样一种观点:可以通过在有强制行为规范的环境中待足够长的时间(通常是90~120天) [19] 来持久地纠正品行障碍患儿的行为。权威人士强制实行严格的规则与时间安排,并惩罚不遵守规定的人。如果你尝试过其中的一个或多个项目,就会知道它们并没有“治好”你的孩子。孩子回家后,可能在几天甚至几周内,他的行为会比以前有所改善,但改善的行为很快就消失了,原来的反社会行为也恢复了。这种迅速的倒退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核心障碍——良知缺失不能通过任何已知的治疗方法修复,正是这种核心缺陷导致了令人担忧的行为。残酷的事实是,目前没有治愈真正品行障碍的方法,正如没有治愈反社会人格的方法一样。我们根本无法在一个没有良知的人身上创造出良知。
个体与团体心理动力学治疗、住院精神病学治疗、训练营、震慑性监禁都是无效的,甚至会让问题变得更糟。有研究表明,对几组患有品行障碍的青少年进行的治疗往往会增加反社会行为,尤其是在小组成员被允许讨论违抗与非法活动的情况下。 [20] 此外,也没有药物能治疗品行障碍。许多品行障碍患儿也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有些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也被用于治疗有这两种诊断的儿童,以期改善他们的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和冲动问题,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然而,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药物能成功治疗品行障碍本身。
有一种管理制度有时能够缓解品行障碍的可观察症状,即“重大不当行为”本身,从而给不堪重负的家庭带来一定程度的平静。听到这个消息,青春期前儿童的父母可能会备受鼓舞。这种方法更多的是针对父母而不是孩子,其中包括积极权变管理技能的培训,这种技能在本质上是一种教学技术。与上述的流行“疗法”不同,积极权变管理是有证据支持的,这意味着它的有效性经过了系统性研究的检验与改善。
条件只是一种“如果……那么……”的配对(如果你这样做,那么就会发生这种情况)。在本能的育儿过程中,大多数条件事件都是自然发生的,并且包含社会性奖励:如果孩子把面包放回橱柜里,那么父母就会对他微笑——把面包放回去是积极的行为,父母的微笑是奖励。相反,如果父母接受过训练,并有意地管理条件,就会提前公布特定行为与特定奖励之间的联系,并清楚地在“积分表”里标明。每种行为(如独立刷牙、上厕所等)都在积分表上对应一定的分数,每种奖励也会以分数表示其“价格”。虽然积分列表可能会列出一些物质项目(7分可换超级英雄贴纸,14分可以换某种小玩具等),但也会用到社会性奖励(与父母再玩一局接球游戏,睡前再多读一本书等)。此外,成功还会带来父母的表扬,或许还有一个拥抱。
与其他孩子相比,品行障碍患儿对社会性奖励的积极性要低得多。对于这类孩子来说,评分表上有意义的奖励往往是物质奖励,这些奖励要明显能让他们感到满足(如喜欢的食物、想要的电子产品、玩电脑的时间、新衣服)。此外,对于品行障碍患儿来说,许多得分的行为都是非常基本的亲社会、非暴力行为,比如在乘车过程中表现良好(即不大喊大叫或推人),在吃饭时只用“良好”的语言,或者在新生儿所在的房间里小心行事(不扔任何东西)。
通常情况下,对父母进行的权变管理方面的培训(有时叫作“父母管理训练”)是由儿童行为治疗师提供的。这类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就是“卡兹丁管理法”(Kazdin Method), [21] 这种方法是以其开发者、行为心理学家艾伦·E.卡兹丁(Alan E. Kazdin)的名字命名的。卡兹丁也是耶鲁大学教养中心和儿童品行诊所的主任。卡兹丁明确指出,权变管理法会直接处理儿童的违抗行为,而不是处理其根本原因,但他强调,在家中增加亲社会行为,减少消极互动,减少混乱本身就是极为可贵的改变(走投无路的父母可以为这一点作证)。下面的案例讲解了卡兹丁式的方法,我们可以从中看出直接处理破坏性行为对于父母的巨大价值,哪怕这种冷酷-冷漠的障碍本身并没有得到治疗。
史密斯夫妇有两个孩子,八岁的儿子威廉患有品行障碍,五岁的女儿艾米在情感上是健康的。每天晚饭后,当一家人想看一些轻松愉快的电视节目时,威廉就会狠狠地踢小艾米,还会嘲笑她哭鼻子。艾米的腿上总是有瘀青。然后,当史密斯夫人把艾米送上床时,威廉就会挤进房间,描述起一个恐怖的、想象中的怪物(他的创意非凡,每天晚上的怪物都不一样),并且对艾米说,等她睡着的时候,怪物就会神奇地从她的衣柜里进入房间。史密斯夫人恳求威廉离开房间,但无济于事。艾米怕得要死,在许多天晚上,最后都得和父母同床睡觉。
在威廉的儿科医生的建议下,史密斯夫妇参加了父母管理训练,学习如何进行管理,来改变威廉的一些行为。他们把一张海报大小的积分表贴在了厨房的墙上,买了一些金色的星星来代表威廉的得分。4颗星代表威廉可以在放学后得到一根巧克力棒(一天),8颗星代表威廉放学后可以多玩半个小时电子游戏(一天);或者,如果威廉想要攒一攒积分,攒到20颗星,父母就会给他买一个新的玩偶手办。各种奖励及其“价格”标注在积分表最显眼的顶部。父母会把星星贴在图表上,旁边就是清晰、具体的行为,这些行为的价值会用分数来表示。大多数行为都与自我克制有关,包括“一整天不骂爸爸妈妈”“在吃药的时候不威胁要打妈妈”“不做任何让同学难过或哭泣的事”“不对老师撒谎”以及其他一些事情。学校会为问题儿童提供社交技能与学业训练项目,每个教学日都至少会和家庭联系一次,并提交一份报告。问题儿童每天做到上述的每个行为,都能获得1分,除了有两种行为的价值是每天两分。这两个得分项目是“不踢艾米或以任何方式伤害她”,以及“不跟艾米讲怪物或其他任何可怕的想法”。
威廉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游戏”,因为除了获得奖品以外,他还能“战胜”他的父母;换言之,他可以“让”父母给他平常他们不会给的东西。在威廉的父母看来,这套制度是不自然的,想起自己的认可本身并不能激励威廉的时候,他们感到很难过。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套制度是有效的!威廉的行为有所改善,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日常生活轻松了一些。睡觉的时候也变得更平静了。父母担心这套方法对5岁的艾米不公平,因为良好的行为对她来说是很自然的,但她不会因此得到物质奖励。因为她不是品行障碍患儿,她就不能享有威廉现在受到的特殊待遇。他们决定也在某些时候给艾米特别的奖励,比如当她特别配合父母的时候,或者能够很好地和玩伴分享的时候。不过,说实话,这套新制度对小艾米最好的一点是,她不会每天都被一个八岁的孩子踢,也不必每天晚上闭上眼睛的时候都听到可怕怪物的故事。
威廉似乎总是喜欢给家人制造痛苦,看着他们难过。(他就是一个年幼的“情绪吞噬者”。)我们可以理解,由于他现在会花一些时间考虑他的“得分游戏”,所以家人都松了一口气。
总而言之,对品行障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一系列治疗方法的结合——类似于治疗威廉的方法, [22] 其中包括权变管理方面的父母培训、孩子学校的配合、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治疗(如果孩子有这种障碍),以及帮助孩子完成学业的学业支持和社交技能训练。这种方法并不能治愈真正品行障碍的根本问题。相反,这套方法中的所有元素都旨在促进和支持这些问题儿童的行为改变。例如,学校的社交技能训练可以成功地教会年幼的品行障碍患儿对其他孩子说“你好”“请”和“谢谢”,使用除了抓其他孩子、把他们推倒在地以外的其他方式来引起他们的注意。但这样的培训只能改变行为,无法让孩子萌生交朋友的真正愿望,并以此作为讲礼貌的原因。(我们还可能注意到,为一个可能会被诊断出反社会人格的孩子提供社交技能培训,具有某种令人不安的讽刺意味。)然而,对于品行障碍患儿的父母和老师来说,有时看到没有其他孩子受到折磨或侵犯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由于我们的社会在医学知识和技术上快速进步,任何疾病的生物学成因的发现,比如冷酷-冷漠大脑的旁边缘系统功能障碍,往往都会引出一个问题:这能治好吗?考虑到前脑神经回路具有非凡的可塑性,有没有一种方法能改变冷酷-冷漠大脑的神经缺陷——治疗这个原本该有爱和良知的空洞,就像一个人在中风或脑损伤后大脑恢复各项功能一样?
在未来,神经生物学家有希望能开发出某些化学方法来增强大脑的自然可塑性,使大脑回路更有可能通过重复的经历得到生长和塑造。关于品行障碍的治疗方法,行为学家艾伦·卡兹丁说道:“重复的练习有助于让孩子养成某些特定的行为习惯,这个过程涉及了大脑的变化……近年来在化学与大脑结构研究方面的技术进步,让研究者能够看到这一过程是如何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但这项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目前,我们只能说,我们知道重复练习会改变大脑,我们仍在试图弄清楚这些变化到底是什么样的。” [23]
用化学物质增强大脑固有的可塑性,再配合反复诱导积极社会互动的行为训练,也许可以恢复品行障碍患儿大脑中使人际联结成为可能的特征。有了更加正常的旁边缘系统,孩子就会因为真正想要交朋友而愿意在学校学习社交技能,会因为“让父母高兴对自己很重要”而愿意在家表现良好。由于获得了建立情感联结的能力,所以他也有了善待他人的内在理由。他最终会克服品行障碍,避免成为终身的反社会人格者。
想象一下,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那些反社会人格者,那些无耻的庞氏骗局阴谋家、无情的白领罪犯、最残酷的校园恶霸、家庭暴君从婴儿时期就能通过医学的辅助来体验情感联结。有了资金支持和科研兴趣,我们能够也应该研究那些永久改变冷酷-冷漠儿童大脑的方法。事实很可能会证明,这样的研究会改变世界。然而,这种振奋人心的胜利,也就是在曾经无法容纳爱与良知的大脑中创造爱与良知的神经环境,还在遥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