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曹操,赤子之心还是乱世奸雄?

东汉末年,外戚、宦官轮流执政,大将军何进作为外戚欲杀十常侍未成,反被十常侍所杀,袁绍等人带兵入宫,把宦官势力血洗一空,困扰了东汉一百多年的外戚、宦官问题解决了,但是东汉也即将走向灭亡。混乱的时代开始了。

曹操为汉相曹参之后,其父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而这个曹腾曾服侍过四代汉帝,颇有名望。后来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到汉灵帝时期,已官至太尉。可以说曹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官二代。

少年时,曹操就表现出了对武艺的爱好与才能,他博览群书,尤其喜欢研究兵法,而且任侠放荡,随机应变的能力很强,这些都为他后来的军事生涯打下了稳健的基础。

当时汉朝设立的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叫作举孝廉,谁能孝顺亲长、廉能正直,谁就可以被提名做官。曹操在20岁时,便被举为孝廉,来到京都洛阳为郎,不久之后,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简单点来说,就是在一群皇亲国戚住的地方,负责管理秩序。血气方刚的曹操上任之后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还制造了十多根五色大棒挂在衙门左右,声称“有敢犯禁者,皆棒杀之”。此时的曹操还只是单纯地想做汉室的好官。可这群皇亲国戚哪管你什么禁令,很快就有人做了出头鸟。宦官蹇硕之叔违禁夜行,被曹操用五色棒打死。至此“京师敛迹,无敢犯者”,但曹操也因此得罪了一些当朝的权贵,碍于其父亲曹嵩的关系,曹操被明升暗降为顿丘令。

到了公元178年,曹操又因为自己的堂妹夫宋奇被宦官诛杀,受到牵连,被免去了官职,只好回到家乡谯县居住。

两年后,曹操又被朝廷征召,任命为议郎。此时,东汉朝廷宦官乱政,大将军窦武等人便谋划诛杀宦官。但不料事情没有成功,自己反而被宦官所害。曹操曾多次上书汉灵帝,说明窦武等人为官正直却遭陷害,致使奸邪之徒满朝,而忠良之人却得不到重用的情形。虽然言辞恳切,却没有被汉灵帝所采纳。随着东汉朝政的日益腐败,曹操此时已深知汉室再也无法匡复。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曹操拜骑都尉,受命与皇甫嵩等人合军进攻颍川的黄巾军。曹操凭借自己杰出的指挥能力,大破黄巾军,斩敌数万,因功被升为济南相。在济南相的岗位上,曹操仍然初心不改,治事如初。面对治下十多个县的县吏依附权贵、贪赃枉法、无所顾忌的行为,曹操大力整饬,一下奏免了大部分长吏,使整个济南为之震动,贪官污吏纷纷逃窜。最终在曹操的治理下,济南郡政教大行,一郡清平。本以为可以靠着政绩一步步地为朝廷效力,可无奈当时正是东汉政治极度黑暗的时刻,买官卖官甚至都有了制度,曹操因为不肯迎合权贵,便托病回归乡里,暂时隐居。

公元188年,汉灵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削弱外戚大将军何进的兵权,在洛阳的西园招募壮丁,设立西园八校尉,34岁的曹操因为其家世而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

一年后,汉灵帝驾崩,太子刘辩登基,何太后临朝听政。大将军何进便想借机诛灭十常侍,却没有得到何太后的支持。何进不顾曹操等人的劝阻,执意征召停留在河东郡的董卓率部入京,想以此来胁迫何太后同意诛杀宦官。没想到,还没等到董卓入京,何进就被宦官的手下谋杀。而董卓趁机入京乱政,把汉少帝废为弘农王,改立其弟陈留王为汉献帝,自称太师,专擅朝政。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于是改名换姓逃出了洛阳,回到陈留,散尽家财招募义兵,号召天下英雄一同讨伐董卓。

公元190年,袁术等人共同推举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起兵讨董。被联军击败的董卓胁迫献帝迁都长安,自己则焚毁宫室,挖开王陵,劫掠百姓,致使洛阳方圆二百里荒芜凋敝,不复人烟。而关东联军因惧怕董卓凉州军的战斗力,无人敢向关西推进,全都屯兵在酸枣一带互相观望。只有曹操认为董卓焚烧宫室、劫迁天子罪不可恕,于是独自引军西进,兵至荥阳时,被董卓手下的大将徐荣击败,士兵损失大半,曹操自己也身负箭伤,幸得堂弟曹洪所救,才幸免于难。而关东诸军名为讨董,实际上各自心怀鬼胎,都想伺机发展自己的势力,不久后诸军之间发生摩擦,相互火并,联军至此解散。

两年后,青州的黄巾军发展壮大,连破兖州郡县,斩杀了兖州刺史刘岱。38岁的曹操被众人迎为兖州牧。曹操“设奇伏,昼夜会战”击败了黄巾军,获降卒三十余万,人口百余万。曹操将黄巾军的精锐组成了青州兵,开启了自己的称霸之路。

公元193年,曹操大败袁术、黑山军与南匈奴,并率军征讨陶谦,进兵徐州,开始向东南扩展势力。但最终因军粮将尽,只好撤军。

一年后,曹操的父亲曹嵩和弟弟曹德在前往投奔曹操的路上,被陶谦派兵杀害,曹操再次发兵征讨徐州,据《后汉书》记载,曹操杀徐州男女数十万,鸡犬不留,导致泗水为之不流。可就在这时,东郡守备陈宫因对曹操不满,迎立吕布为兖州牧,抄了曹操的大本营,只剩下两个县依靠着夏侯惇和荀彧等人的坚守,还在曹操的掌握之中。曹操立即撤兵回救,与屯兵在濮阳的吕布相持百余日,后因蝗灾大起,双方才就此罢兵,曹操还军鄄城。至此,不仅兵粮用尽,还失去了兖州,要不是程昱的劝阻,曹操还真就投靠了袁绍。

公元195年,曹操整军再战吕布,三次将其击败,平定了兖州。吕布兵败,逃往徐州,投靠了刘备。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因李傕、郭汜的火并,汉献帝从长安逃了出来,下诏让各路诸侯前来勤王。曹操看准时机,迎接东行的汉献帝,开始“奉天子以令不臣”。之后又用了四年时间,先后破袁术、灭吕布、降张绣、逐刘备,将势力扩张到了黄河以北,逐步走上人生巅峰。

公元199年,45岁的曹操为了应对与袁绍的战争,亲自率军屯兵于官渡,并派投奔自己的刘备截杀了想要北上的袁术。可刘备却与董承等人奉“衣带诏”谋划诛杀曹操,并袭杀徐州刺史车胄,占据了徐州。曹操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回军击破刘备,可袁绍并没有趁机发兵进攻曹操,因而错失击败曹操的最佳时机。

一年后,袁绍命大将颜良进兵白马,自己则率大军屯兵于黎阳,拉开了大战的序幕。按理说,曹操的实力比袁绍要弱得多,其总兵力不过几万人,而且曹操所占的地盘又是四战之地,怎么说曹操都没有胜算。可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曹操,最终还是扬长避短,依靠正确的战略战术,赢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击溃了自己最大的敌人,自此曹操统一北方已是大势所趋。

公元202年,袁绍病逝,他的两个儿子袁谭和袁尚为了权力发生火并。袁谭战败后,向曹操求救,曹操则趁机率军光明正大地击败了袁尚,将自己的大本营迁到邺城,收获了洛阳。之后又以负约之名,攻灭了袁谭,至此冀、青二州平定。

从公元205年开始,曹操用了三年时间,收服以张燕为首领的黑山军,消灭了袁绍的外甥高干的势力,平定并州。远征乌桓,斩杀乌桓单于蹋顿,俘获胡、汉俘虏二十余万,彻底肃清了袁氏势力。

在统一北方之后,曹操开始开辟玄武池训练水军。废三公,恢复丞相制度,并自任汉朝丞相。将兵锋转而向南,进军征伐荆州的刘表。可还没等曹军到来,刘表就病逝了,他的儿子刘琮举荆州之众投降了曹操。曹操本想乘势一举鲸吞江东,但在鲁肃和诸葛亮等人的努力下,刘备和孙权结成联盟。孙权命周瑜率军三万,与刘备合军共同抵抗曹操,双方隔江对峙,周瑜用诈降之计大破曹军。赤壁大败后,曹操只得率军从华容道撤军北还。

公元211年,曹操因南下受挫,将剑锋转向西北,作《求贤令》,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想尽一切办法将人才收罗到自己的身边。并率大军亲征关中,大败关中联军,先后消灭了关西十一部、张鲁等割据势力,占有了陇西之地,使凉州地区基本得到平定。汉献帝则准许曹操“赞拜不名、剑履上殿”,跟曾经的汉丞相萧何享受同等的待遇。

公元213年,59岁的曹操亲率四十万大军,再次南征。孙权则率军七万,前至濡须口抵御曹军。两军相持月余,由于春雨瓢泼、江水上涨,曹操见难以取胜,便率军北还,留下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千古名句。此时的曹操被汉献帝册封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同样设置丞相、太尉、大将军等百官。

到了公元216年,汉献帝再次加封曹操为魏王,位在所有诸侯王之上,并且可以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出行等一切待遇皆如汉制,王子皆为列侯。曹操名义上虽非天子,但实际已经有了天子之实。

一年后,63岁的曹操再次南征,率军猛攻濡须口,并击败孙权,孙权只好遣使请降,曹操答应孙权的要求并允诺重新结为姻亲。之后马不停蹄地率大军赶往关中,坐镇长安,以应对向汉中发起进攻的刘备。与此同时,边塞硝烟再起,曹操只好命曹彰北征并大破乌桓鲜卑联军。

公元219年,刘备自阳平关南渡沔水,驻军于定军山,夏侯渊出兵与刘备争夺有利地势,但被黄忠所斩,曹操得知后,亲率大军前往夺取汉中,但是刘备坚壁不出,曹操在与刘备相持数月后,决定放弃汉中,撤往长安。可还没等屁股坐热乎,关羽就趁襄、樊兵力空虚之际,向曹操发起了进攻。擒于禁,斩庞德,将樊城团团围住,曹操只好从关中赶到洛阳,亲自指挥救援樊城。最终联合孙权偷袭了荆州要地江陵,这才结束了襄樊战役。战后孙权遣使入贡,向曹操称臣。

公元220年,曹操在洛阳病逝,享年66岁,谥魏武王。临终留下《遗令》:“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

同年,曹丕逼迫汉献帝退位,建魏称帝,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 VdkNBDWC2oK5zfo0OBG19tjSjnv7YJoBH4li0SQfVwSipWGZxnlt1xk+Ro26qs+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