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大约70%的家族企业还没传到下一代就“阵亡”了,大约88%的家族企业根本传不到第三代,只有大约4%的家族企业能传到第四代,至于传到五代以上的,可谓凤毛麟角。但罗斯柴尔德家族企业从创立到现在,已经顺利传承了七代,第八代传人已经崭露头角。虽然现在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影响力比鼎盛时期小了一点,但依然是世界著名的金融家族之一。
为什么罗斯柴尔德家族企业能长盛不衰,传承这么多代以后,还能保持其财富、影响力和地位?主要得益于他们家族独特的财富传承之道,具体有以下几点:
罗斯柴尔德家族是一个典型的犹太家族,非常注重家族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承。他们始终坚守犹太人传统的精神圭臬,要求家族成员要团结、正直和勤奋。
家族创始人梅耶不仅在遗嘱中叮嘱家族成员要团结友爱,不能钩心斗角,还在临终前告诫五个儿子要团结,他说:“只有你们团结一致,才能所向无敌;你们分手那天,就是家族败落的开始。”
罗氏后人也谨遵梅耶的教诲,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族徽设计成一只大手抓着五支箭的形象,并且在下方写下“团结、勤奋、正直”字样,这是用《希伯来圣经》中“折箭训子”的故事来警示,提醒家族成员家族团结高于一切。
罗斯柴尔德家族第六代掌门人大卫曾说:“罗斯柴尔德家族企业之所以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纳粹的迫害、国有化冲击还能存在,主要原因就是家族所有成员都齐心协力,这也是罗斯柴尔德家族企业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而长盛不衰的秘密。”
对于“团结、勤奋、正直”,大卫解释道:团结就是家族成员要团结友爱;勤奋就是家族成员都要努力工作,不能坐享其成;正直就是做的事要利人利己,不能仅仅为自己赚钱。
罗斯柴尔德家族后代想要进入家族企业,首先要在父亲的银行工作一段时间,然后再去叔叔的银行锻炼,接着还要独自去接管一座城市的生意,只有依靠自己的能力将那里的生意打理得很好,才有资格进入家族企业。在罗斯柴尔德家族,不管是谁,都没有特权,都要用行动去证明自己。
为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财富传承,梅耶还在遗嘱中对家族成员的工作、婚姻、继承权等做了严格的要求。
梅耶要求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中的重要职位必须由家族内部人员担任,不能任用外人,并且只有男性家族成员才能参与家族企业的运作,女性家族成员不能参与家族商业活动。
为了防止罗斯柴尔德家族财富缩水和外流,梅耶对家族成员的婚姻做了严格的要求,规定家族通婚只能在表亲之间进行。罗斯柴尔德家族成员的婚姻一直遵守这条规则,直到1967年才做出一些改变,可以跟其他犹太银行家族通婚。
为了不让外界知道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财产状况,梅耶要求家族成员不对外公布财产情况,并且继承财产时也不准律师介入。正因如此,直到现在也没人知道罗斯柴尔德家族到底有多少财富。
为了保证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稳定,梅耶规定每家的长子为各家的首领,如果想让次子接班,需要家族成员一致同意才行。
为了防止有人不遵守自己的遗嘱,梅耶特别规定任何违反遗嘱的人将失去一切财产继承权。正是因为这条规定,罗斯柴尔德家族成员都坚决执行梅耶的遗嘱。
除此之外,罗斯柴尔德家族还有一些家规家训:
1.重视兄弟和睦与家族团结的传统。
2.不追求金钱,而是注重良好的人际关系。
3.教育子女拥有正确的金钱观。
4.警惕过于追求物质利益的思想倾向。
5.信息就等于金钱,从小开始重视信息的重要性。
6.世代相传搜集情报信息的传统。
7.不忘促使五兄弟和解的“五支箭”的教训。
8.犹太人之间互帮互助,共同发展事业。
9.世代保持捐赠的慈善传统。
中国古语有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读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罗斯柴尔德家族正是秉承着“道德传家”的理念,坚持传承自己的家族文化,才能长盛不衰。
梅耶和他的儿子们于1810年成立了合伙经营的家族公司。在这个“父子公司”里,梅耶和他的儿子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每个人都占有一定的股份,其中梅耶的股份最多,具有绝对控股权。
梅耶还跟他的儿子们签订了正式的合伙协议,协议明确规定了梅耶绝对的领导地位,在合同期间他可以撤回自己的股权,可以聘请或解雇公司员工,儿子们想要结婚必须得到他的许可。虽然这个协议过于苛刻,但它保证了罗斯柴尔德家族传承的基础,有效避免了家族成员之间的一些纷争,以防家族企业因为内部斗争而分崩离析。
后来,梅耶的五个儿子经过商议决定建立一种联合商业机构。他们五个合伙人根据各自的职责独立运行,但又互相合作,利润按占股比例进行分配,这样这个家族企业对外还是一个整体。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他们每隔几年就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协议进行修改。这种商业模式既灵活自由,又具有很强的凝聚力,能够长久发展下去。
罗斯柴尔德家族从来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他们采取多元化的投资策略。他们的业务和投资遍布全球,不管是欧洲、亚洲还是美洲,都有罗斯柴尔德家族企业或者他们投资的企业。他们的业务投资涉及金融、房地产、矿产、铁路、科技、媒体等多个领域。这种国际化经营和多元化的投资策略降低了投资风险,确保罗斯柴尔德家族资产的安全和增值。
罗斯柴尔德家族很早就知道矿产资源的重要性。虽然矿石资源前期投资所需周期长,资金要求多,但矿石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具有稀缺性,等稳定开采后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收入,所以罗斯柴尔德家族非常重视对矿产资源的投资。1830年,他们就跟阿尔马登汞矿公司建立了联系。1834年,他们以多出竞争对手5%的价格获得了阿尔马登汞矿公司的合约。此后,又投资了黄金、煤炭、铁矿、银矿、铜矿等。矿产投资给罗斯柴尔德家族带来了长期的稳定收入,大大减少了家族资产缩水的可能性。
为了开采铁矿和煤矿,罗斯柴尔德家族开始投资铁路建设。罗斯柴尔德家族后来发现修建铁路可以采用出售政府债券的方式筹集资金,于是大力投资铁路建设,并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进一步巩固了他们在金融界的地位。
此外,罗斯柴尔德家族还热衷于收藏古董、字画、雕塑、珠宝等。在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沃德斯登庄园,摆放着一些罗斯柴尔德家族收藏的珍稀艺术品,这些珍稀艺术品不仅体现了罗斯柴尔德家族丰富的文化底蕴,还给家族的财富上了一道保险。因为珍稀艺术品是一种特殊的资产,具有保值增值的作用。
虽然罗斯柴尔德家族投资了很多领域,但他们的每笔投资都非盲目冲动所为,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第五代掌门人伊夫林·罗斯柴尔德 (内森的玄孙) 说:“时代永远不会因为没有罗斯柴尔德而停止前进,只有罗斯柴尔德跟着时代前进。”200多年来,罗斯柴尔德家族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根据时代的变化及时调整家族企业的经营策略和业务方向,甚至连老祖宗梅耶定下的规矩也会有所变革。
梅耶曾经要求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中的重要职位必须由家族内部人员担任,不能任用外人。这条遗训罗斯柴尔德家族一直奉行了100多年,但是“二战”以后,华尔街上的很多银行、投资公司都开始采取分股让权的方式,以此引入优秀的外姓人才。经过慎重的考虑,伊夫林于1960年决定打破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家规,引入外姓人士担任银行的重要职位,甚至担任董事。1960年,非家族人士戴维·科尔维以合伙人的身份进入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
1970年,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伊夫林直接将家族式的合伙人制变为有限责任公司制;同时,还规定只要员工业绩优异,就能升职,甚至进入董事会。
雅各布·罗斯柴尔德加入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后,对家族银行进行了改变,要求银行不仅能给客户提供资金支持,还能给客户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为此他创建了并购部,带领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向现代金融业的最高领域——企业并购进军,并取得极大的成功。现在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企业并购已经在业内具有显著的影响力,中国吉利并购沃尔沃就是罗斯柴尔德家族银行操作的。
罗斯柴尔德家族在这200多年间创造过辉煌,也遭遇过激流险滩,甚至还陷入过破产的危机,但是他们却凭借重团结的家族文化、严格的制度、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及与时俱进的精神成功克服了困难,保持着长盛不衰。
虽然机遇不会重来,财富不可复制,但罗斯柴尔德家族财富传承的智慧却可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