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鼻炎、鼻窦炎:长期经穴按摩可有效缓解

症状分析

鼻炎和鼻窦炎皆为常见的鼻部疾病,都有急性、慢性之分。从解剖学来说,鼻腔是前后鼻孔间的一个通气腔隙,里面覆盖鼻黏膜,黏膜发炎就是鼻炎。鼻窦是鼻腔周围骨性含气空腔,左右对称,共有4对,每个鼻窦都有一个与鼻腔相通的窦口,通过窦口,鼻腔黏膜和鼻窦内的黏膜互相延续。

发病原因1:感冒

伤风感冒会出现鼻子不通、打喷嚏、流清鼻涕、嗅觉减退等症状。

发病原因2:治疗不当

若治疗不当,鼻黏膜炎症会经由鼻窦的开口,蔓延到鼻窦,使鼻窦内黏膜产生急性炎症,即急性鼻窦炎。表现为鼻子不通、流黄鼻涕,以及头痛。

发病原因3:反复发作

如果急性鼻炎和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最后可能导致慢性鼻炎和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炎的症状有鼻子不通,或两鼻孔交替出现通气不畅,有黏液性鼻涕。慢性鼻窦炎的症状是经常流白色鼻涕,感冒后,流出黄色脓性鼻涕,并伴随嗅觉减退。

长期经穴治疗,对缓解鼻炎、鼻窦炎有极佳的疗效。

应对方法

方法1 按摩至阴、完骨、印堂

取穴方法

至阴穴:位于第5脚指甲基部的外侧角。

完骨穴:位于耳后乳突缘端,往上1拇指宽,靠后头部。

印堂穴:位于两眉之间,对准鼻尖处取穴。

按摩方法

1.按压至阴穴,按压时单腿屈膝,使用食指或刮痧板按压穴位。

2.以1、2、3吐气,一边施力;接着以4、5、6吸气,一边放松力量。按压的手臂要和胫骨保持平行。反复进行5~6次,再换另一侧。

注意事项:若不易操作,可用有钝头的物体点按穴位,按前法要领操作即可。

3.按压完骨穴,一边用双手食指各按穴位,一边将手肘抬起,食指同时推高,反复进行5~6次。

4.按压印堂穴,若食指按压力度不够,可将双手食指相叠,边闭眼边向前倾,同时进行指压。

方法2 按压四白、曲池

取穴方法

四白穴:在瞳孔的直下方,眼睛下缘硬骨的中央,稍微下方的小骨头凹陷处。

曲池穴:当弯曲手臂时会产生一条横纹,此穴即在横纹的外侧端。

按摩方法

1.用双手食指按住四白穴,边闭眼睛边前倾,进行指压。

2.用拇指小幅度旋转般压揉曲池穴也相当有效。

方法3 揉迎香、鼻通、印堂穴,捏鼻、擦鼻翼

取穴方法

迎香穴:位于鼻翼外侧缘的中点,法令纹中取穴。

鼻通穴:又名上迎香,不同于鼻通点。位于鼻翼的两侧、鼻唇沟(法令纹)上端尽头处。

印堂穴:位于两眉之间,对准鼻尖处取穴。

按摩方法

1.揉迎香穴、鼻通穴、印堂穴。

2.捏鼻、擦鼻翼各1~2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鼻子不舒服时,每日可增加1~2次。 oqPFL5wgZevv48SAM6RPMG1XvZDQ4RUeL3z55Cg+qhKBJ9p2l0NvElhrQfxoQNj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